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个人不要脸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不要脸的成语


1死皮赖脸 [ sǐ pí lài liǎn ]

解释 脸憨皮厚;没羞没臊地缠磨不清。形容不顾羞耻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还亏是我呢,要是别的,死皮赖脸的三日两头儿来缠舅舅,要三升米两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没有法儿呢。”

2臭名远扬 [ chòu míng yuǎn yáng ]

解释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出处 《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3奴颜媚骨 [ nú yán mèi gǔ ]

解释 奴颜:奴才的面孔;媚:献媚。一张奴才的面孔;一副献媚的骨头。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的丑态。

出处 耿可贵《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七场:“莲妹,请去传我的话: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

4以怨报德 [ yǐ yuàn bào dé ]

解释 怨:仇恨;报:报答;回报;德:恩惠。指忘恩负义;反而加害于人。

出处 《国语 周语中》:“以怨报德,不仁。”

5曲意逢迎 [ qū yì féng yíng ]

解释 违背自己心意讨好别人。

出处 宋 叶绍翁《四朝见闻录》:“如用兵之茉,不惟不能沮止,乃从而附合,曲意逢迎,贻害生民,恬不知恤。”

6臭名昭著 [ chòu míng zhāo zhù ]

解释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7奴颜婢膝 [ nú yán bì xī ]

解释 奴:奴才;颜:面容;婢:侍女;婢膝:侍女的膝;指下跪。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

出处 唐 陆龟蒙《江湖散人歌》:“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为狂痴。”

8蝇营狗苟 [ yíng yíng gǒu gǒu ]

解释 营:蝇飞的声音;苟:苟且。苍蝇飞来飞去;狗只图生存;不知羞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

出处 唐 韩愈《送穷文》:“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返。”

9卑鄙无耻 [ bēi bǐ wú chǐ ]

解释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10倒行逆施 [ dào xíng nì shī ]

解释 倒、逆:反常;行、施:做事。违反常规;违背情理的行为一般指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时代进步方向的行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11寡廉鲜耻 [ guǎ lián xiǎn chǐ ]

解释 寡、鲜:少;廉:廉洁;不贪污;耻:羞愧;羞耻。原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没有操守;不知羞耻。

出处 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12恬不知耻 [ tián bù zhī chǐ ]

解释 指对卑劣的或不光彩的行为安然处之;不以为耻。恬:安然、满不在乎。

出处 宋 吕祖谦《东莱博议 卫礼至杀邢国子》:“卫礼至行险侥幸而取其国,恬不知耻,反勒其功于铭,以章示后。”

13认贼作父 [ rèn zéi zuò fù ]

解释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出处 清 华伟生《开国奇冤 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

14狼心狗肺 [ láng xīn gǒu fèi ]

解释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15声名狼藉 [ shēng míng láng jí ]

解释 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唐 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16不以为耻 [ bù yǐ wéi chǐ ]

解释 不认为是可耻。指不知羞耻。

出处 《邓析子 转辞》:“今挂劓不以为耻,斯队之所以乱多治少也。”

17鬼蜮伎俩 [ guǐ yù jì liǎng ]

解释 蜮: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影来害人的怪物;鬼蜮:指阴险害人的人;伎俩:卑劣的手段。比喻居心不良、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妖妇进资甚巨,而贪婪无厌,鬼蜮伎俩,愈出愈奇,真有令人发指者。”

18无耻之尤 [ wú chǐ zhī yóu ]

解释 尤:特别突出的。无耻之中最无耻的。

出处 清 王士禛《分甘余话》:“二子可谓失其本心,无耻之尤者也。”

19厚颜无耻 [ hòu yán wú chǐ ]

解释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

20全无心肝 [ quán wú xīn gān ]

解释 比喻不知羞耻。

出处 《南史 陈纪下 后主》:“隋文帝曰:‘叔保全无心肝。’”

21威信扫地 [ wēi xìn sǎo dì ]

解释 威信:威望和信誉。威望、信誉全部丧失。比喻威望和信誉完全丧失。

出处 郭沫若《南京印象》:“而且就是他,使得法纪荡然,使得政府的威信扫地,他到底有什么收获?”

22荒淫无耻 [ huāng yín wú chǐ ]

解释 荒淫:贪酒好色。生活糜烂;不知羞耻。

出处 徐迟《狂欢之夜》:“在这座最庄严的城中,却有着一群荒淫无耻的,丑态百出的,伤天害理的,穷凶极恶的衣冠禽兽。”

23认贼为子 [ rèn zéi wéi zǐ ]

解释 佛家语,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

出处 《大方广园觉修多罗经》:“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24腼颜人世 [ tiǎn yán rén shì ]

解释 腼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形容丧气失节,厚颜无耻地活在世上。

出处 《晋书 郗鉴传》:“岂可偷生屈节,腼颜天壤邪!”

25行同狗彘 [ xíng tóng gǒu zhì ]

解释 旧时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

出处 汉·贾谊《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已而抗节致忠,行出乎列士,人主使然也。”

26向火乞儿 [ xiàng huǒ qǐ ér ]

解释 向火:烤火;乞儿:乞丐。近火取暖的气丐。比喻趋炎附势的人。

出处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向火乞儿》:“今时之朝彦皆是向火乞儿,一旦火尽灰冷,暖气何在?”

27横行霸道 [ héng xíng bà dào ]

解释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28兴风作浪 [ xīng fēng zuò làng ]

解释 比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作:兴起。

出处 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一折:“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

29自惭形秽 [ zì cán xíng huì ]

解释 因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容自愧不如别人。惭:惭愧;形:形体;秽:丑;肮脏;差。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30胡搅蛮缠 [ hú jiǎo mán chán ]

解释 不讲道理,纠缠不放。

出处 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

31满不在乎 [ mǎn bù zài hū ]

解释 满:全;在乎:在意。完全不放在心上。形容不在意、无所谓的样子。

出处 朱自清《执政府大屠杀记》:“区区一条生命,在他们眼里,正和一根草,一堆马粪一般,是满不在乎的!”

32自私自利 [ zì sī zì lì ]

解释 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出处 宋 程颐《二程语录》:“然要卒归乎自私自利之规模。”

33德高望重 [ dé gāo wàng zhòng ]

解释 道德好;声望大。多形容老年人为人好;有名望。

出处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34廉洁奉公 [ lián jié fèng gōng ]

解释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指人不贪污;不受贿;一心为公。

出处 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35高风亮节 [ gāo fēng liàng jié ]

解释 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36天下无敌 [ tiān xià wú dí ]

解释 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37摇尾求食 [ yáo wěi qiú shí ]

解释 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38卑鄙龌龊 [ bēi bǐ wò chuò ]

解释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出处 明 唐顺之《答俞教谕》:“其于卑鄙龌龊越礼放法者,固未尝敢有雷同随俗之心,而其间尚可告语转移者。”

39声色狗马 [ shēng sè gǒu mǎ ]

解释 声色:歌舞和女色;狗马:养狗和骑马。后来二语连用;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出处 唐 白居易《悲哉行》:“平封还酒债,堆金选蛾眉。声色狗马外,其余一无知。”

40廉明公正 [ lián míng gōng zhèng ]

解释 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一卷:“以尔廉平公正,命长郡治。”

41无耻下流 [ wú chǐ xià liú ]

解释 无耻:不知耻辱;下流:引起性欲或绘声绘色地描述色情。指不知羞耻,低级下流

42市井无赖 [ shì jǐng wú lài ]

解释 指城市中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出处 宋·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王伦本一狎邪小人,市井无赖。”

43正气凛然 [ zhèng qì lǐn rán ]

解释 正气:刚正之气。凛然:可敬畏的样子。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出处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十章:“许云峰把椅子一推,正气凛然地站在大厅当中,昂头命令道:‘送我回监狱!’”

44没皮没脸 [ méi pí méi liǎn ]

解释 不知羞耻,不要脸面。

出处 老舍《正红旗下》:“这是没皮没脸,没羞没臊!”

45婢膝奴颜 [ bì xī nú yán ]

解释 形容卑躬屈膝谄媚奉承的奴才相。参见“奴颜婢膝”。

出处 清 钮琇《觚剩续编 简公雪冤》:“他日侥幸立朝,则婢膝奴颜,汝必安为之矣。”

46天理不容 [ tiān lǐ bù róng ]

解释 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出处 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47涎皮涎脸 [ xián pí xián liǎn ]

解释 亦作“涎皮赖脸”。亦作“涎脸涎皮”。嬉皮笑脸;厚着脸皮跟人纠缠。

出处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八段:“一个大嘴的黑人走过来,向姚长庚涎皮涎脸伸着手说:‘淡贝!淡贝!’”

48做小伏低 [ zuò xiǎo fú dī ]

解释 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出处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他那里做小伏低劝芳醑,将一杯满饮醉模糊。”

49恬不知愧 [ tián bù zhī kuì ]

解释 见“恬不知耻”。

出处 清·阎尔梅《房琯论》:“军法,大将失律者,斩。琯失律,宜斩;不斩而罢,已属非法,尚恬不知愧,宾客盈门。”

50行若狗彘 [ xíng ruò gǒu zhì ]

解释 指人无耻,行为像猪狗一样。

出处 西汉 贾谊《论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51狗彘之行 [ gǒu zhì zhī xíng ]

解释 狗彘:猪狗。形容无耻之人的行为如猪狗一样。

出处 明·郭勋《英烈传》第20回:“你受吴王大恩,不思图报,敌兵一至,便要投降,乃是狗彘之行!”

52狼心狗行 [ láng xīn gǒu xíng ]

解释 心肠似狼,行为如狗。比喻贪婪凶狠,卑鄙无耻。

出处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13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狼心狗行潜踪阚,鹅行鸭步怀愚滥。”

53行险侥幸 [ xíng xiǎn jiǎo xìng ]

解释 行险:冒险。冒险行事以求得意外的成功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54奇文共赏 [ qí wén gòng shǎng ]

解释 少见的好文章大家一道欣赏。

出处 晋 陶潜《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55蒙面丧心 [ méng miàn sàng xīn ]

解释 蒙:包,遮蔽。遮起脸面,不讲良心。比喻厚颜无耻,伤天害理。

出处 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你的罪过,朝野俱知,蒙面丧心,还敢入庙!”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