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舒服的成语

形容人舒服的成语


1兴高采烈 [ xìng gāo cǎi liè ]

解释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2喜出望外 [ xǐ chū wàng wài ]

解释 望:希望;意料。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出处 宋 苏轼《与李之仪》:“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3妙不可言 [ miào bù kě yán ]

解释 妙:美妙、巧妙;言:说。美妙得不能用言语表。

出处 晋 郭璞《江赋》:“经纪天地,错综人术,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4眉飞色舞 [ méi fēi sè wǔ ]

解释 色:脸色;表情。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5心旷神怡 [ xīn kuàng shén yí ]

解释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心满意足 [ xīn mǎn yì zú ]

解释 称心如意;非常满足。

出处 宋 刘克庄《答欧阳秘书书》:“精义多先儒所未讲,陈言无一字之相袭,虽累数千言,而义理一脉,首尾贯属,读之使人心满意足。”

7心花怒放 [ xīn huā nù fàng ]

解释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怒放:盛开。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只他这一番言语举动,便把个舅爷骗得心花怒放。”

8乐不可支 [ lè bù kě zhī ]

解释 支:支持、支撑。快乐到了不能自我控制的地步。形容快乐到极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公为政,乐不可支。”

9手舞足蹈 [ shǒu wǔ zú dǎo ]

解释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10赏心悦目 [ shǎng xīn yuè mù ]

解释 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

出处 《宋史 范镇传》:“凡可以荡心悦目,不宜有加于旧。”

11自由自在 [ zì yóu zì zài ]

解释 形容没有拘束;十分安闲舒适。

出处 唐 释慧能《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顿浙品第八》:“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

12神采飞扬 [ shén cǎi fēi yáng ]

解释 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神。形容人兴奋得意;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丁玲《梦珂》:“她居然很能够安逸的,高贵的,走过去握那少年导演的手,又用那神采飞扬的眼光去照顾一下全室的人。”

13神采奕奕 [ shén cǎi yì yì ]

解释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14痛快淋漓 [ tòng kuài lín lí ]

解释 形容尽情尽意;非常畅快。淋漓:心情舒畅。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3回:“买了一票砖,害得人家一个痛快淋漓。”

15欣喜若狂 [ xīn xǐ ruò kuáng ]

解释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欢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出处 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16喜上眉梢 [ xǐ shàng méi shāo ]

解释 眉梢:眉尖。喜悦的神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形容高兴时眉开眼笑。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思索良久,得了主意,不觉喜上眉梢。”

17满面春风 [ mǎn miàn chūn fēng ]

解释 春风:春天温暖的风。本指春风拂面;温暖宜人。现指心情喜悦;满脸笑容。也用以形容和蔼热情的面容。

出处 元 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得胜归来喜笑浓,气昂昂,志卷长虹,饮千钟,满面春风。”

18喜形于色 [ xǐ xíng yú sè ]

解释 形:表露;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处 《北史 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

19悠然自得 [ yōu rán zì dé ]

解释 悠然:安闲舒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而舒适。形容态度悠闲;心情舒适。

出处 《晋书 隐逸传 杨柯》:“常食粗饮水,衣褐缊袍,人不堪其忧,而柯悠然自得。”

20沁人心脾 [ qìn rén xīn pí ]

解释 沁:渗入;心脾:指人的心脏喻指内心。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料使人感到舒畅。多用于比喻文艺作品或乐曲清新、爽朗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出处 清 王士禛《带经诗话》:“予谓五六句最沁人心脾。”

21怡然自得 [ yí rán zì dé ]

解释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22春风满面 [ chūn fēng mǎn miàn ]

解释 春风:比喻笑容。形容情绪愉快;满脸高兴的样子。也作“满面春风”。

出处 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四折:“春风满面乐醄醄,一声长笑海山高。”

23喜笑颜开 [ xǐ xiào yán kāi ]

解释 颜:脸色;开:舒展;开朗。形容心里高兴;满面笑容。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又行了两日,方到常山,径入府中,拜谒颜太守。故人相见,喜笑颜开。”

24喜不自胜 [ xǐ bù zì shèng ]

解释 胜:承担。指喜悦难以克制。

出处 三国 魏 钟繇《贺捷表》:“天道祸淫,不终厥命,奉闻嘉熹,喜不自胜。”

25神清气爽 [ shén qīng qì shuǎng ]

解释 ①形容人神志清爽,心情舒畅。②形容人长得神态清明,气质爽朗。

出处 宋·李昉《太平广记》卷十七引唐·牛僧孺《续玄怪录·裴谌》:“香风飒来,神清气爽,飘飘然有凌云之意。”

26陶情适性 [ táo qíng shì xìng ]

解释 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不过游戏笔墨,陶情性而已!”

27飘飘欲仙 [ piāo piāo yù xiān ]

解释 飘飘然将要飞升成仙。比喻人的神态、动作轻盈飘忽如同神仙;多形容人的感受轻松爽快;沾沾自喜。

出处 清 刘鹗《老残游记》:“到了次日,老残起来,见那天色阴得很重,西北风虽不甚大,觉得棉袍子在身上有飘飘欲仙之致。”

28骨软筋酥 [ gǔ ruǎn jīn sū ]

解释 形容全身乏力,肢体瘫软的样子。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1回:“这些家人听了这话,越发吓得骨软筋酥,连跑也跑不动了。”

29安闲自得 [ ān xián zì dé ]

解释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30一团和气 [ yī tuán hé qì ]

解释 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出处 宋 朱熹《伊洛渊源录》引《上蔡语录》:“明道终日坐,如泥塑人,然接人浑是一团和气。”

31得心应手 [ dé xīn yìng shǒu ]

解释 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32自得其乐 [ zì dé qí lè ]

解释 自己从中得到乐趣。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如曾点浴沂风雪,自得其乐。”

33一言难尽 [ yī yán nán jìn ]

解释 一句话难以把意思说尽。表示事情相当曲折复杂。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 志诚张主管》:“张主管道:‘小夫人如何在这里?’夫人道:‘一言难尽’。”

34高枕无忧 [ gāo zhěn wú yōu ]

解释 把枕头垫得高高的;无忧无虑地睡大觉。原形容平安无事;不必担忧。后也指思想麻痹;放松警惕。

出处 《旧五代史 世袭传二 高季兴》:“且游猎旬日不回,中外之情,其何以堪,吾高枕无忧矣。”

35从容不迫 [ cóng róng bù pò ]

解释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 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36妙趣横生 [ miào qù héng shēng ]

解释 横生:层现迭出。美妙动人的意趣;时时迸发;处处充溢。形容人的谈吐、诗文等充满了意趣。

出处 秦牧《艺海拾贝 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好些平常的事物,在卓越的作者笔下妙趣横生,他们借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运用譬喻。”

37若无其事 [ ruò wú qí shì ]

解释  好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出处 《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38喜气洋洋 [ xǐ qì yáng yáng ]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气洋洋者矣。”

39沾沾自喜 [ zhān zhān zì xǐ ]

解释 沾沾:轻浮的;自鸣得意的样子。形容自满得意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多易。”

40触目惊心 [ chù mù jīng xīn ]

解释 触目:眼睛看到;惊:震惊。眼睛看到;内心感到吃惊。形容事态严重;令人震惊。也作“怵目惊心”、“惊心怵目”。

出处 清 林则徐《颁发禁烟治罪新例告示》:“尔等更当触目惊心,如再观望迁延,以身试法,则是孽由自作,死有余辜,毋谓言之不早也。”

41心悦诚服 [ xīn yuè chéng fú ]

解释 由衷地高兴;真心地服气。指真诚地服气或服从。悦:愉快;诚:真心。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42余音绕梁 [ yú yīn rào liáng ]

解释 余音:音乐演奏后好像还留下乐声。仿佛遗留下来的乐声围着屋打转转。形容歌声、乐声高亢、悦耳;使人经久不忘。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43无拘无束 [ wú jū wú shù ]

解释 拘:限制;束:约束。没有任何约束。形容自由自在。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44心领神会 [ xīn lǐng shén huì ]

解释 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领:领会;会:理解。

出处 唐 田颖《游雁荡山记》:“将午,始到古寺,老僧清高延坐禅房,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彼已心领神会。”

45穷极无聊 [ qióng jí wú liáo ]

解释 无聊;精神空虚;无所寄托。原形容生活贫困;生活没有着落。现多形容无事可做;精神上非常空虚。

出处 南朝 宋 费昶《思公子》诗:“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

46怅然若失 [ chàng rán ruò shī ]

解释 怅然:失意;懊恼。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丧;好像丢了什么似的。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牛成章》:“主人视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动,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

47万籁俱寂 [ wàn lài jù jì ]

解释 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种种声响。

出处 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万赖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48鸦雀无声 [ yā què wú shēng ]

解释 连乌鸦和麻雀的叫声都没有。形容自然环境很静或形容人们默不作声;一声不响。鸦:乌鸦;雀:麻雀。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四卷:“公曰:‘鸦去无声,运何言闻?’”

49眉开眼笑 [ méi kāi yǎn xiào ]

解释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0回:“大盗一面看着,只喜的眉开眼笑。”

50索然无味 [ suǒ rán wú wèi ]

解释 索然:没有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形容事物枯燥无味(多指文章)。

出处 明 杨慎《丹铅杂录 论衡》:“盖文有以含蓄不尽为工者……说尽,则索然无味。”

51心烦意乱 [ xīn fán yì luàn ]

解释 心情烦躁;思绪纷乱。形容内心烦闷焦躁。烦:烦躁;意:心绪;心思。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蔽鄣于谗,心烦意乱,不知所从。”

52欢欣鼓舞 [ huān xīn gǔ wǔ ]

解释 欢欣:快乐而兴奋;鼓舞:振奋。指快乐得欢舞跳跃。形容非常高兴;非常振奋。

出处 宋 苏轼《上知府王龙图书》:“自公始至,释其重荷……是故莫不欢欣鼓舞之至。”

53良药苦口 [ liáng yào kǔ kǒu ]

解释 良:好;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好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劝诫、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很有益处。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奋传》:“夫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

54不慌不忙 [ bù huāng bù máng ]

解释 不慌张;不忙乱。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55人声鼎沸 [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解释 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56闷闷不乐 [ mèn mèn bù lè ]

解释 闷闷:心情不愉快。形容心情烦闷抑郁。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57无忧无虑 [ wú yōu wú lǜ ]

解释 无:没有。没有任何忧虑。形容心情舒畅自然。

出处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二折:“来,来,来,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

58闲情逸致 [ xián qíng yì zhì ]

解释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老爷这趟出来,更是闲情逸致,正要问问沿途的景物。”

59沸沸扬扬 [ fèi fèi yáng yáng ]

解释 沸沸:水翻滚的样子;扬:掀动;升腾。开水翻滚;气泡升腾的样子。比喻人声喧扰、议论纷纷。形容熙来攘往;非常热闹的情景。

出处 《山海经 西山经》:“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源沸沸汤汤。”

60不堪入耳 [ bù kān rù ěr ]

解释 堪:忍受;入耳:听进耳里。难以听下去。形容声音或语言非常难听;令人听着不舒服或起反感。

出处 明 李开先《市井艳词序》:“哗于市井,虽儿女子初学言者,亦知歌之。但淫艳亵狎,不堪入耳。”

61心灰意冷 [ xīn huī yì lěng ]

解释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 清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62处之泰然 [ chǔ zhī tài rán ]

解释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63笑逐颜开 [ xiào zhú yán kāi ]

解释 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逐:驱使;颜:脸面。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母亲方才转忧为喜,笑逐颜开道:'亏得儿子峥嵘有日,奋发有时。”

64心驰神往 [ xīn chí shén wǎng ]

解释 整个心思都奔向那里。形容思想集中在追求和向往的事情或地方上。心:心思;驰:奔向。

出处 《隋书·史祥传》:“身在边隅,情驰魏阙。”

65绕梁三日 [ rào liáng sān rì ]

解释 绕梁:在房梁间缭绕飘荡。(余音)环绕屋梁旋转三天。形容美妙动听的声音。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66耐人寻味 [ nài rén xún wèi ]

解释 耐:经得住;寻味:认真体会。经得住认真体味。

出处 清 张贵胜《遣愁集 卷一 绝倒》:“卢家子年暮而为校书郎‘条眉批’,从对面托出,耐人寻味。”

67腾云驾雾 [ téng yún jià wù ]

解释 神话描写神仙、妖魔或得道的人可以乘着云雾在空中飞行。也形容人在身体、精神处于不正常状态的举止。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8回:“那家子又惊又喜道:‘是几位腾云驾雾的罗汉歇在我家!’”

68回味无穷 [ huí wèi wú qióng ]

解释 回味:吃过好的食物以后的余味;指从回忆中体会到的意味;穷:穷尽。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也比喻读过含意深长的文艺作品后;体会到无限的意趣。

出处 宋 王禹偁《小畜集 卷六 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69爽心悦目 [ shuǎng xīn yuè mù ]

解释 谓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

出处 沈从文《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薄雾里错落有致的平田、房子、树木,全如敷了一层蓝灰,一切极爽心悦目。”

70柴米油盐 [ chái mǐ yóu yán ]

解释 泛指必需的生活用品

出处 元 兰楚芳《粉蝶儿 思情》套曲:“若要咱称了心,则除是要到家,学知些柴米油盐价,恁时节闷减愁消受用杀。”

71鸦默雀静 [ yā mò què jìng ]

解释 默:静默。形容人们或活动场所非常安静。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我因为到了老祖宗那里,鸦默雀静的,问小丫头子们,他又不肯叫我找园里来。”

72满面红光 [ mǎn miàn hóng guāng ]

解释 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2回:“舅兄今日满面红光,必有非常喜事,大约货物定是十分得彩,我们又要畅饮喜酒了。”

73惘然若失 [ wǎng rán ruò shī ]

解释 心里总不大自在;好像失掉什么东西似的。惘然:失意的样子;若:好像。

出处 宋 洪迈《夷坚志》:“次日,彷徨于案间,惘然如失。”

74泰然自若 [ tài rán zì ruò ]

解释 泰然:镇静的样子;自若:跟平常一样。形容碰上意外、严重或紧急的情况;能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出处 《金史 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75抚掌大笑 [ fǔ zhǎng dà xiào ]

解释 抚掌:拍手。拍手大笑。形容非常高兴。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假谲》:“女以手披纱扇,抚掌大笑曰:‘我固疑是老奴!’”

76抑郁寡欢 [ yì yù guǎ huān ]

解释 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

出处 老舍《吐了一口气》:“我是个抑郁寡欢的孩子,因为我刚一懂得点事便知道了愁吃愁喝。”

77称心快意 [ chèn xīn kuài yì ]

解释 满足心意。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5卷:“若得如此,亡魂俱称心快意了。”

78称心满意 [ chèn xīn mǎn yì ]

解释 称心如意。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我果有功名之分,若得一日称心满意,就死何恨。”

79心广体胖 [ xīn guǎng tǐ pán ]

解释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广:宽广;开阔;胖:安泰舒适。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80万籁无声 [ wàn lài wú shēng ]

解释 一点声音也没有。多形容自然环境的清静或冷清。

出处 唐 皎然《戛铜碗为龙吟歌》:“遥闻不断在烟杪,万籁无声天境空。”

81心宽体胖 [ xīn kuān tǐ pán ]

解释 原指人心胸开阔,外貌就安详。后用来指心情愉快,无所牵挂,因而人也发胖。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82天朗气清 [ tiān lǎng qì qīng ]

解释 朗:明朗。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

出处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83不以为意 [ bù yǐ wéi yì ]

解释 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出处 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秦太上君寺》:“临淄官徒有在京邑,闻怀砖慕势,咸共耻之,唯崔孝忠一人不以为意。”

84从容自如 [ cóng róng zì rú ]

解释 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出处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

85洋洋得意 [ yáng yáng dé yì ]

解释 形容神气十足,非常得意。

出处 宋 朱淑真《春上亭上观鱼》:“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86心如火焚 [ xīn rú huǒ fén ]

解释 心中好像火烧一样。形容焦急万分。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我托他打听几时有船,他查了一查,说道:'要等三四天呢。'我越发觉得心急如焚,然而也是没法的事,成日里犹如坐在针毡上一般。”

87沁人肺腑 [ qìn rén fèi fǔ ]

解释 吸入清新空气或喝了可口饮料;像渗入内脏一样感到舒畅。

出处 明 张岱《陶庵梦忆》:“玉液珠胶,雪腴霜腻;吹气胜兰,沁人肺腑。”

88逆耳之言 [ nì ěr zhī yán ]

解释 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

出处 《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89怅然自失 [ chàng rán zì shī ]

解释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形容神志迷乱,像失去什么似的样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牛成章》:“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自失。”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殷怅然自失。”

90味如嚼蜡 [ wèi rú jiáo là ]

解释 见“味同嚼蜡”。

出处 《楞严经》第八卷:“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

91宠辱皆忘 [ chǒng rǔ jiē wàng ]

解释 受宠或受辱都毫不计较。常指一种通达的超绝尘世的态度。

出处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92清闲自在 [ qīng xián zì zài ]

解释 清静空闲,无拘无束。形容生活安闲舒适。

出处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四卷:“昼之所思,夜之所梦,连睡去的魂魄,都是忙的,那得清闲自在。”

93怵目惊心 [ chù mù jīng xīng ]

解释 惊:震惊。看见事态严重,心里感到震惊。

出处 闻一多《龙凤》:“你记得复辟与龙旗的不可分离性,你便会原谅我看见‘龙凤’二字而不禁怵目惊心的苦衷了。”

94一室生春 [ yī shì shēng chūn ]

解释 整个房间里充满了愉快欢乐的气氛。

95乐不可言 [ lè bù kě yán ]

解释 快乐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大招》:“魂兮归徕!乐不可言只。”

96悦目赏心 [ yuè mù shǎng xīn ]

解释 看了美好景物而心情舒畅。

出处 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农场里的木芙蓉开了,共引为悦目赏心的乐事。”

97悠游自得 [ yōu yóu zì dé ]

解释 悠游: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

出处 唐 房玄龄等《晋书 苻坚载记 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98回肠荡气 [ huí cháng dàng qì ]

解释 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耐人寻味。

出处 清 龚自珍《夜坐》:“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99快心满意 [ kuài xīn mǎn yì ]

解释 见“快心遂意”。

出处 《豆棚闲话·藩伯子散宅兴家》:“说到伤心之处,恨不在地下挖他做官的起来,像伍子胥把那楚平王鞭尸三百,才快心满意哩。”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