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百姓
bǎixìng

百姓



词语解释

百姓[ bǎi xìng ]

1.普通人——相对于官员、干部而言

并皆暴犯百姓。——《世说新语·自新》

百姓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

common people;

2.(古代百姓是百官贵族的统称)


引证解释

1.百官

《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孔 传:“百姓,百官。”

《国语·周语中》:“官不易方,而财不匱竭;求无不至,动无不济;百姓兆民夫人奉利而归诸上,是利之内也。”

《大戴礼记·保傅》:“此五义者既成於上,则百姓黎民化缉於下矣。”

清 陈鳣 《对策》:“古所谓百姓即百官,故《尧典》或与黎民对言,或与四海对言,非若今之以民为百姓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二章第四节:“百姓是怎样一种人呢?盘庚说他们是共同掌管政治的旧人,是邦伯、师长、百执事(百官、百工)之人。”

2.人民;民众

《书·泰誓中》:“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孔颖达 疏:“此‘百姓’与下‘百姓懔懔’皆谓天下众民也。”

《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元旦占候》:“又云:‘芒种雨,百姓苦。’盖芒种须晴明也。”

明 高启 《赋得乌衣巷送赵丞子将》:“春风三月满京华,肯入寻常百姓家。”

杨朔 《昨日的临汾》:“村里的百姓大半全集拢来了:有驼背的老人,筋肉结实的壮年汉子,顽皮的小孩,以及穿着红绿衣裤的妇女。”


国语辞典

1.百官族姓。古时贵族以其所封之地为姓,故称为“百姓”

《书经·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

2.泛指一般平民、国民

《易经·系辞上》:“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君以治之。”

《儒林外史·第四〇回》:“我和你们众百姓在此痛饮一天,也是缘法。”

布衣 平民 黎民 赤子 庶民 人民 子民 苍生

国君


网络解释

1.百姓 (姓氏名称)

百姓,姓氏名称,百姓望族居洛阳,起源分三支:一、出自上古,始祖为黄帝后人百倏。二、源于战国,始祖为著名道家列御寇的弟子百丰。三、古高丽八姓之一,为百姓又一支。百姓发迹之处为河南南阳,现主要分布于北京、浙江、湖南、四川和重庆等地。


英语翻译 common people

法语翻译 peuple, les gens du peuple

德语翻译 Bevölkerung, der Mann auf der Strasse, Bewohner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百姓造句

百姓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