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孔子的意思 孔子造句 40字左右

孔子造句40字左右


  • 1、孔子是远近闻名的思想家,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风尘仆仆的赶了几百里路去拜老子为师。
  • 2、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薪尽火传在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文化中,始终处于正统地位。
  • 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 4、孔子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他所要复的礼即为周礼,其核心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继承制。
  • 5、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朝闻道,夕可死也。"这句话怎么翻译?
  • 6、孔子反对以德报怨,倡导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但社会反过来以怨报怨的,就是不幸中的悲哀了。
  • 7、孔子被颂称为“万世师表”,该书房则以紫檀为体,将“夹谷会齐”、“五乘从游”、“在陈绝粮”等典故融入了其中。
  • 8、总之,物以稀为贵,我认定,无论孔子当年是否真属于“丧家狗”,“丧家狗”无疑是一种值得珍惜的“好狗”。
  • 9、祭文回顾孔子一生功绩,颂其“博文约礼,忠恕为常;仁爱持敬,克己是纲;不厌不倦,挹芬攫芳。
  • 10、孔子曾想去搬去偏远的九夷,弟子拦住他说:陋,如之何?孔子淡淡的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 11、孔子说“富而好学,富而好礼”,但有些人富而好利,富而好奢,沉溺在物质的享乐之中,从而失去了心灵的方向。
  • 12、看到这里,不会又有“睿智学者”以“骇世的聪明”把文中的子夏和冉有“惊世发现”为是当年孔子收的“女弟子”吧。
  • 13、孔子以晋见国王之礼,战战兢兢地走了进去,盗跖一生为盗,讲的就是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最讨厌这些臭规矩。
  • 14、正如孔子所言,“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这才是对“忠恕”一词的最佳阐释。
  • 15、孙康映雪读书是挚,管宁割席分座是专,头悬梁、锥刺骨是激,匡衡凿壁偷光是醉,韦编三绝的孔子是勤。
  • 16、2000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执着于恢复贵族传统,奔走宣讲“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的思想。
  • 17、孔子曰:打架用砖乎,不能乱乎。照头乎,乎不死再乎。佛曰:我佛慈悲。不能多乎,一下乎死减轻痛苦。
  • 18、忠恕思想既是孔子思想中的核心概念,又是争论最多的概念之一,因此澄清其内涵意义重大。
  • 19、三节两寿在古代的意思就是指的要在端午节、中秋节、年节以及孔子诞辰、老师生日这三个节日要送老师礼物。
  • 20、“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子是有过教训的,现在很多人用常理想事,也“失之某省”了吧。
  • 21、尽管经历了“砸烂孔家店”、“批林批孔”的群众运动,但是孔子在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 22、走进运河监狱教学楼“象贤楼”,首先看到的是一幅孔子画像,墙上布满“过则勿惮改,过而不改是为过”等标语。
  • 23、相传少正卯在鲁国办学时同孔子竞争,把孔子的许多门人吸引过去,以致“孔子之门,三盈三虚,惟颜渊不去”。
  • 2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 25、孔子的“孝道”,不仅是宗法社会制度的反映,也是一夫一妻制家庭中父母与子女血缘关系的反映。
  • 26、山间古迹众多,其中晒缨台为孔子闻歌处,竹溪为天宝年间李白与孔巢父、张叔明等聚会之地。
  • 27、后来一查,是棵毛梾树,山茱萸科,果可榨油,木质极硬,传说孔子周游列国时就用这树做车梁,所以又名车梁木。
  • 28、至圣先师孔子的星座我已知道是跟我一样的天秤座了,如今,是时候将其它三人的星座给找出来了。
  • 29、证婚人必须两人,一人是圣人孔子后裔,一人是亚圣孟子后裔,这也使得这场婚礼格外隆重。
  • 30、然而世俗社会权力仍是至高无上的,伯夷的“积仁洁行”,孔子的“七十子之徒”都是在权力面前轰然倒塌的。
  • 31、UIC相关负责人介绍,射道和古琴都属于孔子倡导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目的在于修心正己。
  • 32、孔子全面继承了周代的“六艺”教育,成为上古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和教育实践影响远巨。
  • 33、武宣文庙又称“黉宫”、“孔庙”,是纪念和祭祀孔子等先贤的祠庙,是武宣县最早兴学立教之地。
  • 34、今文经崇奉孔子,称孔子为“托古改制”;古文经学家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史学家,“信而好古,述而不作”。
  • 35、这或许是真的,要不然,孔子的学生里就不会有那么多如颜回、子路、冉有等出身寒门、地位卑微的弟子。
  • 36、他对孔子的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注说: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
  • 37、利用为中英中小学友好合作学校搭桥牵线的机会,兰彼得孔子学院把汉语教学引入了当地部分中学的课堂。
  • 38、孔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个体审美总是依凭某种参照来进行审美活动,而这种参照结构就是审美趣味。
  • 39、孔子曰:打架用砖乎,照脸乎,不宜乱乎;乎不着再乎,乎着往死里乎;乎死即拉倒不用再乎也;不死者乃英雄也!
  • 40、按照孔子“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精神,我们要关注的是那些接过了这些“就业”热炭团的单位。
  • 41、孔子认为获得知识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这三种学习的办法,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
  • 42、孔子早就提倡要“每事问”,只有多进行调查研究,多掌握第一手材料,我们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 43、作为一种天下大治的社会状态,孔子认为,无为而治的社会必须具有三个特征,即人民足食足兵和社会诚信。
  • 44、比如,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怎么样,孔子说也不错,但是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者”。
  • 45、成年的孔子虽然有人赞美他为“木铎”,有人称他为“天纵之将圣”,但孔子时刻保持一种理智与警醒。
  • 46、步入殿内,正面有孔子塑像,孔老夫子盘膝抚琴,安坐其中,子路、冉有等四大弟子分列身后。
  • 47、9月28日,在韩国首尔成均馆举行祭祀孔子的“释奠大祭”,成均馆大学舞蹈系学生们进行“八佾舞”表演。
  • 4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 49、五百年后是孔子,穷得叮当响,照样身板挺直,“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 50、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意思是,没有诚信,怎么做人。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讲诚信,做一个讲诚信的好公民。
  • 51、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
  • 52、其事至微浅,然而,缙绅先生之徒,负孔子礼器,往委质为臣者,何也?以秦焚其业,积怨而发愤于陈王也。
  • 5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 
  • 54、文庙管理所副所长张劲雷介绍,过去,在科举考试之前,学生们也一定要来拜一拜孔子,这是千百年的传统了。
  • 55、吾每于宫中无事,辄取孔子之言观之,如‘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真治国之良规,孔子之言,万世之师也。
  • 5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 57、但我们的先哲孔子的思想不是在书斋里苦思苦想,而是在周游列国的颠沛中与弟子一问一答中产生的。
  • 58、符坚出不义之师进犯南方,结果胡吹大气,却被灭掉,可不是自找的?孔子老子是我敬仰的祖先,是精神引领。
  • 59、中庸被孔子称为至德,被亚里士多德称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中庸绝不是一种折中主义。
  • 60、孔子至圣先师的地位得以牢固确立,并且,全国范围内所有的学校都举行常规的的祭孔仪式。
  • 61、在为政上,孔子不但主张“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而且还特别强调为政者要勤勉尽忠,不要懈怠。
  • 62、“孔子居宋考察殷礼朞间过此祀先省墓,乃名其地为还乡里,后人思而立祠以祀之,因里而取名还乡祠。
  • 63、孔子又说过一句“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说那些不爱说话、看上去愣头愣脑的人,内心却有仁德。
  • 64、孔子六艺城、论语碑苑、民俗园、鲁国故城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文化项目,为游客体验儒家文化提供了新的去处。
  • 65、2000年后政党轮替,“孔子诞辰”、“光复日”、“行宪纪念日”,这些都与中国有关,也都不再放假纪念。
  • 66、孔子的科学安排人时间,孟子的不违农时,庄子的将时间观念淡化等,都体现了对个体自我价值的重视。
  • 67、崖上有一巨石突兀,有3米多高,石上大书"瞻鲁台"3个大字,传说孔子曾经在此遥望鲁都曲阜,故名瞻鲁台。
  • 68、据新华社报道,27日,海内外近300名孔子后裔共同参与了在上海嘉定孔庙举办的清明祭祖大典。
  • 69、我们知道孔孟的思想,都是“春秋责备贤者”的作风,孔子所要求的对象,主要的是知识分子。
  • 70、孔子喜欢雕琢文饰,善于华丽的言辞,做事把握不住重点,老是在枝枝节节的问题打转,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
  • 71、庄子着作里,有许多诽议孔子的文章,好在庄子写文章时,孔子已死,而且当时中国又没有关于毁坏名誉的法律。
  • 72、正是在人言而由衷,诚实不欺的本义上,“信”作为一个道德行为受到儒家的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的高度重视。
  • 73、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74、花县的父老是淳朴厚道的,他们很快原谅了洪秀全捣毁孔子牌位的所作所为,继续让他担任村里的塾师。
  • 75、我这时是懂得了当年孔子登山时的心境,也知道了他之所以惶惶如丧家之犬一样到处游说的那一份自信的。
  • 76、孔子要离开鲁国,他不能东向去齐国,因为“夹谷之会”时孔子触犯了齐景公,“齐赠女乐”的事又大大激怒了孔子
  • 77、当日上午,该校学子在孔子雕像前,行传统三献礼,帛醴敬献,恭颂祝文,并向师者行鞠躬礼。
  • 78、老秋先生为中国秋阳翻译集团的董事长和孔子商学院的院长,致力于国学的研究和推广。
  • 79、对于子西,孔子认为,其两度让政,徒有虚名,不听叶公之劝,引发白公之乱,死于难,“彼哉彼哉”,不值一提。
  • 80、根据说明,早朞天齐大部分基于中国的东周时代并使用孔子着名的着作春秋作为它的名字。
  • 81、说孔子降生的当天晚上,有麒麟降临的孔府阙里人家,并吐玉书,上有水精之子孙,衰周而素五,征在贤明。
  • 82、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
  • 83、可见孔子十分看重礼容,在不同的礼仪场合,或愉悦,或敬谨,或勃如,或变色,都随仪节、场景的变化而转换。
  • 84、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贡很佩服颜回,因为颜回好学深思,总是能从老师的教诲中领悟到更多东西。
  • 85、若以孔子志学的时间推算,我们学习英语10年,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还没有到而立之年呢。
  • 86、是故天地否闭,圣哲潜形,石门守晨,沮、溺耦耕,颜歜抱璞,蘧瑗保生,齐人归乐,孔子斯征,雍渠骖乘,逝而遗轻。
  • 87、清河人李辽上表请敕兖州修孔子庙,给户洒扫,仍立庠序,收教学者,曰:“事有如赊而实急者,此之谓也!”。
  • 88、文章盖世,孔子尚困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于渭水;盗跖年长不是善良之辈,颜回命短实非凶恶之徒。
  • 89、朝闻道,夕死可矣!如果道仅为求生的话,那么当年被尊为圣人的孔子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 90、孔子之于饮食,既重其在安邦定国上的政治作用,又重其在人格修养上的道德内涵,也注意到了它的科学性。
  • 91、颜渊对孔子及其道,仰高钻坚;对孔子教人,循循善诱,博文约礼,欲罢不能;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 92、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93、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昔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而粟,智也。
  • 94、原是卫国的商人,姓端木名赐,他因为有钱,经常穿华丽的服饰,孔子看不惯他的新潮,说他为君子不器。
  • 95、孔子当年和一班弟子困守陈蔡的时候,衣食不足而一个个面有菜色,就教弟子仲由去讨吃的。
  • 96、古今中外,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层出不穷,但在众多的圣杰之中,最令我敬佩的是我们的东方圣人:孔子
  • 97、我一边看着介绍,一边听妈妈娓娓道来: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98、走进一楼大厅,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中国着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的创始人孔子的雕像。
  • 99、路过充满木香的戏台,我来到了童学馆,里面我参观了距离我们2500多年的大思想家与教育家孔子
  • 100、它是一本记录了古代着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有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词语解释

孔子[ kǒng zǐ ]

1.(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孔子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