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鱼的成语

形容鱼的成语


1鱼贯而入 [ yú guàn ér rù ]

解释 像游鱼那样首尾连贯地进入。比喻有秩序地相继而进。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邓艾传》:“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

2鱼目混珠 [ yú mù hùn zhū ]

解释 鱼目:鱼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鱼眼来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出处 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3缘木求鱼 [ yuán mù qiú yú ]

解释 缘:顺着;木:树。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法不对;徒劳无功。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4鱼龙混杂 [ yú lóng hùn zá ]

解释 比喻坏人和好人混杂在一起;成分复杂。

出处 唐 张志和《和渔夫词》十三:“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

5鱼米之乡 [ yú mǐ zhī xiāng ]

解释 指河流湖泊交错;土地肥沃;盛产鱼米的富庶地方。也作“鱼米之地”。

出处 唐 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6鱼死网破 [ yú sǐ wǎng pò ]

解释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出处 《杜鹃山》第五场:“他就是张网捕鱼,我也拼他个鱼死网破。”

7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释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出处 唐 释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顿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8浑水摸鱼 [ hún shuǐ mō yú ]

解释 浑水:浑浊的水。指在浑浊的水中摸鱼。比喻乘混乱时机捞取好处。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 惶惑 十》:“假若事情已定,他大可以马上去浑水摸鱼,管什么上海开仗不开仗。”

9沽名钓誉 [ gū míng diào yù ]

解释 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极力谋取好名誉。沽:买;钓:喻用手段取得。

出处 金 张建《高陵县张公去思碑》:“非若沽名钓誉之徒,内有所不足,急于人闻,而专苛察督责。”

10釜底游鱼 [ fǔ dǐ yóu yú ]

解释 釜:古时的一种锅。开水锅中尚在游动的鱼。比喻处境非常危险或即将灭亡。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11沉鱼落雁 [ chén yú luò yàn ]

解释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12殃及池鱼 [ yāng jí chí yú ]

解释 比喻无缘无故地遭受祸害。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必己》:“宋桓司马有宝珠,抵罪出亡,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于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此言祸福之相及也。”

13得鱼忘筌 [ dé yú wàng quán ]

解释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出处 庄周《庄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14为渊驱鱼 [ wèi yuān qū yú ]

解释 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15临渊羡鱼 [ lín yuān xiàn yú ]

解释 临:面对;渊:深水;潭;羡:希望得到。面对着深水潭;希望得到鱼。比喻只有愿望和空想;而无实际行动;仍不能如愿以偿。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6鱼肉百姓 [ yú ròu bǎi xìng ]

解释 鱼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残害无辜的人们。

出处 《后汉书 仲长统传》:“于是骄逸自恣,志意无厌,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17鱼贯而行 [ yú guàn ér xíng ]

解释 象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接连着走。形容一个跟一个单行前进。

出处 晋·范汪《请严诏谕庾翼还镇疏》:“而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

18以蚓投鱼 [ yǐ yǐn tóu yú ]

解释 用蚯蚓做鱼饵钓鱼。比喻用较小的代价换得较大的收获。

出处 《隋书 薛道衡传》:“魏收曰:‘傅縡所谓以蚓投鱼耳。’”

19瞎子摸鱼 [ xiā zǐ mō yú ]

解释 比喻做事盲目,缺乏调查研究。

出处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

20水清无鱼 [ shuǐ qīng wú yú ]

解释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 汉 班固《白虎通》:“故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21鱼游釜中 [ yú yóu fǔ zhōng ]

解释 釜:古代锅类的器物。鱼在锅里游动。比喻身临险境、绝境。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纲传》:“相聚偷生,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22前庭悬鱼 [ qián tíng xuán yú ]

解释 比喻不吃请,不受贿。

出处 《后汉书·羊续传》:“续敝衣薄食,车马蠃败,府丞尝献其生鱼,续乃出前所县者,以杜其意。”

23牛蹄中鱼 [ niú tí zhōng yú ]

解释 牛蹄:是指牛蹄印里的积水。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

出处 三国(魏) 应璩《与韦仲将书》:“诚恐将为牛蹄中鱼,卒鲍氏之肆矣。”

24狐鸣鱼书 [ hú míng yú shū ]

解释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后因以“狐鸣鱼书”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

出处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25鲍鱼之肆 [ bào yú zhī sì ]

解释 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26鱼釜尘甑 [ yú fǔ chén zèng ]

解释 指贫穷的无粮可炊。

出处 《后汉书·独行传·范冉》:“(范冉)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依宿树廕。如此十馀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闾里歌之曰:‘甑中生尘范史云,釜中生鱼范莱芜。’”

27河鱼腹疾 [ hé yú fù jí ]

解释 指腹泻。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28釜中游鱼 [ fǔ zhōng yóu yú ]

解释 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中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出处 《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29肥鱼大肉 [ féi yú dà ròu ]

解释 指丰盛的鱼肉菜肴。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9回:“登时叫人调排桌椅,摆了八席,让众人坐下,暖上酒来,肥鱼大肉的都搬上来。”

30池鱼之殃 [ chí yú zhī yāng ]

解释 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

出处 《剪灯新话 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31鱼水和谐 [ yú shuǐ hé xié ]

解释 形容夫妇关系和好谐调如鱼水。

出处 元·王子一《误人桃源》第四折:“今日也鱼水和谐,燕莺成对,琴瑟相调。”

32鱼沉雁杳 [ yú chén yàn yǎo ]

解释 比喻书信不通,音信断绝。

出处 唐·戴叔伦《相思曲》:“鱼沉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

33雁断鱼沉 [ yàn duàn yú chén ]

解释 见“雁逝鱼沉”。

出处 清·湘灵子《轩亭冤·哭墓》:“雁断鱼沉,久隔音尘,此后相思两地分。”

34鱼游沸鼎 [ yú yóu fèi dǐng ]

解释 见“鱼游沸鼎”。

出处 唐·李商隐《行次昭应县道上》诗:“鱼游沸鼎知无日,鸟覆危巢岂待风。”

35釜鱼甑尘 [ fǔ yú zèng chén ]

解释 釜中生鱼,甑中生尘,比喻生活清贫。

出处 清·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一旦以辎重被讦于监司,夫以巡方而黩货,又何问下吏之操守,釜鱼甑尘之风,空谷于天下矣。”

36鱼跃龙门 [ yú yuè lóng mén ]

解释 同“鱼化龙”。

出处 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

37牛蹄之鱼 [ niú tí zhī yú ]

解释 见“牛蹄中鱼”。

出处 《孔丛子·连丛子下》:“且今已乏矣,而方须租人,是犹古人欲决江海以救牛蹄之鱼之类也。”

38涸辙枯鱼 [ hé zhé kū yú ]

解释 见“涸辙鱼”。

出处 明·张景《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

39池鱼之祸 [ shi yú zhī huò ]

解释 见“池鱼之殃”。

出处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道士道:‘不出三年,世运变革。地方将有兵戈大乱,不产这光景了。你快择善地而居,免受池鱼之祸。’”

40白龙鱼服 [ bái lóng yú fú ]

解释 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出处 西汉 刘向《说苑 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41鱼传尺素 [ yú chuán chǐ sù ]

解释 尺素:古代用绢帛书写,通常长一尺,因此称书信。指传递书信。

出处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42枯鱼之肆 [ kū yú zhī sì ]

解释 枯鱼:干鱼;肆:铺子。卖干鱼的铺子。比喻事情已到不可挽回的绝境。

出处 庄周《庄子 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43雁逝鱼沉 [ yàn shì yú chén ]

解释 亦作“雁断鱼沉”。比喻彼此音讯断绝。

出处 《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山高水阔,难追二国之欢;雁逝鱼沉,久绝八行之赐。”

44鲁鱼亥豕 [ lǔ yú hài shǐ ]

解释 鲁字和鱼字、亥字和豕字在篆文中字形很相似;容易写错。把“鲁”字写成“鱼”字;把“亥”字写成“豕”字。比喻文字传抄的错误。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45鸢飞鱼跃 [ yuān fēi yú yuè ]

解释 鸢:老鹰。鸟在天空中飞翔;鱼在水中跳跃。形容万物各得其所、放任自然的乐趣。

出处 《诗经 大雅 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46雁杳鱼沉 [ yàn yǎo yú chén ]

解释 比喻音信断绝。

出处 元 刘廷信《折桂令 忆别》:“想人生最苦离别,雁杳鱼沉,信断音绝。”

47贯鱼之次 [ guàn yú zhī cì ]

解释 宫中的女官依次受到宠爱。

出处 《后汉书·杨赐传》:“慎贯鱼之次,无令丑女有四殆之叹,遐迩有愤怨之声。”

48指天射鱼 [ zhǐ tiān shè yú ]

解释 向着天空去射河里的鱼。比喻办事一定落空。

出处 汉·刘向《说苑·尊贤》:“譬其若夏至之日而欲夜之长也,射鱼指天而欲发之当也。”

49鱼游濠上 [ yú yóu háo shàng ]

解释 表示纵情山水、逍遥遨游。

出处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下续示例]

50霄鱼垂化 [ xiāo yú chuí huà ]

解释 据《吕氏春秋·具备》载,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治亶父(今山东省单县),体圣人之化,三年,夜间捕鱼的人能将所得小鱼重归水中。后因以“霄鱼垂化”来称赞官吏的德政。

出处 据《吕氏春秋·具备》载,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治亶父(今山东省单县),体圣人之化,三年,夜间捕鱼的人能将所得小鱼重归水中。

51池鱼笼鸟 [ chí yú lóng niǎo ]

解释 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出处 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52池鱼之虑 [ shi yú zhī lǜ ]

解释 谓担忧无端受累遭灾。

出处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罗店镇志》:“讹传丁国恩率大兵会剿罗店,盖以吾镇贼曾踞巢穴,人人抱池鱼之虑,一时惊惶无措,各扶老携幼避匿四乡,半皆露宿。”

53鸿断鱼沉 [ hóng duàn yú chén ]

解释 书信断绝,音讯全无。

54宵鱼垂化 [ xiāo yú chuí huà ]

解释 《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治亶父……三年,巫马旗短褐衣弊裘,而往观化于亶父,见夜渔者,得则舍之。巫马旗问焉,曰:‘渔为得也。今子得而舍之,何也?’对曰:‘宓子不欲人之取小鱼也。所舍者小鱼也。’巫马旗归,告孔子曰:‘宓子之德至矣。使民暗行,若有严刑于旁。

出处 据《吕氏春秋·具备》载,春秋时孔子弟子宓子贱治亶父(今山东省单县),体圣人之化,三年,夜间捕鱼的人能将所得小鱼重归水中。

55多鱼之漏 [ duō yú zhī lòu ]

解释 《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于此始擅贵宠,漏泄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后以“多鱼之漏”指泄漏军事机密。

出处 《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於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於此始擅贵宠,漏洩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

56食鱼遇鲭 [ shí yú yù qīng ]

解释 比喻调换口味,使不单调。鲭,鱼肉合烧的美味。

出处 唐·皮日休《序》:“亦由食鱼遇鲭,持内偶僎。”

57信及豚鱼 [ xìn jí tún yú ]

解释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出处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58鱼贯而出 [ yú guàn ér chū ]

解释 像游鱼那样连贯着出现。

出处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择,从窦中鱼贯而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

59撒水拿鱼 [ sā shuǐ ná yú ]

解释 抽干水捉鱼。比喻事情容易做,不费气力。

60水至清则无鱼 [ 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 ]

解释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处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子张问入官》:“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61亲密无间 [ qīn mì wú jiàn ]

解释 间:缝隙。关系非常融洽、密切、没有一点间隔。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萧望之传赞》:“萧望之历位将相,藉师傅之恩,可谓亲昵亡间。及至谋泄隙开,谗邪构之,卒为便嬖宦竖所图,哀哉!”

62如鱼得水 [ rú yú dé shuǐ ]

解释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63摇头摆尾 [ yáo tóu bǎi wěi ]

解释 ①摇动着脑袋;摆动着尾巴。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②摇晃着脑袋;摆动着身体。形容轻狂得意的样子。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

64数不胜数 [ shǔ bù shèng shǔ ]

解释 数:计算;胜:尽。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出处 《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

65漏网之鱼 [ lòu wǎng zhī yú ]

解释 从网眼里漏出去的鱼。比喻侥幸逃脱的罪犯或敌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网漏于吞舟之鱼。”

66独占鳌头 [ dú zhàn áo tóu ]

解释 鳌:传说中的大海龟、海鳖。旧时皇宫的殿门前台阶中间刻有飞龙及巨鳌的浮雕;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原指科举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67不计其数 [ bù jì qí shù ]

解释 计:计算。没法子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68五花八门 [ wǔ huā bā mén ]

解释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2回:“那小戏子一个个戴了貂裘,簪了雉羽,穿极新鲜的靠子,跑上场来,串了一个五花八门。”

69徒劳无功 [ tú láo wú gōng ]

解释 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功效。

出处 宋 朱熹《诗集传》:“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

70心甘情愿 [ xīn gān qíng yuàn ]

解释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心甘:乐意。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71活蹦乱跳 [ huó bèng luàn tiào ]

解释 欢蹦乱跳。

出处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72琳琅满目 [ lín láng mǎn mù ]

解释 琳琅:美玉。满眼都是美好而珍贵的东西。比喻精美、珍贵的物品很多。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73竭泽而渔 [ jié zé ér yú ]

解释 竭:弄尽;泽:池塘;渔:捕鱼。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也比喻残酷榨取。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74纲举目张 [ gāng jǔ mù zhāng ]

解释 纲;鱼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也比喻条理分明。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用民》:“壹引其纲,万目皆张。”汉 郑玄《序》:“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75各式各样 [ gè shì gè yàng ]

解释 谓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

出处 茅盾《子夜》十二:“毒太阳晒得马路上的柏油发软,汽车轮辗过,就印成了各式各样的花纹。”

76相濡以沫 [ xiāng rú yǐ mò ]

解释 濡:沾湿;沫:唾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77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解释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出处 《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78不留余地 [ bù liú yú dì ]

解释 说话、办事走极端;没有可以回旋的余地。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11卷:“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79冷暖自知 [ lěng nuǎn zì zhī ]

解释 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出处 唐 善无畏《大日经疏》第12卷:“如饮水者,冷热自知。”

80自相鱼肉 [ zì xiāng yú ròu ]

解释 鱼肉:以人为鱼肉;比喻残杀。比喻内部自相残杀。

出处 《晋书 刘元海载记》:“今司马氏父子兄弟自相鱼肉,此天厌晋德,授之于我。”

81你死我活 [ nǐ sǐ wǒ huó ]

解释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双方斗争尖锐;不能共存。

出处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

82提纲挈领 [ tí gāng qiè lǐng ]

解释 抓住纲绳;提起衣领。比喻抓住要领;简明扼要。纲:鱼网的总绳;挈:提起。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善张网者引其纲,不一一摄万目而后得。”

83涸泽而渔 [ hé zé ér yú ]

解释 抽干池水捉鱼。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出处 《文子 七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84葬身鱼腹 [ zàng shēn yú fù ]

解释 葬身:埋葬尸体。尸体被鱼所食。指淹死水中。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85过江之鲫 [ guò jiāng zhī jì ]

解释 比喻某种时兴的事物多得很。

出处 柳亚子《南社会于虎丘之张东阳祠诗以纪之》:“莫笑过江典午鲫,岂无横槊建安才。”

86鱼肉乡里 [ yú ròu xiāng lǐ ]

解释 鱼肉:比喻受宰割;乡里:地方上的老百姓。把地方上的老百姓当作鱼、肉一样任意宰割。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仲长统传》:“鱼肉百姓,以盈其欲。”

87鳞次栉比 [ lín cì zhì bǐ ]

解释 鳞次:像鱼鳞那样挨着。栉比:像篦子齿那样并排着。形容像鱼鳞或梳篦的齿那样紧密的排列着。多用以形容房屋或船只密集。

出处 明 陈贞慧《秋园杂佩 兰》:“自长桥以至大街,鳞次栉比,春光皆馥也。”

88涸辙之鲋 [ hé zhé zhī fù ]

解释 涸:水竭;干涸;辙:车轮的迹;鲋:鲫鱼。指干涸车辙里的鱼。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救助的人。

出处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

89急不暇择 [ jí bù xiá zé ]

解释 在紧急的情况下来不及选择。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八回:“三人急不暇择,从窦中鱼贯而出,外面正是一条逼狭的胡同,还静悄悄的没人阻住。”

90暴腮龙门 [ pù sāi lóng mén ]

解释 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出处 《太平御览》卷四十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暴腮龙门。”

91枯鱼涸辙 [ kū yú hé zhé ]

解释 枯鱼:干鱼;涸辙:干的车辙沟。比喻陷入困境。

出处 《庄子 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92放鱼入海 [ fàng yú rù hǎi ]

解释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

出处 《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93混水摸鱼 [ hún shuǐ mō yú ]

解释 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出处 马南邨《燕山夜话 一个鸡蛋的家当》:“而他打算把这个拾来的鸡蛋,寄在邻居母鸡生下的许多鸡蛋里一起去孵,其目的更显然是混水摸鱼。”

94骨鲠在喉 [ gǔ gěng zài hóu ]

解释 鲠:鱼骨。鱼骨等小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不说出来就非常难受。

出处 清 袁枚《与金匮令书》:“仆明知成事不说,既往不咎,而无如闻不慊心事,如骨鲠在喉,必吐之而后快。”

95鲍鱼之次 [ bào yú zhī cì ]

解释 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亦作“鲍鱼

出处 《大戴礼记 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王聘珍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96鲸吞蚕食 [ jīng tūn cán shí ]

解释 像鲸鱼吞食一口吞下,像蚕吃桑叶逐步侵占。比喻用各种手段侵吞。

出处 清 王韬《英宜保土》:“若土耳机三土一旦为俄所鲸吞蚕食,则地兼三海,拓疆万里。”

97狐鸣篝火 [ hú míng gōu huǒ ]

解释 见“狐鸣鱼书”。

出处 黄葆桢《扬哲商烈士悼歌》:“军储潜遣五丁运,狐鸣篝火期相从。”

98鱼沉雁落 [ yú chén yàn luò ]

解释 典出《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后以“鱼沉雁落”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 《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99丛雀渊鱼 [ cóng què yuān yú ]

解释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语本《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出处 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雀)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