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男人丑陋的成语

形容男人丑陋的成语


1东施效颦 [ dōng shī xiào pín ]

解释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2自惭形秽 [ zì cán xíng huì ]

解释 因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形容自愧不如别人。惭:惭愧;形:形体;秽:丑;肮脏;差。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3跳梁小丑 [ 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

解释 跳梁:即“跳踉”;跳来跳去;形容捣乱的样子;小丑:卑鄙的小人。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

4丑态百出 [ chǒu tài bǎi chū ]

解释 丑态:丑恶的样子。做出各种各样的丑恶的样子。形容丑恶的表演或丑恶的行为。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他们那有甚么心事!不过因明日就要放榜,得失心未免过重,以致弄的忽哭忽笑,丑态百出。”

5脑满肠肥 [ nǎo mǎn cháng féi ]

解释 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肠子脂肪多;体胖。指由于生活舒适;终日无所事事;养得大腹便便;肥头大耳的样子。

出处 唐 李百药《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6肥头大耳 [ féi tóu dà ěr ]

解释 肥肥的头;硕大的耳。形容生活优裕;保养得好。旧时也指人长得福相。今多用于贬义。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倒生的肥头大耳。”

7尖嘴猴腮 [ jiān zuǐ hóu sāi ]

解释 腮:面颊。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长相丑陋。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8面目可憎 [ miàn mù kě zēng ]

解释 面目:面貌;可憎:令人厌恶。相貌丑陋;令人厌恶。

出处 唐 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9獐头鼠目 [ zhāng tóu shǔ mù ]

解释 头长得像獐子一样;眼睛则像老鼠一样。形容人穷酸的样子或面貌丑陋;神情狡诈。

出处 《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10其貌不扬 [ qí mào bù yáng ]

解释 其:他的;不扬:不出众。指人的外貌不漂亮。也形容器物不美观。

出处 唐 裴度《自题写真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

11不堪入目 [ bù kān rù mù ]

解释 堪:忍受。形象或文字十分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酒保陪笑道:‘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12贼眉鼠眼 [ zéi méi shǔ yǎn ]

解释 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出处 老舍《赵子曰》:“‘你没看见李景纯吗?’武端贼眉鼠眼的问:‘他来,她就不能来!’”

13惨不忍睹 [ cǎn bù rěn dǔ ]

解释 睹:看。情景凄惨;使人不忍看下去。

出处 清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尸首堆积,惨不忍睹。”

14面目狰狞 [ miàn mù zhēng níng ]

解释 狰狞:面目凶恶。形容面目凶狠可怕。亦作“面貌狰狞”、“狰狞面目”。

出处 清·吴趼人《九命奇冤》第13回:“另外还有两人……都是身材骄健,面目狰狞。”

15狰狞面目 [ zhēng níng miàn mù ]

解释 形容凶恶的相貌。

出处 《塞上行·行纪·忆西蒙》:“两个蒙古青年骑快马而来,下马入帐,以狰狞面目,厉声问我要票。”

16囚首垢面 [ qiú shǒu gòu miàn ]

解释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

17鹄面鸠形 [ hú miàn jiū xíng ]

解释 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出处 《明史 忠义传七 耿廷箓》:“小怨必报,何不大用于断头饮血之元凶;私恩必酬,何不广用于鹄面鸠形之赤子。”

18鼠目獐头 [ shǔ mù zhāng tóu ]

解释 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脑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出处 《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19西颦东效 [ xī pín dōng xiào ]

解释 西施捧心、东施效颦。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

出处 清 无名氏《少年登场》:“西颦东效,没来由把国民价值扫地尽了。”

20丑态毕露 [ chǒu tài bì lù ]

解释 毕:完全。丑恶的形态彻底暴露。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一回:“贾琏亦丑态毕露。

21简落狐狸 [ jiǎn luò hú lí ]

解释 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出处 《后汉书 酷吏传 阳球》:“前虽纠诛王甫、段熲,盖简落狐狸,未足宣示天下。愿假臣一月,必令豺狼鸱枭各服其辜。”

22鄙于不屑 [ bǐ yú bù xiè ]

解释 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贱,叫人看不上眼。

23百拙千丑 [ bǎi zhuō qiān chǒu ]

解释 极言拙劣丑陋。

出处 宋 晓莹《罗湖野录 辩禅师》:“黄龙鼻下无口,当然所见颟顸,至今百拙千丑。”

24灰容土貌 [ huī róng tǔ mào ]

解释 形容面容龌龊丑陋。

出处 元·钟嗣成《一枝花·自序丑斋》:“空自胸藏锦绣,口唾珠玑,争奈灰容土貌,缺齿重颏。”

25鹰头雀脑 [ yīng tóu què nǎo ]

解释 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

出处 元 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

26臼头深目 [ jiù tóu shēn mù ]

解释 形容相貌丑陋。

出处 汉·刘向《新序·杂事》:“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其为人也,臼头深目,长壮大节。”

27鸢肩豺目 [ yuān jiān chái mù ]

解释 耸肩似鹰,目凶如豺。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梁冀传》:“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

28妍蚩好恶 [ yán chī hǎo è ]

解释 妍:美丽。蚩:通“媸”,丑陋,丑恶。美丽、丑陋、好与坏。原指写作的得失。

出处 晋·陆机《文赋序》:“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29不修边幅 [ bù xiū biān fú ]

解释 修:修饰;边幅:本指布帛的边缘;借指人的仪表、衣着、生活作风。比喻不注意衣着、仪容的整饰。常指不拘小节;生活懒散。

出处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30大庭广众 [ dà tíng guǎng zhòng ]

解释 庭:旧时指官署的厅堂;后泛指大院子;大庭:宽大的场所;广:多;众:许多人。指聚集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也作“广庭大众”。

出处 汉 孔鲋《孔丛子 公孙龙》:“如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见悔而不敢斗争。”

31人面兽心 [ rén miàn shòu xīn ]

解释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32涂脂抹粉 [ tú zhī mǒ fěn ]

解释 搽胭脂抹粉。指妇女梳妆打扮。比喻为遮掩丑恶的本质而粉饰打扮;企图掩人耳目。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其妻涂脂抹粉,惯卖风情,挑逗那富家郎君。”

33一丘之貉 [ yī qiū zhī hé ]

解释 丘:土山。貉:一种像狐狸的野兽。一个土山里的貉。比喻彼此同类;没有什么差别。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杨恽传》:“古与今,如一丘之貉。”

34张牙舞爪 [ zhāng yá wǔ zhǎo ]

解释 张:显露;张开;张牙:张开嘴露着牙;舞:挥舞;挥动。原形容野兽凶猛的样子。现多比喻敌人或坏人猖狂凶恶的样子。

出处 《敦煌变文集 孔子项托相问书》:“鱼生三日游于江湖,龙生三日张牙舞爪。”

35丢人现眼 [ diū rén xiàn yǎn ]

解释 丢脸,出丑。

出处 杨朔《春子姑娘》:“你看我弄的婆家婆家不要,娘家娘家讨厌,丢人现眼的,哪有脸见她!”

36鬼斧神工 [ guǐ fǔ shén gōng ]

解释 像是鬼神所为。形容技艺精湛高超;几乎不为人力所及。

出处 清 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37摇尾乞怜 [ yáo wěi qǐ lián ]

解释 乞:乞求;怜:怜悯;爱怜。原指狗摇着尾巴讨主人的欢喜。后形容卑躬屈膝地向别人谄媚讨好;希望得到一点儿好处。

出处 唐 韩愈《应科目与时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38文质彬彬 [ wén zhì bīn bīn ]

解释 原义为人的文采和本质都很适宜。后形容言谈举止斯文闲雅。彬彬:配合谐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9饱食终日 [ bǎo shí zhōng rì ]

解释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40阿谀逢迎 [ ē yú féng yíng ]

解释 谄媚拍马投合对方的心意;竭力向人讨好。阿:迎合讨好;谀:奉承谄媚。逢迎;主动迎合。

出处 宋 程颐《周易程氏传》:“以臣于君言之:褐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道也,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奉迎,求其比己也。”

41哗众取宠 [ huá zhòng qǔ chǒng ]

解释 哗:虚夸;宠:宠信。指用虚夸的言论行动迎合群众;以博得他们的好感和信任。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随时抑扬,违离道本,苟以哗众取宠。”

42青面獠牙 [ qīng miàn liáo yá ]

解释 青面:靛青色的脸;獠牙:露在嘴外面的长牙。铁青的面孔上长着很长的牙齿。形容妖魔鬼怪狰狞可怖的面孔。

出处 明 汤显祖《牡丹亭 圆驾》:“似这般狰狞汉,叫喳喳。在阎浮殿见了些青面獠牙,也不似今番怕。”

43鬼鬼祟祟 [ guǐ guǐ suì suì ]

解释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44不三不四 [ bù sān bù sì ]

解释 不像这也不像那。即不像样子;不伦不类。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

45有伤风化 [ yǒu shāng fēng huà ]

解释 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多指男女关系方面)。

出处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你道做了有伤风化,谁就你那燕尔新婚。”

46牛鬼蛇神 [ niú guǐ shé shén ]

解释 牛头的鬼;蛇身的神。原形容李贺诗的想象奇特、虚幻怪诞。后多用于比喻形形色色的坏人。

出处 唐 杜牧《李贺诗序》:“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47一路货色 [ yī lù huò sè ]

解释 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出处 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叫我看,一进了他们这个大染缸,就全变成一路货色了。”

48心术不正 [ xīn shù bù zhèng ]

解释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9回:“宫曰:‘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49小丑跳梁 [ xiǎo chǒu tiào liáng ]

解释 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闹事作乱。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中卷:“小丑跳梁,潢池弄兵,原属常有之事。”

50出乖露丑 [ chū guāi lù chǒu ]

解释 乖:荒谬;丑:可耻。在众人面前丢脸出丑。

出处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折:“小姐,若真个打起官司来,出乖露丑,一发不好。”

51大腹便便 [ dà fù pián pián ]

解释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边韶传》:“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52胁肩谄笑 [ xié jiān chǎn xiào ]

解释 耸起双肩;做出谄媚的笑容。形容巴结奉承别人的丑态。胁肩:耸肩;形容恭敬的样子。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53风流潇洒 [ fēng liú xiāo sǎ ]

解释 英俊有才华,气度超脱。

出处 明 徐复祚《红梨记 投雍》:“素娘,似你这般风流潇洒,如花似玉,向在东尘,知心有几。”

54清浊同流 [ qīng zhuó tóng liú ]

解释 清水和浊水一渠同流。形容美丑、善恶混杂,好坏不分。

出处 《晋书·刘毅传》:“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以植其私。”

55谄笑胁肩 [ chǎn xiào xié jiān ]

解释 讨好地强装笑脸,缩敛肩膀。形容阿谀逢迎的丑态。

出处 《初刻折案惊奇》卷十三:“那些人贪他是出钱施主,当面只是甜言蜜语,谄笑胁肩,赚他上手。”

56身无寸缕 [ shēn wú cùn lǚ ]

解释 谓身上没有一寸线。形容极其穷困。

出处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43出:“大雪下身无寸缕,投古庙泪珠涟涟。”

57掇臀捧屁 [ duō tún pěng pì ]

解释 形容拍马讨好的丑态。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独孤生归途闹梦》:“白长吉自捱进了身子,无一日不来掇臀捧屁。”

58肠肥脑满 [ cháng féi nǎo mǎn ]

解释 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出处 《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长大自不复然,愿宽其罪。”

59当场出丑 [ dāng chǎng chū chǒu ]

解释 在大庭广众露出丑相,丢脸。

出处 明 徐霖《绣襦记 教唱莲花》:“自古道宁分数斗,莫增一口。你今休怪,当场出丑。”

60好善嫉恶 [ hǎo shàn jí è ]

解释 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好善嫉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61穷形尽相 [ qióng xíng jìn xiàng ]

解释 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也用来形容丑态毕露。

出处 晋 陆机《文赋》:“虽弃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

62唐突西施 [ táng tū xī shī ]

解释 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

出处 梁启超《诗话》:“更会串一戏,曰《易水饯荆卿》,其第一幕‘饯别’内,有歌四章,以《史记》所记原歌作尾声,近于唐突西施,点窜《尧典》。”

63唐突西子 [ táng tū xī zǐ ]

解释 唐突:冒犯;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抬高了丑的,贬低了美的。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64当场出彩 [ dāng chǎng chū cǎi ]

解释 旧戏表演杀伤时,用红色水涂沫,装做流血的样子,叫做出彩。比喻当着众人的面败露秘密或显出丑态。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0卷:“吾夫妇日下当受此杖,不如私下请牌头来,完了这业绩,省得当场出彩。”

65贿赂公行 [ huì lù gōng xíng ]

解释 贿赂:因请托而私赠财物;公行:公开做。指公开行贿受赂。

出处 《陈书 皇后传 后主张贵妃》:“内外勾结,转相引进,贿赂公行,赏罚无常。”

66牛头马面 [ niú tóu mǎ miàn ]

解释 佛家语;指阎王手下的两鬼卒;一个头像牛;一个面像马。现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出处 《楞严经》:“牛头狱卒,马头罗刹,手执枪矟,驱入城门。”

67龙章凤姿 [ lóng zhāng fèng zī ]

解释 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刘孝标注引《嵇康别传》:“康长七尺八寸,伟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饰厉,而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68艴然不悦 [ fú rán bù yuè ]

解释 非常生气。艴然,也作怫然,生气时表现一付脸色难看的样子。

出处 典自《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

69地丑德齐 [ dì chǒu dé qí ]

解释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

70肮肮脏脏 [ āng āng zāng zāng ]

解释 不干净。比喻卑鄙、丑恶。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而且黑颜料染得很不均匀,给人一种肮肮脏脏的感觉。”

71看不上眼 [ kàn bù shàng yǎn ]

解释 看不过眼,不合己意。

出处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八回:“我是好男子,这狐群狗党看不上眼,要差我上东京。”

72贼眉贼眼 [ zéi méi zéi yǎn ]

解释 见“贼眉鼠眼”。

出处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三回:“正说话间,只见小和尚左手拿一只灯,右手提一壶茶,走进来贼眉贼眼,将灯放下,又将茶壶放在桌上,两只贼眼东瞧西看,连话也不说,回头就走。”

73绳枢瓮牖 [ shéng shū wèng yǒu ]

解释 绳枢:用绳子系门,来代替转轴。形容住房条件十分简陋。多指贫穷人家。亦作“瓮牖绳枢”。

出处 《魏书·逸士传·李谧》:“绳枢瓮牖之室,华门圭窦之堂,尚不然矣。”

74出乖弄丑 [ chū guāi nòng chǒu ]

解释 出丑,丢脸。

出处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下:“已恁地出乖弄丑,泼水再难收。”

75人面狗心 [ rén miàn gǒu xīn ]

解释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出处 《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

76西施捧心 [ xī shī pěng xīn ]

解释 西施:春秋越国美女。指美女病态更加娇美。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77出丑放乖 [ chū chǒu fàng guāi ]

解释 犹言出乖露丑。

出处 元·耶律楚材《为石壁寺请信公庵主开堂疏》:“窃以达磨昔年,莽卤截鹤续凫;天宁今日,颟顸证龟作鳖,可怜弄七成拙,不免出丑放乖。”

78蛇头鼠眼 [ shé tóu shǔ yǎn ]

解释 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眉鼠眼”。

出处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忽听见门声一响,早有一个蛇头鼠眼,满脸胡须,又矮又胖的丑汉子走进来。”

79刻画无盐 [ kè huà wú yán ]

解释 古代传说中的丑女。精细地描绘无盐;把丑妇当作美人。

出处 《晋书 周顗传》:“庚亮尝谓顗曰:‘诸人咸以君方乐广。’顗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也。’”

80枭蛇鬼怪 [ xiāo shé guǐ guài ]

解释 比喻丑恶之徒。

出处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112》:“这即使是对头,是敌手,是枭蛇鬼怪,我都不问。”

81里丑捧心 [ lǐ chǒu pěng xīn ]

解释 指妄学别人而愈见其丑。

出处 庄周《庄子 天运》:“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82负乘致寇 [ fù chéng zhì kòu ]

解释 指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

出处 典出《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83行若狗彘 [ xíng ruò gǒu zhì ]

解释 指人无耻,行为像猪狗一样。

出处 西汉 贾谊《论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84行同狗豨 [ xíng tóng gǒu yǒu ]

解释 豨:猪。人的行为丑恶,如同猪狗一样。形容人的行为卑鄙恶劣到了极点。亦作“行如禽兽”、“行若狗彘”、“行同犬彘”。

出处 战国·宋·墨翟《墨子·耕柱》:“伤矣哉!言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85腥闻在上 [ xíng wén zài shàng ]

解释 腥闻:原指酒肉的腥味,引伸为丑恶的名声。比喻丑名远扬。

出处 《尚书·酒诰》:“腥闻在上,故天降丧于殷。”

86饔飧不给 [ yōng sūn bù gěi ]

解释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形容穷苦。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天下策一》:“转大冶主簿,故苗地,长吏多不乐往,代行令事,多方抚恤,尽却例金,锱铢无所取,至饔飧不给,部民有馈白粲者。”又参见“饔飧不饱”、“饔飧不继”。

出处 明·朱国帧《涌幢小品·天下策一》:“转大冶主簿,故苗地,长吏多不乐往,代行令事,多方抚恤,尽却例金,锱铢无所取,至饔飧不给,部民有馈白粲者。”

87琐尾流离 [ suǒ wěi liú lí ]

解释 琐尾:细小时美好;流离:枭的别名。枭细小时怪可爱,长大后却非常丑恶。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出处 《诗经·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88出丑扬疾 [ chū chǒu yáng jí ]

解释 暴露丑恶。

出处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这一场出丑扬疾,安排下佯小心,妆大胆,丹方一味。”

89铜臭熏天 [ tóng chòu xūn tiān ]

解释 铜臭:铜钱的气味。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常用以讥刺有钱人品行丑恶。也指贿赂公行,败坏风气。

90狗颠屁股 [ gǒu diān pì gǔ ]

解释 狗摇尾乞怜。用以形容极尽逢迎、献媚的丑态。

出处 《红楼梦》第六一回:“春燕说荤的不好,另叫你炒个面筯儿,少搁油才好,你忙着就说自己发昏,赶着洗手炒了,狗颠屁股儿似的,亲自捧了去。”

91躁言丑句 [ zào yán chǒu jù ]

解释 丑恶的言辞。躁,通“臊”。

出处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若能辟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然后逾垣者折肱,捷径者灭趾,何必躁言丑句,诟病为切哉!”

92蒹葭倚玉 [ jiān jiā yǐ yù ]

解释 蒹、葭:价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贱。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7卷:“小女娇痴慕学,得承高贤不弃,今幸结此良缘,蒹葭倚玉,惶恐惶恐。”

93中冓之言 [ zhōng gòu zhī yán ]

解释 中冓:内室。内室的私房话。也指有伤风化的丑话。

出处 《诗经·鄘风·墙有茨》:“中冓之言,不可道也。”《汉书·济川王明传》:“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

94鸱目虎吻 [ chī mù hǔ wěn ]

解释 鸱:鹞鹰,一种猛禽;吻:嘴唇边。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中》:“莽所谓鸱目虎吻豺狼之声者也,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95断袖之癖 [ duàn xiù zhī pǐ ]

解释 指男子搞同性恋的丑恶行径。

出处 《汉书·董贤传》:“常与上卧起。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

96暗昧之事 [ àn mèi zhī shì ]

解释 暗昧:昏暗。指见不得人的丑事。

出处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2回:“庞吉你乃堂堂国戚,如何行此小人暗昧之事?”

97摧坚获丑 [ cuī jiān huò chǒu ]

解释 摧坚:击溃敌精锐部队。丑:众,指敌人。挫败敌方精锐的军队,俘获敌寇。形容作战十分英勇。

出处 宋·曾巩《折克行彭保传官制》:“开通道途,收复贼聚,摧坚获丑,尔功居多。”

98流离琐尾 [ liú lí suǒ wěi ]

解释 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

出处 《诗经 邶风 旌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

99乌面鹄形 [ wū miàn hú xíng ]

解释 脸黑如乌,身瘦如鹄。形容人困饿潦倒之状。

出处 《南史·侯景传》:“百姓流亡,死者涂地……其绝粒久者,乌面鹄形。”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