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孔子的意思 孔子造句 10字左右

孔子造句10字左右


  • 1、孔安国的先人是孔子
  • 2、从而孔子被尊崇为神化的至圣先师。
  • 3、孔子提倡读书要好学不倦。
  • 4、孔子一向被视为不苟言笑的圣人。
  • 5、孔子被历代帝王推崇为圣人。
  • 6、孔子主张写文章不语怪力乱神。
  • 7、孔子所从事的事业,至高无上。
  •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孔子
  • 9、“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出自先贤孔子
  • 1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 11、孔子的警世名言也世人皆知。
  • 12、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 1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 15、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16、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陪孔子聊天。
  • 17、今天的中国人,尊孔子为至圣先师。
  •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 1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 2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 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
  • 2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 2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 24、孔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子帮你解决!
  • 25、从古至今,孔子是远近闻名的老师。
  • 26、杏坛是孔子教授弟子读书的地方。
  • 27、北大教授出书称孔子是“丧家狗”。
  • 28、孔子的弟子有子说过“礼之用,和为贵”。
  • 2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 30、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
  • 31、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3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 33、孔子出题孟子监考,老子不会做!
  • 34、孟子评价孔子是不为已甚者。
  • 35、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36、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3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 3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 3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 40、孔子圣人,其学必始于观书。苏轼
  • 4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4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
  • 4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
  • 44、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 45、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 46、关帝、妈祖、太岁爷及孔子的神位。
  • 47、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孔子贤之。
  • 48、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
  • 49、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
  • 5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
  • 51、“孔子文化少年行”优秀作文选登。
  • 52、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 53、孔子的美学概而言之就是礼乐美学。
  • 54、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
  • 55、孔子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56、刚才,我参加了孔子铜像的揭幕典礼。
  • 57、孔子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58、孔子的和谐观完全是为了克己复礼。
  • 59、反对孔子的天命,而宣扬天志。
  • 60、尼山孔子庙共分五院。
  • 61、孔子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6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者孔子
  • 63、孔子解决不了的问题,庄子可以解决。
  • 64、孔子经常称赞:子路好勇,闻过则喜。
  • 65、曾与孔子相遇于途,倾盖与语。
  • 66、文章盖世,孔子尚困于陈邦。
  • 67、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 68、孔子借它来总括三百篇诗的意义。
  • 69、孔子和颜回得知,相视而笑。
  • 70、关于孝的问题,孔子也不是主张愚孝。
  • 71、孔子说:食色性也。
  • 72、孔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必也正名乎!”
  • 73、孔子档案学思想管窥
  • 74、可是,另据记载:昔者,孔子没。
  • 75、孔子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 76、孔子见到温伯雪子时却一言不发。
  • 77、他好学深思,喜欢与孔子讨论问题。
  • 78、孔子删诗,以关雎为首,义取挚而有别。
  • 79、这样一来,孔子也小有名气了。
  • 80、内供孔子的七十二贤牌位。
  • 81、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 82、与文圣孔子比肩。
  • 83、孔子弟子,以贤名配祀孔庙。
  • 84、孔子跟服丧的人吃饭时,从来不吃饱。
  • 85、尝思孔子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 86、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
  • 87、博通堂:孔子有弟子公冶长,通鸟语。
  • 88、唯颜渊不去,颜渊独知孔子圣也。
  • 89、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 90、删述六经,孔子不得已也。
  • 91、颜渊死时,孔子是悲恸欲绝。
  • 92、接舆佯狂避世,曾迎孔子之车而歌。
  • 93、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 94、孔子是诡辩派还是亚里士多德派
  • 95、孔子庙像之制,前史不载。
  • 96、次年秋,奉命主祭孔子,不久病逝。
  • 97、为公祭孔子大典主题铭文揭幕。
  • 98、后从祀于孔子庙庭之中。
  • 99、孔子像遭遇天火,后人不得瞻仰圣颜。
  • 100、孔子中庸思想刍议

词语解释

孔子[ kǒng zǐ ]

1.(公元前551—前479) 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幼年生活贫困。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子。50岁时任鲁国司寇,摄行相事。后同学生周游列国,终不见用。晚年致力教育事业,传弟子有3000人,著名者72人。政治上主张“正名”,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名实相副,以巩固等级名分和社会秩序。提倡德治教化,反对苛政。伦理思想上宣传“仁”。“仁”是符合等级制度的言行规范,又是维护家长制的精神支柱,是品德素养恭、宽、信、敏、惠的总称。教育思想上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知新”。重视因材施教。现存《论语》集录孔子言行

孔子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