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词典 死而后已
érhòu

死而后已



词语解释

死而后已[ sǐ ér hòu yǐ ]

1.到死后方才停息。谓尽献一切力量

他为群众操劳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until one’s dying day; to the end of one’s day; do not give up until death;


引证解释

1.到死才罢休。形容终身奋斗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窃怨君之不寤兮,吾独死而后已。”

三国 蜀 诸葛亮 《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於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覩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四:“必竭力前进,死而后已。”

清 顾炎武 《与人书》六:“故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国语辞典

1.竭尽所能从事,到死方才停止。也作“死而后止”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网络解释

1.死而后已

死而后已是一个汉语成语,

拼音:sǐ ér hòu yǐ

释义: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意为不辞辛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的精神,

语出《论语 泰伯》,后人引用最出名的是《后出师表》。


英语翻译 until one's dying day(to the end of one's day; do not give up until death)

俄语翻译 до последнего дыхáния


相关汉字

词语组词

相关词语

死而后已造句

死而后已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