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耍心眼的成语

形容人耍心眼的成语


1两面三刀 [ liǎng miàn sān dāo ]

解释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出处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2勾心斗角 [ gōu xīn dòu jiǎo ]

解释 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出处 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3一毛不拔 [ yī máo bù bá ]

解释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4包藏祸心 [ bāo cáng huò xīn ]

解释 包藏:暗藏;祸心:害人之心。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怀着害人的意图。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5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解释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6斤斤计较 [ jīn jīn jì jiào ]

解释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出处 《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7睚眦必报 [ yá zì bì bào ]

解释 睚眦:瞪眼怒视;引申为小怨小忿;报:报复。连瞪了他一眼的小怨小忿都要报复。形容气量极其狭小。也作“睚眦之恨”。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8自私自利 [ zì sī zì lì ]

解释 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出处 宋 程颐《二程语录》:“然要卒归乎自私自利之规模。”

9小肚鸡肠 [ xiǎo dù jī cháng ]

解释 比喻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46章:“人家萧长春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人家是宰相肚子撑得船。”

10锱铢必较 [ zī zhū bì jiào ]

解释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出处 《荀子 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11笑里藏刀 [ xiào lǐ cáng dāo ]

解释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出处 《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12居心叵测 [ jū xīn pǒ cè ]

解释 叵:不可;测:推测;料想;居心:存心;指怀着某种念头。存心险恶;估摸不透。

出处 清 林则徐《使粤奏稿》:“且其居心叵测,反覆靡常。”

13鼠肚鸡肠 [ shǔ dù jī cháng ]

解释 犹言鼠腹鸡肠。

出处 明·烟霞散人《斩鬼传》:“鼠肚鸡肠,一包粪也存不住,要你何用。”

14斗筲之人 [ dǒu shāo zhī rén ]

解释 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15斗筲之器 [ dǒu shāo zhī qì ]

解释 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比喻气量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 宋 曾慥《类说》引《使辽录 南朝峭汉》:“弼曰:‘臣斗筲之器,不足道;本朝人材胜如臣者,车载斗量,安可数计!”

16暗箭伤人 [ àn jiàn shāng rén ]

解释 暗中射箭杀伤别人。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

17尔虞我诈 [ ěr yú wǒ zhà ]

解释 尔:你;虞:猜测。意思是我骗你;你骗我;互相欺骗。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18出尔反尔 [ chū ěr fǎn ěr ]

解释 尔:你;反:同“返”;回。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19老谋深算 [ lǎo móu shēn suàn ]

解释 老:老练;谋:计谋;深:很;算:打算。指周密地筹划;深远地打算。形容人老练精细;很有谋略。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29回:“沉毅哉!老谋深算,革命军之革命家。”

20言而无信 [ yán ér wú xìn ]

解释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出处 《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21讨价还价 [ tǎo jià huán jià ]

解释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巧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亏你些儿。’”

22老奸巨猾 [ lǎo jiān jù huá ]

解释 老:很;极;奸:奸诈;巨:大;极;猾:狡猾。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出处 《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23诡计多端 [ guǐ jì duō duān ]

解释 诡计:欺诈的计谋;端:事物的另一头;一方面。狡诈的计谋是多方面的。形容坏主意很多。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7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24阳奉阴违 [ yáng fèng yīn wéi ]

解释 阳:表面;奉:奉行;遵守;阴:背后;暗里;违:违背。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出处 明 范景文《革大户行召募疏》:“如有日与胥徒比,而阳奉阴违,名去实存者,断以白简随其后。”

25恩将仇报 [ ēn jiāng chóu bào ]

解释 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26别有用心 [ bié yǒu yòng xīn ]

解释 用心:存心;打算。心中另有打算。现多指心里打着坏主意。

出处 宋 朱熹《与刘子澄书》:“方别寻得一头绪,似差简约端的,始终文字言语之处,真别有用心处。”

27小心翼翼 [ xiǎo xīn yì yì ]

解释 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

出处 《诗经 大雅 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28小心谨慎 [ xiǎo xīn jǐn shèn ]

解释 说话办事细心慎重;不敢马虎大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霍光传》:“出入禁闼二十余年,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29言不由衷 [ yán bù yóu zhōng ]

解释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30小家子气 [ xiǎo jiā zi qì ]

解释 形容人的言谈举止及做事不大方。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办得不露火势,也不露小家子气。”

31吹毛求疵 [ chuī máo qiú cī ]

解释 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疤痕。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出处 韩非《韩非子 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32没心没肺 [ méi xīn méi fèi ]

解释 没心眼儿,不用心。或指没心肝,没良心。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假若老二没心没肺的赞同此意呢?她也会只去此一遭,下不为例。”

33深不可测 [ shēn bù kě cè ]

解释 ①深得无法测量。形容很深。②比喻道理、含义异常深奥。③比喻人心机极深;难以猜测。

出处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主术训》:“天道玄默,无容无则,大不可极,深不可测。”

34心怀鬼胎 [ xīn huái guǐ tāi ]

解释 心里隐藏着不可告人的事或坏主意。鬼胎:比喻不可告人的念头。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谁知素梅心怀鬼胎,只是长吁短叹,好生愁闷,默默归房去了。”

35无关紧要 [ wú guān jǐn yào ]

解释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七回:“可见字音一道,乃读书人不可忽略的。大贤学问渊博,故视为无关紧要;我们后学,却是不可少的。”

36居心不良 [ jū xīn bù liáng ]

解释 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37心胸开阔 [ xīn xiōng kāi kuò ]

解释 心胸:思想,气量。思想坦率接受力强,并非小心眼,心智并不狭窄。

出处 宋·朱熹《答吕子约》:“便自胸次开阔,黑白分明。”

38费尽心机 [ fèi jìn xīn jī ]

解释 心机:心思;计谋。指用尽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出处 宋 戴复古《石屏集 论诗绝句》:“有时勿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39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解释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40不仁不义 [ bù rén bù yì ]

解释 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刻薄残忍。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 大学三》:“害人与穿窬,因为不仁不义。”

41阴谋诡计 [ yīn móu guǐ jì ]

解释 暗地里策划做坏事的计谋。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大家如能个个像我,坦白地公开了自己的坏处,政治上用不着阴谋诡计。”

42不可告人 [ bù kě gào rén ]

解释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出处 清 陈梦雷《闲止书堂集钞》:“其于不可告人之隐,犹未忍宣之于众也。”

43谨小慎微 [ jǐn xiǎo shèn wēi ]

解释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出处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44钩心斗角 [ gōu xīn dòu jiǎo ]

解释 钩:牵结。心:宫室的中心。斗:结合。角:檐角。原指建筑结构的交错、精巧;后指各用心计;互相斗争。

出处 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5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解释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46心口不一 [ xīn kǒu bù yī ]

解释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47狼心狗肺 [ láng xīn gǒu fèi ]

解释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48争长论短 [ zhēng cháng lùn duǎn ]

解释 长、短:指是非;优劣。指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争论谁是谁非;谁高谁低。

出处 宋 柳开《穆夫人墓志铭》:“异性相聚,争长竞短。”

49长吁短叹 [ cháng xū duǎn tàn ]

解释 吁:叹气。长声、短声不住地叹气。多为人心情烦闷、郁结不舒的表现。也作“短叹长吁”。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少可有一万声长吁短叹,五千遍捣枕捶床。”

50一饭之德 [ yī fàn zhī dé ]

解释 喻微小的恩德。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于是散家财物,尽以报所尝困厄者。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51锋芒不露 [ fēng máng bù lù ]

解释 锋芒:刀剑的尖端,比喻显露出来的才干或心机;露:显露。有才干或心机却不外露。形容满腹才干或心机,表面上看不出来。

出处 宋 沉括《梦溪笔谈补》:“宋寇准拜相时,朝廷所下诏书有:'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之器,不露锋芒,怀照物之明,而能包纳。”

52小心眼儿 [ xiǎo xīn yǎn ér ]

解释 指气量狭小,或指有小心计。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7回:“我知道你只是贪懒,那有这些小心眼儿。”

53食言而肥 [ shí yán ér féi ]

解释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二十五年》:“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54胸有城府 [ xiōng yǒu chéng fǔ ]

解释 形容心机深沉;毫不外露;难于窥测。

出处 《旧唐书 李林甫传》:“林甫性沉密,城府深阻,未尝以爱憎见于容色。”

55鬼蜮伎俩 [ guǐ yù jì liǎng ]

解释 蜮: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影来害人的怪物;鬼蜮:指阴险害人的人;伎俩:卑劣的手段。比喻居心不良、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妖妇进资甚巨,而贪婪无厌,鬼蜮伎俩,愈出愈奇,真有令人发指者。”

56鼠腹鸡肠 [ shǔ fù jī cháng ]

解释 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1回:“不是这说贼三寸货强盗,那鼠腹鸡肠的心儿,只好有三寸大一般。”

57存心不良 [ cún xīn bù liáng ]

解释 存心: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指存着坏心眼。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六回:“他不服查账,非但是有弊病,一定是存心不良的了。

58一心一计 [ yī xīn yī jì ]

解释 一心一意。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6回:“他怎的就知我和你一心一计?想必你叫他话来。”

59分斤掰两 [ fēn jīn bāi liǎng ]

解释 比喻过分计较。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真真泥腿光棍,专会打细算盘、‘分金掰两’的。”

60心劳日拙 [ xīn láo rì zhuō ]

解释 弄虚作假的人;用尽心机;百般掩饰;可是事情还是越来越不顺手。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出处 《尚书 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61心胸狭隘 [ xīn xiōng xiá ài ]

解释 心胸:思想,气量。气量非常小。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今日为众豪杰至此相聚,争奈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推故不纳,因此火并了这厮,非林冲要图此位。”

62缺心少肺 [ quē xīn shǎo fèi ]

解释 心:心眼。缺少智谋。

63心地狭窄 [ xīn dì xiá zhǎi ]

解释 形容人气量小。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听得那白衣秀士王伦的手下人都说道他心地狭窄,安不得人。”

64居心不净 [ jū xīn bù jìng ]

解释 居心:存心;净:干净。存心不善。指存心不纯净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

65拍案惊奇 [ pāi àn jīng qí ]

解释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出处 明末·凌濛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66大度包容 [ dà dù bāo róng ]

解释 形容气量大,能宽容人。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这事情自以为不办为是。倘若嫂夫人是大度包容的呢,自然没得话说。”

67鼠腹蜗肠 [ shǔ fù wō cháng ]

解释 鼹鼠的肚子,蜗牛的肠子。比喻所求有限或气量狭小。

出处 《庄子 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68睚眦之怨 [ yá zì zhī yuàn ]

解释 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

69器小易盈 [ qì xiǎo yì yíng ]

解释 原指酒量小。比喻才能小,容易自满。

出处 三国 魏 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小器易盈,先取沉顿。”

70天理不容 [ tiān lǐ bù róng ]

解释 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出处 元 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71斗筲之辈 [ dǒu shāo zhī bèi ]

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囊瓦乃斗筲之辈,贪功侥幸,今史皇小挫,未有亏损,今夜必来掩袭大寨,不可不备。”

72斗筲之徒 [ dǒu shāo zhī tú ]

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刘田等传赞》:“斗筲之徒,何足选也。”

73出纳之吝 [ chū nà zhī lìn ]

解释 亦作“出内之吝”。舍不得拿出去,出手小气。

出处 《论语·尧白》:“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内之吝谓之有司。’”

74斗筲小人 [ dǒu shāo xiǎo rén ]

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出处 《剪灯余话·秋夕访琵琶亭记》:“委任臣僚,非才者众,如陈平章、姚平章,皆斗筲小人,而使之秉钧轴,握兵符。”

75计较锱铢 [ jì jiào zī zhū ]

解释 谓为争取财利而斤斤较量,连极微小的数量也不放过。

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锱铢,责多还少,市井无异。”

76斗筲之才 [ dǒu shāo zhī cái ]

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出处 宋·苏轼《商鞅论》:“至于桑弘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无足言者。”

77外宽内深 [ wài kuān nèi shēn ]

解释 谓外貌宽厚而实则城府很深。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卻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

78睚眦之恨 [ yá zì zhī hèn ]

解释 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

出处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胡质传》:“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

79斗筲之材 [ dǒu shāo zhī cái ]

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80斗筲小器 [ dǒu shāo xiǎo qì ]

解释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

出处 《宋书·沈攸之传》:“况乎行陈凡才,斗筲小器,而怀问鼎之志,敢构无君之逆哉?”

81睚眦之忿 [ yá zì zhī fèn ]

解释 睚:眼眶;眦:眼角;睚眦:生气瞪眼。别人瞪眼这样小的怨恨。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序》:“自此诸为怨隙者,因相陷害,睚眦之忿,滥入党中。”

82韬光养晦 [ tāo guāng yǎng huì ]

解释 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出处 《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83锱珠必较 [ zī zhū bì jiào ]

解释 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出处 王朔《浮出海面》九:“虽然他们互相请客时出手大方,喝了酒也会亲热得推心置腹,眼泪汪汪。但一谈到生意钱财就会立刻变得冷若冰霜、锱珠必较,有时还会吵得面红耳赤、破口大骂。”

84出内之吝 [ chū nèi zhī lìn ]

解释 见“出纳之吝”。

85人心惟危 [ rén xīn wéi wēi ]

解释 惟:是;危:险恶。指人的嗜欲之心是危险的。

出处 《尚书 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86一心一路 [ yī xīn yī lù ]

解释 犹一心一意。

出处 明·冯梦龙《挂枝儿·多心》:“初相交,指望你一心一路;到如今,眼面上做工夫。”

87使心用腹 [ shǐ xīn yòng fù ]

解释 用心思,使坏心眼。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2回:“至于贪淫纵欲,使心用腹,污秽人家女眷,没有一个减等夺禄,或是妻子见报,阴中再不饶过。”

88剑戟森森 [ jiàn jǐ sēn sēn ]

解释 比喻人心机多,很厉害。

出处 《北史 李义深传》:“时人语曰:‘剑戟森森李义深。’”

89滓秽太清 [ zǐ huì tài qīng ]

解释 滓秽:玷污,污辱;太清:天空。污染天空,比喻玷污清白。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滓秽太清邪?’”

90揣奸把猾 [ chuāi jiān bǎ huá ]

解释 揣:藏。奸:奸诈,狡诈,虚伪。心藏奸诈,行为狡猾。

出处 元·无名氏《十样锦》第二折:“因某生前揣奸把猾,死后永做饿鬼。”

91喜怒不形于色 [ xǐ nù bù xìng yú sè ]

解释 高兴和恼怒都不表现在脸色上。指人沉着而有涵养,感情不外露。

出处 《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喜怒不形于色,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