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孔子的意思 孔子造句 20字左右

孔子造句20字左右


  • 1、与其以德报怨,不如以直报怨;这是孔子给我们的教诲。
  • 2、你在这儿舞文弄墨,简直是在孔子面前卖文章。
  • 3、孔子席不暇暖地周游列国,为的就是宣扬儒家的仁道思想。
  • 4、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有教无类,嘉惠无数莘莘学子。
  • 5、孔子是历史上最早实行因材施教理念的教育家。
  • 6、孔子风餐露宿、日夜间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 7、孔子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安贫乐道,或曰于丹如是解读。
  • 8、孔子所宣扬的“仁”就含有博施济众的意思。
  • 9、孔子遇到不懂得东西就不耻下问,最终成为伟大的思想家。
  • 10、倘若不是孔子,我们也就不会知道仁的思想真实的涵义!
  • 11、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
  • 12、三千年前孔子就教育我们要不耻下问。
  • 13、诸如此类的建议为孔子的复原打开了大门。
  • 14、孔子在教学方法领域的创造更是闻名中外成就辉煌。
  • 15、孔子说自暴自弃就是说话不遵守礼义,自己残害自己。
  • 16、孔子与孟子齐名,同为我国儒家的代表人物。
  • 17、孔子说:志士仁人,无求生而害仁,有杀身而成仁。
  • 18、孔子的论语真是言之有理,给后人留下很大的精神财富!
  • 19、孔子不耻下问,周公不耻下贱,故行成名着,后世以为圣。
  • 20、孔子作旅人,孟轲号迂儒。吾辈不饮酒,笑杀高阳徒。
  • 21、齐国不战而胜,免遭侵伐,晏婴等得到了孔子的赞扬。
  • 2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 24、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孔子
  • 25、就连至圣先师,孔子他老人家都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
  • 26、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有教无类,嘉惠莘莘学子。
  • 27、我国先圣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28、曲阜是个作为孔子的诞生地而闻名于世的县份。
  • 29、孔子患了重病,子路让学生们临时充当治丧家臣,预备后事。
  • 30、亭里供奉有观音娘娘、关帝、妈祖、太岁爷及孔子的神位。
  • 31、孔子说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无惧。
  • 32、“子不语怪、力、乱、神”反映了孔子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
  • 33、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 34、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孔子
  • 35、书生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孔子犹有陈蔡之厄,何况我辈!
  • 36、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孔子
  • 37、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的对!
  • 38、后之人不及孔子颜子逺矣,而常叹仕宦不达,何愚之甚。
  • 39、面对春秋时代的生存危机现象,孔子有志于弘道济世。
  • 40、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以尧舜为“大同”社会,文武为“小康”社会。
  • 41、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 42、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 43、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
  • 44、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
  • 45、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
  • 46、在中国,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 47、我国先圣孔子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48、在中国,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
  • 49、但少正卯的学校人丁兴旺,而孔子的学校则是“三盈三虚”。
  • 50、盗跖的气头并没有因为孔子这番建议而稍微缓和。
  • 51、“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 52、一是认为“野合”是指在野外交配,按此说法,孔子为私生子。
  • 53、北大教授李零将孔子称为“丧家狗”引发了一场“主义”之争。
  • 54、子路询问如何服侍君主。孔子说,“不要欺骗他,但要犯颜谏诤。”。
  • 55、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是从知、情、意上论知、仁、勇“三达德”的。
  • 56、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 57、今将诸贤嗣功名事迹罗列于上,以告慰先师孔子在天之灵也。
  • 58、前代家主杨震50岁前穷究学典,设馆授徒,时称“关西孔子”。
  • 59、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60、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我们登泰山则饱览着闻名遐迩的壮景。
  • 61、孔子学院和汉语热的兴起印证了“国富民强,国强语盛”。
  • 62、大会还表彰了20所先进孔子学院和30位先进个人。
  • 63、一位是至圣先师孔子,一位是亚圣孟子。
  • 64、孔子学院的发展自草创以来一路高歌猛进。
  • 65、孔子的嫡传弟子们此时大多辞世或隐没市野。
  • 66、不迁怒,不贰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
  • 67、可惜,后世的校长们急于事功,不愿向孔子和曾点学习。
  • 68、所以,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孔子不谈论怪异、勇力、悖乱、神奇之事”。
  • 69、孔子终日在外帮闲打工,也学到了许多东西。
  • 70、孔子反复教导弟子笃信好学,说的就是内心自觉和主观努力。
  • 71、他看孔子又是鞠躬、又是作揖、三拜九叩心中无名之火又起。
  • 72、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73、孔子的精神就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仁者精神。
  • 74、这里,我只略谈商鞅、孔子、老庄、杨朱四个思想流派的主要观点。
  • 75、学孔子、孟子、韩非子之流,梦想成名成家,成为什么“子”。
  • 76、孔子有知、仁、勇“三达德”之说,三者之中,仁德是其核心。
  • 77、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孔子
  • 78、中庸思想为孔子首倡,并为历代儒学思想家所继承和充实。
  • 79、可见,孔子也是把祭祀同治国安民的社会实践结合在一起。
  • 80、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 81、孔子曾经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82、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孟子“非尧舜之言,不敢陈于王前”。
  • 8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孔子
  • 84、关于“中”的含义,孔子自己解释为“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中立不倚”。
  • 8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孔子
  • 86、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
  • 87、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子
  • 8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 
  • 89、孔子的名声布满天下,实与得“执”于贡这位高足弟子有关。
  • 90、孔子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一直让我印象深刻。
  • 91、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学习。
  • 92、天帝下旨,奏钧天之乐,空中并传有声音,告知孔子乃上天。
  • 93、保加利亚大特尔诺沃大学孔子学院举行授牌仪式。
  • 9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孔子 
  • 9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
  • 96、孔子曰:“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孟子曰:“孔子说得对!”。
  • 97、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
  • 98、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
  • 99、父亲和母亲身体好。孔子和窦娥是我的老师。
  • 100、孔子的赞叹,突显了老子这一智者的低语和他的飘然出世。

词语解释

孔子[ kǒng zǐ ]

1.(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孔子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