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胡笳
jiā

胡笳


拼音 hú jiā

词性 名词
简拼 HJ


词语解释

胡笳[ hú jiā ]

1.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传说由汉·张骞从西域传入,汉·魏鼓吹乐中常用之


引证解释

1.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传说由 汉 张骞 从 西域 传入, 汉 魏 鼓吹乐中常用之

汉 蔡琰 《悲愤诗》之二:“胡笳动兮边马鸣,孤雁归兮声嚶嚶。”

唐 岑参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緑眼胡人吹。”

宋 张孝祥 《浣溪沙·坐上十八客》词:“同是瀛洲册府仙,只今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韵悠悠胡笳慢品,阿来来口打番言。”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未数里,闻胡笳声远作。”


国语辞典

1.乐器名。一种古代的吹奏乐器。汉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一带,是汉、魏鼓吹乐中的主要乐器。因最初为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故称为“胡笳”


网络解释

1.胡笳 (乐器)

胡笳(Hú Jiā)是蒙古族边棱气鸣乐器,民间又称潮尔、冒顿潮尔。该乐器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区。

胡笳可用于独奏、器乐合奏或乐队伴奏,是富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吹奏乐器。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形似笛子。


英语翻译 reed flute used by northern tribes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胡笳造句

胡笳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