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的成语

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的成语


1如愿以偿 [ rú yuàn yǐ cháng ]

解释 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6回:“在抚台面前说了许多好话,后来也祥甫竟如愿以偿,补授临清州缺。”

2兴高采烈 [ xìng gāo cǎi liè ]

解释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3喜出望外 [ xǐ chū wàng wài ]

解释 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出处 宋 苏轼《与李之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4得意洋洋 [ dé yì yáng yáng ]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5心满意足 [ xīn mǎn yì zú ]

解释 称心如意;非常满足。

出处 宋 刘克庄《答欧阳秘书书》:“精义多先儒所未讲,陈言无一字之相袭,虽累数千言,而义理一脉,首尾贯属,读之使人心满意足。”

6心花怒放 [ xīn huā nù fàng ]

解释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怒放:盛开。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只他这一番言语举动,便把个舅爷骗得心花怒放。”

7欢天喜地 [ huān tiān xǐ dì ]

解释 形容非常高兴、快乐。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

8眉开眼笑 [ méi kāi yǎn xiào ]

解释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0回:“大盗一面看着,只喜的眉开眼笑。”

9眉飞色舞 [ méi fēi sè wǔ ]

解释 色:脸色;表情。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10称心如意 [ chèn xīn rú yì ]

解释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 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11欣喜若狂 [ xīn xǐ ruò kuáng ]

解释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欢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出处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2神采飞扬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解释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13喜形于色 [ xǐ xíng yú sè ]

解释 形:表露;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处 《北史 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

14怡然自得 [ yí rán zì dé ]

解释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15喜笑颜开 [ xǐ xiào yán kāi ]

解释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

16正中下怀 [ zhèng zhòng xià huái ]

解释 正好对上自己的心意(中:投合;符合;下:在下;自己)。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3回:“蔡福听了,心中暗喜:‘如此发放,正中下怀。’”

17大失所望 [ dà shī suǒ wàng ]

解释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出处 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18春风得意 [ chūn fēng dé yì ]

解释 春风:春天和煦的风;得意:愿望得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和暖的春风使人觉得洋洋自得。①原指考中进士后洋洋自得的心情。②后用以称进士及第;功成名就。③形容因所谋求的事情成功而心情欢畅。

出处 唐 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9谢天谢地 [ xiè tiān xiè dì ]

解释 迷信说法;天地神灵主宰着人的一切活动。因此;办事顺利应感谢天地的保佑。后广泛用来表示顺利达到目的或克服了困难时的庆幸或满意的心情。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方才听得棺中有声响,想古人中多有还魂之事,望你复活,所以用斧开棺,谢天谢地,果然重生。”

20自得其乐 [ zì dé qí lè ]

解释 自己从中得到乐趣。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

21得寸进尺 [ dé cùn jìn chǐ ]

解释 得到了一寸又进一步得到一尺。比喻欲望越来越大;贪心不足。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22得意忘形 [ dé yì wàng xíng ]

解释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 《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23得陇望蜀 [ dé lǒng wàng shǔ ]

解释 陇:古代地名;相当于今甘肃东部;蜀:古代地名;相当于四川中西部。得到了陇地后;又希望取得蜀地。比喻得到了这个;还想要那个;贪心不足。

出处 《东观汉记 隗嚣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24怅然若失 [ chàng rán ruò shī ]

解释 怅然:失意;懊恼。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丧;好像丢了什么似的。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牛成章》:“主人视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动,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

25喜怒无常 [ xǐ nù wú cháng ]

解释 常:一定;无常:变化不定。一会儿高兴 ;一会儿发怒;变化不定。指人的性情多变;叫人捉摸不透。

出处 《魏书 杨大眼传》:“征淮堰之役,喜怒无常。”

26百感交集 [ bǎi gǎn jiāo jí ]

解释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 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27知足常乐 [ zhī zú cháng lè ]

解释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等。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8胆战心惊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解释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处 元 郑光祖《刍梅香》第三折:“见他时胆战心惊,把似你无人处休眠思梦想。”

29谈笑风生 [ tán xiào fēng shēng ]

解释 形容谈话时有说有笑;饶有兴趣;气氛热烈。风生:有兴致;很风趣。

出处 宋 辛弃疾《念奴娇 赠夏成玉》词:“遐想后日蛾眉,两山横黛,谈笑风生颊。”

30贪心不足 [ tān xīn bù zú ]

解释 贪得无厌,永不满足。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五回:“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

31踌躇满志 [ chóu chú mǎn zhì ]

解释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心意。形容心满意足或十分得意的样子。多指对己所得的成就十分得意。

出处 庄周《庄子 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32随遇而安 [ suí yù ér ān ]

解释 随:顺从;遇:遭遇;安:安然自得。顺从环境的变化而安然自得;指能适应各种环境并感到满足。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计算起来,也是吾生有限,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

33忘乎所以 [ wàng hū suǒ yǐ ]

解释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夫人倾身陪奉,忘其所以。”

34心悦诚服 [ xīn yuè chéng fú ]

解释 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诚地服气或服从。悦:愉快;诚:真心。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35喜上眉梢 [ xǐ shàng méi shāo ]

解释 眉梢:眉尖。喜悦的神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形容高兴时眉开眼笑。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喜上眉梢。”

36笑容满面 [ xiào róng mǎn miàn ]

解释 满脸呈现着欢笑的容颜。形容内心欣喜,满脸和悦的颜色。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6卷:“张劭笑容满面,再拜于地。”

37心潮澎湃 [ xīn cháo péng pài ]

解释 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澎湃:波浪互相撞击。

出处 臧克家《得识郭老五十年》:“字里行间,有一种高亢的声音在呼喊,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撼人,有一种呼风唤雨的革命精神和雄壮气魄使得你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38心烦意乱 [ xīn fán yì luàn ]

解释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蔽鄣于谗,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39欢欣鼓舞 [ huān xīn gǔ wǔ ]

解释 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出处 宋 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40手舞足蹈 [ shǒu wǔ zú dǎo ]

解释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41情不自禁 [ qíng bù zì jīn ]

解释 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

出处 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42自鸣得意 [ zì míng dé yì ]

解释 自己表示得意。形容自我欣赏。鸣:表达;表示。

出处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挥策四顾;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自鸣得意。”

43笑逐颜开 [ xiào zhú yán kāi ]

解释 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逐:驱使;颜:脸面。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

44称心满意 [ chèn xīn mǎn yì ]

解释 称心如意。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45称心快意 [ chèn xīn kuài yì ]

解释 满足心意。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若得如此,亡魂俱称心快意了。”

46眉花眼笑 [ méi huā yǎn xiào ]

解释 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

47眉欢眼笑 [ méi huān yǎn xiào ]

解释 形容非常兴奋、高兴。

出处 清 李渔《意中缘 拒妁》:“若说起才郎的名字,只怕你们两个,都要眉欢眼笑起来。”

48洋洋自得 [ yáng yáng zì dé ]

解释 犹言洋洋得意。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主意打定,正在洋洋自得,那差出去的管家也回来了。”

49喜眉笑眼 [ xǐ méi xiào yǎn ]

解释 形容满脸笑容;非常高兴。

出处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章:“好像迎接贵客一样,喜眉笑眼朝着沟里张望。”

50慷慨激扬 [ kāng kǎi jī yáng ]

解释 激扬: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意气昂扬。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出处 《周书·韦孝宽传》:“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激励,人有死难之心。”

51意得志满 [ yì dé zhì mǎn ]

解释 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亦作“志得意满”。

出处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今汉王大败亏输,项王意得志满。”

52比下有余 [ bǐ xià yǒu yú ]

解释 比:比较。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形容满足现状,不求进取。

出处 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六卷:“古人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此最是寻乐妙法也。”

53豪情逸致 [ háo qíng yì zhì ]

解释 豪情:指兴奋豪放的感情;逸致:悠闲脱俗的情趣。兴奋豪放的情感和洒脱的情趣。

出处 清·梁章钜《楹联丛话·三话·上·戏楼旧联》:“记得丁歌甲舞,曾醉昆仑,豪情逸致,飘飘若仙。”

54色即是空 [ sè jí shì kōng ]

解释 佛家语。指世家一切色法(物质)的本性(内在真实性)都是空无所有。

出处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2回:“本庵法名,向以‘色即是空’四字为则,如前岁收的几个小徒。”

55忘其所以 [ wàng qí suǒ yǐ ]

解释 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一来看见大郎殷勤,道是敬他人才,安然托大,忘其所以。”

56怡性养神 [ yí xìng yǎng shén ]

解释 怡悦精神,使之安适愉快。

出处 明·李贽《读书乐》:“束书不观,吾何以欢?怡性养神,正在此间。”

57喜笑盈腮 [ xǐ xiào yíng sāi ]

解释 盈:充满;腮:面颊。高兴的笑容满面。

出处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这场灾,一时间命运衰,早则解放愁怀,喜笑盈腮。”

58安时处顺 [ ān shí chǔ shùn ]

解释 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适来,夫子时来;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59惊喜欲狂 [ jīng xǐ ruò kuáng ]

解释 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出处 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惊喜欲狂,即与偕入室,夜分乃去。”

60心满意得 [ xīn mǎn yì dé ]

解释 心中满足,洋洋得意。

出处 茅盾《子夜》六:“在这些心满意得的人们面前,他真感得无地自容。”

61怡然自乐 [ yí rán zì lè ]

解释 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出处 晋 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2安分知足 [ ān fèn zhī zú ]

解释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出处 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人当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

63忘乎其形 [ wàng hū qí xíng ]

解释 犹忘形。形容得意或兴奋得失去常态。

出处 郭沫若《高渐离》第五幕:“秦始皇已忘乎其形,愈摇动其身体,愈向高渐离身旁走去。”

64居无求安 [ jū wú qiú ān ]

解释 指不去一心追求安适舒服的居所。

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65掀拳裸袖 [ xiān quán luǒ xiù ]

解释 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七:“行酒之间,说着许多豪杰勾当,掀拳裸袖,只恨相见之晚。”

66欢呼鼓舞 [ huān hū gǔ wǔ ]

解释 形容欢乐兴奋之极。

出处 宋·苏轼《缴进免五谷力胜税钱议札子》:“去岁扈从南郊,亲见百姓父老,瞻望圣颜,欢呼鼓舞。”

67超然自得 [ chāo rán zì dé ]

解释 超脱世事,自觉快乐和满足。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光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精玄理,而不事家产,好游山水,后览佛书,超然自得。”

68怡堂燕雀 [ yí táng yàn què ]

解释 怡:安适。小鸟住在安适的堂屋里。比喻身处险境也不自知的人。

出处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怡堂燕雀,不知后炎;瓮里醯鸡,安有广见。”

69酒酣耳熟 [ jiǔ hān ěr shú ]

解释 酒酣:饮酒尽兴而痛快。耳热:指面红过耳,非常兴奋。形容酒兴很浓,喝得痛快。

70怡志养神 [ yí zhì yǎng shén ]

解释 怡养神志,使之安适愉快。

出处 三国·魏·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八:“长寄灵岳,怡志养神。”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