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思乡的成语

形容思乡的成语


1背井离乡 [ bèi jǐng lí xiāng ]

解释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乡里、家宅。离开乡里。常指被迫远离家乡;到外地谋生。

出处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2归心似箭 [ guī xīn sì jiàn ]

解释 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急。形容想回家的心情十分急切。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4回:“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归心似箭。”

3望眼欲穿 [ wàng yǎn yù chuān ]

解释 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望:向远处看;眼:眼睛;欲:将要;穿:破。

出处 明 西湖居士《明月环 诘环》:“小姐望眼欲穿,老身去回覆小姐去也。”

4夙兴夜寐 [ sù xīng yè mèi ]

解释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夙:早;兴:起来;寐:睡。

出处 《诗经 卫风 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5朝思暮想 [ zhāo sī mù xiǎng ]

解释 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恋情。

出处 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6落叶归根 [ luò yè guī gēn ]

解释 树叶落到树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异乡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

出处 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7饮水思源 [ yǐn shuǐ sī yuán ]

解释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出处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8魂牵梦萦 [ hún qiān mèng yíng ]

解释 牵:牵挂;萦:萦怀。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万分思念。也作“魂牵梦绕”。

出处 宋 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9叶落归根 [ yè luò huī gēn ]

解释 树叶飘落;掉在树跟旁。古时比喻事物总有一定的归宿。现比喻不忘本源。也作“落叶归根”。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10望穿秋水 [ wàng chuān qiū shuǐ ]

解释 把眼睛都望穿了。形容盼望的程度。秋水:比喻人的眼睛像秋水一样晶莹。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若不去啊,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11木落归本 [ mù luò guī běn ]

解释 犹言叶落归根。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

12怀土之情 [ huái tǔ zhī qíng ]

解释 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出处 汉·班彪《王命论》:“悟戍卒之言,断怀土之情,高四皓之名,割肌肤之爱。”

13近乡情怯 [ jìn xiāng qíng qiè ]

解释 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出处 唐·宋之问《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4莼鲈之思 [ chún lú zhī sī ]

解释 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出处 《晋书·张翰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15走投无路 [ zǒu tóu wú lù ]

解释 无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绝境。

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酆都。”

16辗转反侧 [ zhǎn zhuǎn fǎn cè ]

解释 翻来复去;睡不着觉。形容心事重重。

出处 《诗经 周南 关雎》:“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7四面楚歌 [ sì miàn chǔ gē ]

解释 四面都是楚人的歌声。后用来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处境。

出处 《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示例〗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18发人深省 [ fā rén shēn xǐng ]

解释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们深思而有所醒悟。

出处 唐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19流离失所 [ liú lí shī suǒ ]

解释 流离:流落;失散;失所:失去住所。流落离散;无处安身。

出处 《金史 完颜匡传》:“今已四月,农事已晚,边民连岁流离失所,扶携道路,即望复业,过此农时,遂失一岁之望。”

20游手好闲 [ yóu shǒu hào xián ]

解释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21牵肠挂肚 [ qiān cháng guà dù ]

解释 牵扯感情的事情在心头缠绕。形容非常挂念;不放心。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起手时,牵肠挂肚;过后去,丧魄销魂。”

22缘木求鱼 [ yuán mù qiú yú ]

解释 缘:顺着;木:树。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法不对;徒劳无功。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23百感交集 [ bǎi gǎn jiāo jí ]

解释 百:形容多;感:感想;情感;交集:指不同的感情同时发生。形容许多感情交织在一起。

出处 宋 陈亮《龙川集 祭喻夏卿文》:“泪涕横腮,非以邂逅。百感交集,微我有咎。”

24世态炎凉 [ shì tài yán liáng ]

解释 凉:冷淡。指旧社会一些人在别人得势时百般奉承;别人失势时就十分冷淡。

出处 宋 文天祥《杜架阁》:“世态炎凉甚,交情贵贱分。”

25不由自主 [ bù yóu zì zhǔ ]

解释 由不得自己。指控制不住自己。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1回:“我也不很记得了。但觉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杀人才好。”

26悲欢离合 [ bēi huān lí hé ]

解释 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出处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27怅然若失 [ chàng rán ruò shī ]

解释 怅然:失意;懊恼。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丧;好像丢了什么似的。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牛成章》:“主人视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动,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

28念念不忘 [ niàn niàn bù wàng ]

解释 念念:一遍遍地思念。时刻思念;永不忘记。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其言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29忘恩负义 [ wàng ēn fù yì ]

解释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恩:恩惠;负:违背;义:情义。

出处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30饱食终日 [ bǎo shí zhōng rì ]

解释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31睹物思人 [ dǔ wù sī rén ]

解释 睹:看见。看到离去的人或死者留下的东西;就联想或怀念起这个人。常用于对死者的追思。

出处 唐 斐铏《传奇 颜濬》:“贵妃赠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32刻骨铭心 [ kè gǔ míng xīn ]

解释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出处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33晓风残月 [ xiǎo fēng cán yuè ]

解释 拂晓时的清风;残余的月影。指天明时的景色。形容冷落清凉的意境。也形容歌妓的清唱。残月:天将亮时的月亮。

出处 宋 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4情不自禁 [ qíng bù zì jīn ]

解释 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

出处 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35恍然大悟 [ huǎng rán dà wù ]

解释 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36触景生情 [ chù jǐng shēng qíng ]

解释 触:接触;情:感情。接触眼前景物而激起情绪波动。也作“见景生情”。

出处 清 赵翼《殴北诗话 白香山诗》:“坦易者多触景生情,因事起意,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

37翻来覆去 [ fān lái fù qù ]

解释 翻:翻转;覆:转回。躺在床上来回翻转身体。形容睡不着觉;也形容事情多次反复。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横说也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覆去,说都如此。”

38三思而行 [ sān sī ér xíng ]

解释 三:再三;表示多次;思:考虑;行:行动。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指做事慎重。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39炎黄子孙 [ yán huáng zǐ sūn ]

解释 炎黄:炎帝神农氏和黄帝有熊氏,代表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的后代。指中华民族的后代。亦作“黄炎子孙”。

出处 王朔《浮出海面》:“我和她对视一会儿,承认:‘那倒也是,炎黄子孙嘛。’”

40浮想联翩 [ fú xiǎng lián piān ]

解释 浮想:漂浮变幻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漂浮不定的想象像鸟飞一样。指思绪连续不断地涌现出来。

出处 晋 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41心旌摇摇 [ xīn jīng yáo yáo ]

解释 心神飘忽不定;就像旌旗随风飘摇。心神不定;情思起伏;就像旌旗随风飘摇一样。旌:旗子。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寡人自料,从楚当秦,未见胜也;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42衣锦还乡 [ yī jǐn huán xiāng ]

解释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出处 《南史 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43铭心镂骨 [ míng xīn lòu gǔ ]

解释 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出处 唐 柳宗元《谢除柳州刺史表》:“铭心镂骨,无报上天。”

44柔肠寸断 [ róu cháng cùn duàn ]

解释 柔软的心肠一寸一寸地断开了。形容女子的忧愁苦闷。

出处 清 沙张白《再来诗谶记》:“先夫之亡,妾柔肠寸断。”

45感慨万千 [ gǎn kǎi wàn qiān ]

解释 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孙玉厚坐在这里,心里忍不住感慨万千。”

46大梦初醒 [ dà mèng chū xǐng ]

解释 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被错误的东西蒙蔽了许久,开始醒悟过来。

出处 《庄子·齐物论》:“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

47见贤思齐 [ jiàn xián sī qí ]

解释 贤:有才德的人;齐;看齐。见到有才德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8归去来兮 [ guī qù lái xī ]

解释 回去吧!

出处 晋 陶潜《归去来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49保家卫国 [ bǎo jiā wèi guó ]

解释 保卫家乡和祖国。

出处 冰心《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50一日三省 [ yī rì sān xǐng ]

解释 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51故土难离 [ gù tǔ nán lí ]

解释 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俗话说:‘故土难离’。”

52内省不疚 [ nèi xǐng bù jiù ]

解释 指自我反省,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

出处 《论语·颜渊》:“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53越鸟南栖 [ yuè niǎo nán qī ]

解释 从南方飞来的鸟;筑巢时一定筑在南边的树枝上。比喻难忘故乡情。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葫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54寸阴若岁 [ cùn yīn ruò suì ]

解释 岁:年。一刹那象过一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

出处 《北史 韩禽传》:“班师凯入,诚知非远,相思之甚,寸阴若岁。”

55起早摸黑 [ qǐ zǎo mō hēi ]

解释 起早睡晚,指辛勤劳动。

出处 《送军粮》:“天还没有亮,起早摸黑赶着上前方。”

56乡土难离 [ xiāng tǔ nán lí ]

解释 乡土:家乡,故土。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天瑞》:“有人去乡土,离六亲。”

57白云亲舍 [ bái yún qīn shè ]

解释 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出处 明 金銮《醉太平 送叶泮西内台》套曲:“青灯旅馆添归梦,白云亲舍觅征鸿。”

58莼羹鲈脍 [ chún gēng lú kuài ]

解释 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出处 《晋书 文苑传 张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

59云悲海思 [ yún bēi hǎi sī ]

解释 如云似海的愁思。

出处 《梁书·豫章王综传》:“窥明镜,罢容色,云悲海思徒揜抑。”

60北风之恋 [ běi fēng zhī liàn ]

解释 比喻对故土的怀念之情。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61狐死首丘 [ hú sǐ shǒu qiū ]

解释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62思深忧远 [ sī shēn yōu yuǎn ]

解释 思虑得深,为久远的事操心。形容考虑周到。

出处 《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

63室迩人遥 [ shì ěr rén yáo ]

解释 见“室迩人远”。

出处 宋·苏轼《次韵刘贡父所和忆持国》:“颜红底事发先白,室迩何妨人自遥。”

64刻骨镂心 [ kè gǔ lòu xīn ]

解释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处 孙犁《秀露集 戏的梦》:“我见到和听到的,亲身体验到的,甚至刻骨镂心的,是另一种现实,另一种生活。”

65魂驰梦想 [ hún chí mèng xiǎng ]

解释 形容思念万分。

出处 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向在宅上忧聒,自别来魂驰梦想,此心无时无刻得离左右也。”

66归正守丘 [ guī zhèng shǒu qiū ]

解释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出处 《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67刻骨相思 [ kè gǔ xiāng sī ]

解释 形容思念之深,历久难移。

出处 五代·温庭筠《新添声杨柳枝·二》词:“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68一身五心 [ yī shēn wǔ xīn ]

解释 比喻杂念很多。

出处 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三人异趋,反复迷惑。一身五心,乱无所得。”

69落月屋梁 [ luò yuè wū liáng ]

解释 比喻对朋友的怀念。

出处 唐 杜甫《梦李白》诗:“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70云树之思 [ yún shù zhī sī ]

解释 比喻朋友阔别后的相思之情。

出处 唐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71魂劳梦断 [ hún láo mèng duàn ]

解释 形容日夜思念,精神困乏。

出处 明·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不料东人妹淑兰留心于那生身上,终日魂劳梦断。”

72寒泉之思 [ hán quán zhī sī ]

解释 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出处 《诗经 邶风 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73他乡遇故知 [ tā xiāng yù gù zhī ]

解释 在远里家乡的地方碰到了老朋友。指使人高兴的事。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果然有志竟成,上月被他打死一个,今日又去打虎,谁知恰好遇见贤侄。邂逅相逢,真是‘万里他乡遇故知’可谓三生有幸!”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