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真人
zhēnrén

真人


拼音 zhēn rén

词性 名词
简拼 ZR


词语解释

真人[ zhēn rén ]

1.亲身和活着的人

在银幕上…但决非真人。

in the flesh; actual person;

2.道教称有养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多用做称号

immortal;


引证解释

1.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称“成仙”之人

《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説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淮南子·本经训》:“莫死莫生,莫虚莫盈,是谓真人。”

汉 王逸 《九思·守志》:“随真人兮翱翔,食元气兮长存。”

《旧唐书·玄宗纪下》:“天寳元年……庄子号为南华真人,文子号为通玄真人,列子号为冲虚真人,庚桑子号为洞虚真人。”

宋 苏轼 《甲子日雨》诗:“赖有真人不飢渴,闭门却埽但焚香。”

《剪灯新话·牡丹灯记》:“邻翁曰:‘玄妙观魏法师,故开府王真人弟子,符籙为当今第一,汝宜急往求焉。’”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六:“神,凡是神,不管是老母,老君,真人,大士……都得请。”

2.佛教称证真理的人,即阿罗汉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八:“真人,是阿罗汉也。或言阿罗訶。经中或言应真,或作应仪,亦云无著果,皆是一也。”

3.后因指统一天下的所谓真命天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汉 张衡 《南都赋》:“方今天地之雎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梁书·韦叡传》:“天下真人,殆兴於吾州矣。”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未有真人来统一,奈何七国又争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録之以见真人埽除之难,元勛櫛沐之苦。”

4.指品行端正的人

《汉书·杨恽传》:“我不能自保,真人所谓‘鼠不容穴,衔窶数’者也。”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真人,正人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太史奏真人东行。”

刘孝标 注引 檀道鸾 《续晋阳秋》:“陈仲弓从诸子侄造荀(荀淑)父子,於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贤人聚。”

清 周亮工 《与王先生书》:“孝廉於僕称莫逆交者二十年,真人真品,肃然敬之者亦二十年。”

5.指真诚可靠或知情的人。参见“真人面前不説假话”

6.人类学中指从猿进化而来,真正脱离动物界的人

吴汝康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类的祖先》:“人科中的真人,则包括一切能制造工具的人,有较发达的脑子,形成了社会……真正脱离动物界而转变成‘完全形成的人’,即真人。”


国语辞典

1.道家称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称道士

《庄子·天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金瓶梅·第一二回》:“有一孙真人,摆著筵席请人,却教座下老虎去请。”

2.奉天命降生人世的真命天子

唐·杜光庭《虬髯客传》:“尝识一人,愚谓之真人也;其余,将帅而已。”

《三国演义·第三一回》:“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

3.史前时代的人类,由体质特征介于人形猿和现代人之间的猿人,进化至形态接近现代人的人类,称为“真人”。以在中国发现的“山顶洞人”和法国发现的“克人”最著名


网络解释

1.真人

真人:指古代道家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真真正正觉醒,觉悟的人称之为真人

常用作称号,如关尹子、文子、列子、庄子在唐代皆封为真人,鬼谷子、张三丰、王重阳、安期生等皆为得道真人。道德经与四子真经所代表的玄学是除了儒学外唯一被定为官学的学问。

《洞元自然经诀》曰:道言:真人者,体洞虚无,与道合真,同於自然,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通。

历史上天师改为真人封号,明朝洪武时,正一张宇初天师来朝,洪武帝大喝:“天岂有师乎?改号真人。”


英语翻译 a real person, Daoist spiritual master

法语翻译 personne réelle, dans la chair, maître spirituel taoïste

德语翻译 Heiliger (S, Rel)​, reale Person (S)​, realer Mensch (S)​, Zhenren ( Wahrer Mensch , Ideal im Buddhismus und Daoismus )​ (S, Rel)​

相关汉字

近音词、同音词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真人造句

真人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