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做的坏事很多的成语

形容做的坏事很多的成语


1作恶多端 [ zuò è duō duān ]

解释 恶: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端:项目;方面。形容做的坏事极多。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2十恶不赦 [ shí è bù shè ]

解释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3罄竹难书 [ qìng zhú nán shū ]

解释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出处 《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4臭名昭著 [ chòu míng zhāo zhù ]

解释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他们是贺衷寒系统的人,在前方打狗吃,臭名昭著。”

5丧尽天良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

解释 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6罪大恶极 [ zuì dà è jí ]

解释 罪恶大到了极点。

出处 宋 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7恶贯满盈 [ è guàn mǎn yíng ]

解释 恶:罪恶;贯:穿钱的绳子;每一千枚为一贯;盈:满。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形容罪大恶极已经到该受惩罚的时候了。

出处 《尚书 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8无恶不作 [ wú è bù zuò ]

解释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3回:“程大姐自到周龙皋家,倚娇作势,折毒孩子,打骂丫头,无恶不作。”

9滔天大罪 [ tāo tiān dà zuì ]

解释 形容罪恶极大。

出处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这两种错误,都是滔天大罪的性质,都是和敌人汉奸毫无区别的,你们必须纠正这些错误。”

10擢发难数 [ zhuó fà nán shǔ ]

解释 拔下的头发难以数清(擢:拔)。比喻罪行很多。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擢贾之发以续之罪,尚未足。”

11横行霸道 [ héng xíng bà dào ]

解释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12除恶务尽 [ chú è wù jìn ]

解释 除:去除;恶:邪恶;指坏人坏事;务:必须;一定。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出处 《尚书 泰誓下》:“树德务滋,除恶务尽。”

13穷凶极恶 [ qióng xiōng jí è ]

解释 穷:极端。形容非常的凶恶。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

14狼狈为奸 [ láng bèi wéi jiān ]

解释 狼狈:传说狈是与狼同类的野兽;因前腿短;要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狼和狈常一起出外伤害牲畜。奸:做坏事。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15每况愈下 [ měi kuàng yù xià ]

解释 每:每一次;逐一;况:状况;愈:更加。比喻情况的发展越来越不好。

出处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东坡一》:“非尽如此,后山乃比之教坊司雷大使舞,是何每况愈下,盖其谬耳!”

16死有余辜 [ sǐ yǒu yú gū ]

解释 辜:罪恶。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死刑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路温舒传》:“盖奏当之成,虽咎繇听之,犹以为死有余辜。”

17无法无天 [ wú fǎ wú tiān ]

解释 法:法纪;天:天理。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18数不胜数 [ shǔ bù shèng shǔ ]

解释 数:计算;胜:尽。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出处 《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

19臭名远扬 [ chòu míng yuǎn yáng ]

解释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出处 《宋书 刘义真传》:“案车骑将军义真,凶恶之性,爰自稚弱,咸阳之酷,臭声远播。”

20心狠手辣 [ xīn hěn shǒu là ]

解释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出处 清 藤谷古香《轰天雷》:“唐敬宗之于刘克明,未尝欲诛之也,而克明卒弑之于饮酒烛灭时矣。刑余之人,心狠手辣,自古然也。”

21藏污纳垢 [ cáng wū nà gòu ]

解释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 清 孙雨林《皖江血 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22不打自招 [ bù dǎ zì zhāo ]

解释 原指还没有用刑;就自己招供了。现比喻无意中透露了自己的过失或心计。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23人面兽心 [ rén miàn shòu xīn ]

解释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24为非作歹 [ wéi fēi zuò dǎi ]

解释 做种种坏事。为:做;歹:指坏事。

出处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哩。”

25胆大妄为 [ dǎn dà wàng wéi ]

解释 妄:胡乱。无所顾忌地胡作非为。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说他擅卖矿产,胆大妄为,请旨拿交刑部治罪。”

26微乎其微 [ wēi hū qí wēi ]

解释 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微:小。

出处 清 杨伦《杜诗镜铨》眉批引蒋弱六云:“写妙技不觉说入自家语,微乎其微。”

27急于求成 [ jí yú qiú chéng ]

解释 急:急切地。急着要取得成功。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

28功德无量 [ gōng dé wú liàng ]

解释 世界各地:功业和德行;无量:无法计算。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南阳慧忠国师》:“功德无量,非口所说,非意所陈。”

29胡作非为 [ hú zuò fēi wéi ]

解释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30卑鄙无耻 [ bēi bǐ wú chǐ ]

解释 形容人品德卑下;粗鄙;毫无廉耻。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31日暮途穷 [ rì mù tú qióng ]

解释 日暮:天快黑;途穷:路走到了尽头。比喻接近灭亡。

出处 唐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32大快人心 [ dà kuài rén xīn ]

解释 快:痛快。指坏人或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或坏事得以取缔;人们心理非常痛快。也作“人心大快”。

出处 《明史 余懋学传》:“如潘季驯之斥,大快人心,而犹累牍连章,为之申雪,是为欺罔。”

33狼子野心 [ láng zǐ yě xīn ]

解释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34藏垢纳污 [ cáng gòu nà wū ]

解释 垢、污:肮脏的东西;纳:容纳。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比喻居上位者有容人之量;能够容忍有损自己的言行。也作“藏污纳垢”。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35衣冠禽兽 [ yī guān qín shòu ]

解释 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指品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

36罪不容诛 [ zuì bù róng zhū ]

解释 判处死刑也抵偿不了所犯的罪恶。形容罪恶极大。诛:处死。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恶不忍闻,罪不容诛。”

37作奸犯科 [ zuò jiān fàn kē ]

解释 作奸:干坏事;科:科条;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律条。

出处 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38恶性循环 [ ē xìng xún huán ]

解释 许多坏事互为因果,循环不已,越来越坏。

出处 《新华文摘》1981年11期:“戚祖胜无力还债,只好再去骗,拆东墙补西墙,骗的更大,债主更多,形成了恶性循环。”

39弊绝风清 [ bì jué fēng qīng ]

解释 弊:弊病;弊端。营私舞弊、欺诈蒙骗的事情完全没有;风气十分良好。形容坏风气一扫而空。

出处 宋 周敦颐《拙赋》:“呜呼,天下拙,刑政彻;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40暴戾恣睢 [ bào lì zì suī ]

解释 暴戾:残暴凶狠;恣睢:横行霸道。形容凶狠残暴;任意妄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雎,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41互为因果 [ hù wéi yīn guò ]

解释 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出处 韩振波《多余的人》:“老师教得十分尽力,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再攀艺术高峰;学生非常刻苦,进步之快超出教师的逆料。于是,二者互为因果。”

42坑蒙拐骗 [ kēng méng guǎi piàn ]

解释 指以欺骗手段捞取钱财,陷害他人。

出处 《文汇报》1986.7.19:“坑蒙拐骗发不了大财,发了小财也长不了。”

43拔苗助长 [ bá miáo zhù zhǎng ]

解释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出处 郭沫若《雄鸡集 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

44杜渐防微 [ dù jiàn fáng wēi ]

解释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明本》:“昔之达人,杜渐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

45坏人坏事 [ huài rén huài shì ]

解释 有害于社会的人或事。

出处 毛泽东《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不了解县区乡三级干部中存在着许多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坏人坏事。”

46褒善贬恶 [ bāo shàn biǎn è ]

解释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出处 宋 邵博《闻见后录》第21卷:“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使善人贵、恶人贱,善人生、恶人死,须是由我始得。”

47罪恶滔天 [ zuì è tāo tiān ]

解释 滔天:漫天,弥天。形容罪恶极大。

出处 宋 周密《齐东野语 景定慧星》:“开庆误国之人,罪恶滔天。”

48表里为奸 [ biǎo lǐ wéi jiān ]

解释 表里:内外;奸:虚伪狡诈。比喻用勾结、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做坏事。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言事 王虎谷封事》:“王虎谷为祠祭郎中,以太监李广交结寿宁侯表里为奸,特疏请斩广以谢宗庙。”

49不愧屋漏 [ bù kuì wū lòu ]

解释 愧:惭愧;屋漏:古代室内西北角安放小帐的地方。原意是虽在宗庙里,但无愧畏之心。后比喻即使在暗中也不做坏事,不起坏念头。

出处 《诗经 大雅 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毛传:“西北隅谓之屋漏。”

50毫无顾忌 [ háo wú gù jì ]

解释 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或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

出处 明·醒世居士《八段锦》第七段:“以假作真,毫无顾忌,致我割破恩爱,妻子逃亡。”

51暗室欺心 [ àn shì qī xīn ]

解释 在黑暗的屋子里昧着良心做坏事。指偷偷地做坏事。

出处 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 第九卷 警世格言》:“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

52帮虎吃食 [ bāng hǔ chī shí ]

解释 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先着了几个赖皮帮虎吃食的生员,在文庙行香的时节,出力讲了一讲。”

53天理难容 [ tiān lǐ nán róng ]

解释 虽然一时对恶人无可奈何;但觉得上天不会放过他。

出处 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54吃喝嫖赌 [ chī hē piáo dǔ ]

解释 嫖:狎妓;赌:赌博。指男人不务正业。

出处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9回:“单是这一个最坏,才上了十三四岁,便学的吃喝嫖赌,无所不为了,在家里还时常闯祸。”

55猪狗不如 [ zhū gǒu bù rú ]

解释 ①猪与狗。②詈词。谓人下贱如牲畜。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他须纳住气,向连猪狗不如的人说好话。”

56臭名昭彰 [ chòu míng zhāo zhāng ]

解释 昭:显着。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亦作“臭名昭著”。

出处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一章:“北洋派是中国近代史上继往开来、臭名昭彰的一个封建军事政治集团。”

57逞性妄为 [ chéng xìng wàng wéi ]

解释 由着性子胡来。也指坏人任意干坏事。

出处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杨荫榆发表过一个‘须知学校犹家庭’的怪论。意思是说,学校好比封建大家庭,校长就是家长,有权逞性妄为。”

58擢发莫数 [ zhuó fà mò shǔ ]

解释 擢:拔;莫:不能。拔下全部头发,也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出处 《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擢贾之发以续贾之罪,尚未足。”

59恶稔罪盈 [ è rěn zuì yíng ]

解释 稔:成熟;盈:满,指到了极点。罪恶积蓄成熟,像钱串已满。形容作恶多端,末日来临。

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 补遗》:“主辱臣死,当臣致命之时;恶稔罪盈,是贼灭亡之日。”

60齐东野语 [ qí dōng yě yǔ ]

解释 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61不可饶恕 [ bù kě ráo shù ]

解释 饶恕:原谅过错、冒犯或失礼之处。指不能原谅。

出处 王朔《我是“狼”》:“特别是那时,这种发现都会被认为是不可饶恕的背叛。”

62室如县罄 [ shì rú xiàn qìng ]

解释 亦作“室如悬磬”。亦作“室如悬罄”。谓室中空无所有。比喻一贫如洗。

63恶事行千里 [ è shì xíng qiān lǐ ]

解释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出处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六:“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士君子得不戒之乎?”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