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做事困难的成语

形容做事困难的成语


1进退两难 [ jìn tuì liǎng nán ]

解释 进和退都有困难。形容处于进不能进;退不能退的困境之中。

出处 元 郑德辉《周公摄政》第一折:“娘娘道不放微臣进宫闱,进退两难为。”

2骑虎难下 [ qí hǔ nán xià ]

解释 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事情进行到中途;迫于形势;不能停下来只好干到底;进退两难。

出处 《明史 袁化中传》:“惧死之念深,将铤而走险,骑虎难下。”

3内外交困 [ nèi wài jiāo kùn ]

解释 交:同时;一齐;困:陷在艰难困苦之中。内部、外部同时陷在艰难困苦之中。

出处 毛泽东《支持美国黑人抗暴斗争的声明》:“它给陷于内外交困的美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

4艰难险阻 [ jiān nán xiǎn zǔ ]

解释 险阻:险恶阻塞的地方。指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危险和阻碍。

出处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

5进退维谷 [ jìn tuì wéi gǔ ]

解释 维:语气助词。谷:比喻困难处境。进和退都处于困难的境地。

出处 《诗经 大雅 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

6多灾多难 [ duō zāi duō nàn ]

解释 指灾难深重。

出处 郭沫若《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很知道民间的疾苦,看到人民生活的多灾多难,他经常叹息而至于流眼泪。”

7步履维艰 [ bù lǚ wéi jiān ]

解释 步履:行走;维:文言句首中助词;无实义;艰:困难。行走十分困难。也作“步履艰难”。

出处 清 刘坤一《奏疏》:“臣自上年秋间,时患腰痛,两腿无力,步履维艰。”

8艰难困苦 [ jiān nán kùn kǔ ]

解释 困难重重;处境艰苦。

出处 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9祸不单行 [ huò bù dān xíng ]

解释 祸:灾难;行:到来。灾祸的到来不只是一次。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到来。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这才是福无双降,祸不单行。”

10难如登天 [ nán rú dēng tiān ]

解释 形容难办的事。

11难于上天 [ nán yú shàng tiān ]

解释 比上天还难。形容极其困难,不易实现。

出处 汉 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

12苦难深重 [ kǔ nàn shēn zhòng ]

解释 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既深又重。

出处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四章:“苦难深重的农民,怎能再忍受反动派的蹂躏。”

13忍苦耐劳 [ rěn kǔ nài láo ]

解释 经得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

出处 邹韬奋《萍踪寄语》二五:“这不能说他们没有冒险的精神,更不能说他们没有忍苦耐劳的精神。”

14倒悬之急 [ dào xuán zhī jí ]

解释 倒悬:头向下、脚向上悬挂着。比喻极其艰难、危险的困境。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当今之世,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如解倒悬也。”

15攻苦食淡 [ gōng kǔ shí dàn ]

解释 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淡),其可背哉。”

16千钧一发 [ qiān jūn yī fà ]

解释 钧:古时的计量单位;以三十斤为一钧。一根头发上拴着千钧重物。形容万分危急的情形。

出处 宋 程珌《程端明公洛水集 丙子轮对札子》第11卷:“肆我祖宗得请于上帝,假手鞑靼,连岁屏除,岌岌之千钧一发矣。”

17走投无路 [ zǒu tóu wú lù ]

解释 无路可走(投:投奔)。指陷入绝境。

出处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知他这沙门岛是何处酆都。”

18一筹莫展 [ yī chóu mò zhǎn ]

解释 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出处 《宋史 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19乘风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解释 乘:趁着。趁着顺风;破浪前进。比喻志向远大;气魄雄伟;不怕困难;奋勇前进;多含施展远大抱负之意。也作“乘长风破万里浪”、“长风破浪”。

出处 《宋书 宗悫传》:“悫少时,炳问其志。悫答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20千辛万苦 [ qiān xīn wàn kǔ ]

解释 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辛劳艰苦。

出处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我受了些热血相喷,万苦千辛,恰便似翻滚滚的雪浪里逃生。”

21千里迢迢 [ qiān lǐ tiáo tiáo ]

解释 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路程非常遥远。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

22千锤百炼 [ qiān chuí bǎi liàn ]

解释 锤:用锤子敲打;炼:用火烧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

出处 唐 皮日休《刘枣强碑》:“百锻为字,千炼为句,虽不迫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业。”

23惨淡经营 [ cǎn dàn jīng yíng ]

解释 惨淡:费尽心思;经营:筹划;组织。原指作画下笔之前;精心构思;计划布局。后形容苦费心思去谋划、经营管理某事。

出处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24无能为力 [ wú néng wéi lì ]

解释 用不上力量;帮不上忙;指没有能力或力不能及。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此罪至重,微我难解脱,即释迦牟尼亦无能为力也。”

25燃眉之急 [ rán méi zhī jí ]

解释 燃眉:火烧眉毛。火烧眉毛那样地紧急。比喻事情非常急迫。

出处 《文献通考 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

26缘木求鱼 [ yuán mù qiú yú ]

解释 缘:顺着;木:树。沿着树干爬上树去捉鱼。比喻方法不对;徒劳无功。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27顾此失彼 [ gù cǐ shī bǐ ]

解释 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形容头绪繁多;无法兼顾全面。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分军为三: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

28千方百计 [ qiān fāng bǎi jì ]

解释 方:方法;计:计谋。想尽种种办法;用出种种计谋。

出处 宋 朱熹《朱子类语 卷三十五 论语》:“譬如捉贼相似,须是著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29呕心沥血 [ ǒu xīn lì xuè ]

解释 呕:吐;沥:滴。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出处 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30大势已去 [ dà shì yǐ qù ]

解释 大势:指有利的局势。有利的形势已经失去;前途没有希望。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程子说天命之改,莫是大势已去。”

31好事多磨 [ hǎo shì duō mó ]

解释 磨:艰难、障碍。指好的事情在进行的过程中往往要经历许多波折。也指真挚的爱情经常经历曲折。

出处 宋 晁端礼《安公子》:“是即是,从来好事多磨难。”

32家徒四壁 [ jiā tú sì bì ]

解释 徒:只;壁:墙壁。家里只有四周的墙壁。形容穷得一无所有。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相如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

33患难与共 [ huàn nàn yǔ gòng ]

解释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34披荆斩棘 [ pī jīng zhǎn jí ]

解释 披:拨开;斩:砍断;荆、棘:丛生多刺的小灌木。拨开荆;砍掉棘。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艰苦奋斗。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克服各种困难。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35束手无策 [ shù shǒu wú cè ]

解释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 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36来之不易 [ lái zhī bù yì ]

解释 易:轻易、容易。形容获得成功或得到财物非常不容易。

出处 明 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37迫在眉睫 [ pò zài méi jié ]

解释 迫:紧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经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间。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38日暮途穷 [ rì mù tú qióng ]

解释 日暮:天快黑;途穷:路走到了尽头。比喻接近灭亡。

出处 唐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39不可一世 [ bù kě yī shì ]

解释 可:许可;赞成。没有赞许过当时的任何人。形容人自命不凡;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5卷:“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

40乐善好施 [ lè shàn hào shī ]

解释 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41健步如飞 [ jiàn bù rú fēi ]

解释 健步:走起路来很有力量;速度很快。步伐矫健;快得像飞。形容行走迅速。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42千山万水 [ qiān shān wàn shuǐ ]

解释 形容山水很多。比喻路途艰险、遥远。

出处 唐 宋之问《至端州驿见杜审言沈佺期题壁慨然成咏》诗:“岂意南中歧路多,千山万水分乡县。”

43半壁江山 [ bàn bì jiāng shān ]

解释 半壁:半边;江山:国土。指外敌大半入侵或内战割据所造成的国土分裂状态。

出处 清 蒋士铨《冬青树 提纲》:“半壁江山,比五季朝廷尤小。”

44和衷共济 [ hé zhōng gòng jì ]

解释 衷:内心;济:渡水。大家一条心;共同渡江河。比喻团结一致;克服困难。

出处 《尚书 皋陶谟》:“同寅协恭和衷哉。”《国语 鲁语下》“夫苦匏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45唉声叹气 [ āi shēng tàn qì ]

解释 唉声:叹气声;因伤感忧闷、苦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也写作“哀声叹气”、“嗳声叹气”。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这会儿子又唉声叹气,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

46大敌当前 [ dà dí dāng qián ]

解释 当:面对、正在。强大的敌人就在前面。表示面对危难;处于严重的关头。常用以形容局势严重;不容忽视。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47居安思危 [ jū ān sī wēi ]

解释 居:处在。处于安全的环境;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难。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一年》:“《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48悲痛欲绝 [ bēi tòng yù jué ]

解释 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也作“悲恸欲绝”、“哀痛欲绝”。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49艰苦卓绝 [ jiān kǔ zhuó jué ]

解释 卓绝:极不平凡。形容异常艰苦;达到超凡的程度。

出处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坚苦卓绝的斗争。”

50跋山涉水 [ bá shān shè shuǐ ]

解释 跋:翻山越岭;涉:徒步过水。翻山越岭;蹚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也作“跋山涉川”。

出处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事实二》:“过家上冢,恳章尽得于哀荣;跋山涉川,之任敢辞于艰险。”

51黯然失色 [ àn rán shī sè ]

解释 黯然:昏暗的样子;失色:失去光泽。原指心情沮丧;脸色难看。形容相比之下显得暗淡无光。有时也形容心情不好。

出处 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顿使《会真》、《长恨》等篇黯然失色。”

52不尴不尬 [ bù gān bù gà ]

解释 “不”是衬字;无实际意义;尴尬:不自然。形容事情或举动不正常、不三不四。也形容处境窘迫;办事被动;左右为难。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薛蝌)及见了宝蟾这种鬼鬼祟祟不尴不尬的光景,也觉了几分。”

53刻不容缓 [ kè bù róng huǎn ]

解释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54寸步难行 [ cùn bù nán xíng ]

解释 寸步:寸步之路;形容距离非常短。①形容走路十分艰难;连很短的路都不容易走。②亦形容陷入窘境;无力摆脱。也作“寸步难移”、“寸步不移”。

出处 元 白仁甫《东墙记》:“听了他凄凉惨切,好教我寸步难行。”

55本性难移 [ běn xìng nán yí ]

解释 移:改变。指长期形成的癖性习惯;难以改变。

出处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想他每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

56齐心协力 [ qí xīn xié lì ]

解释 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出处 《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57刀山火海 [ dāo shān huǒ hǎi ]

解释 比喻极其艰险的地方。也作“火海刀山”。

出处 汉 高安世译《佛说鬼问目连经》:“我一生已来,或登刀山剑树地狱,或堕火坑……”

58吉人天相 [ jí rén tiān xiàng ]

解释 吉人:有福气的善人;相:保佑;帮助。好人能得到天的保佑。这是一种宿命论者的观点。

出处 元 无名氏《桃花女》:“你只管依着他去做,吉人天相,到后日我同女孩儿去贺你也。”

59人满为患 [ rén mǎn wéi huàn ]

解释 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一:“客栈小,已经人满为患。”

60处之泰然 [ chǔ zhī tài rán ]

解释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61奋发图强 [ fèn fā tú qiáng ]

解释 奋发:精神振作;情绪饱满;图:谋求。振作精神;谋求强盛。

出处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革命加拼命,勇攀世界科学高峰。”

62残兵败将 [ cán bīng bài jiàng ]

解释 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剩下的士兵;打败的将官。形容损失惨重;被打得七零八落;失去战斗力的军队。也作“残兵败卒”、“败将残兵”。

出处 明 无名氏《伐晋兴齐》第四折:“如今追击残兵败将,遂收故境,引兵而回。”

63气息奄奄 [ qì xī yǎn yǎn ]

解释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 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64竭尽全力 [ jié jìn quán lì ]

解释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 《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65绞尽脑汁 [ jiǎo jìn nǎo zhī ]

解释 绞:挤;用;尽:完。形容用尽了心机;想尽了一切办法。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三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替她思索。”

66趁人之危 [ chèn rén zhī wēi ]

解释 利用别人危险的境况图利。

出处 蒋子龙《开拓者,开拓者》十六:“金城扭头瞪他一眼:‘去你妈的!君子不趁人之危。’”

67千难万险 [ qiān nán wàn xiǎn ]

解释 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

出处 元 杨景贤《西游记》第五本第四折:“火焰山千难万险。”

68国破家亡 [ guó pò jiā wáng ]

解释 国家被分割;家室被毁灭。

出处 晋 刘琨《答卢谌书》:“国破家亡,亲友雕残。”

69坚忍不拔 [ jiān rěn bù bá ]

解释 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 宋 苏轼《晁错论》:“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70寸步难移 [ cùn bù nán yí ]

解释 见“寸步难行”。

出处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想当年在小舟中,寸步难移。”

71履险如夷 [ lǚ xiǎn rú yí ]

解释 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

出处 清 郑观应《盛世危言 狱囚》:“而从此周道坦坦,履险如夷矣。”

72弹尽援绝 [ dàn jìn yuán jué ]

解释 弹药用光了;后援也断绝了。形容战事危急;陷于绝境。

出处 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73急人之困 [ jí rén zhī kùn ]

解释 急:解急;救难。解救别人的困难。也作“急人之急”、“急人之难”、“急人之危”。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公子列传》:“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74急如星火 [ jí rú xīng huǒ ]

解释 星火:流星。急迫得像一闪而过的流星一样。形容非常紧急。

出处 晋 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75排忧解难 [ pái yōu jiě nán ]

解释 排除忧愁,解除困难。

出处 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

76排除万难 [ pái chú wàn nán ]

解释 排:排开。排除重重阻碍;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

出处 毛泽东《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77狗急跳墙 [ gǒu jí tiào qiáng ]

解释 狗急了;能跳墙。比喻走投无路时;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蛮干捣乱。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78等米下锅 [ děng mǐ xià guō ]

解释 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6回:“岂但不肯多出钱,照时值估价,还要少几两,分明知道我等米下锅,要杀我的巧。”

79荆天棘地 [ jīng tiān jí dì ]

解释 荆、棘:带刺的灌木。天地间到处是荆棘。比喻处境艰险;障碍重重。

出处 清 壮者《扫迷帚》:“一事不能做,寸步不能行,荆天刺地,生气索然。”

80荆棘丛生 [ jīng jí cóng shēng ]

解释 荆棘:荆条蒺藜;丛:聚集成堆。荆蔓蒺藜成群地生长出来。比喻前进道路阻碍很大,困难极多。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8回:“此时家难未靖,荆棘丛生,一经还乡,存亡莫保,臣稍知利害,岂肯自投罗网。”

81见机而行 [ jiàn jī ér xíng ]

解释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出处 《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82进退无门 [ jìn tuì wú mén ]

解释 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

出处 宋·朱熹《答刘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馀子纷纷,才有毛发利害,便章皇失措,进退无门,亦何足为轩轾耶。”

83难以为继 [ nán yǐ wéi jì ]

解释 难于继续下去。

出处 《礼记·檀弓上》:“孔子曰:‘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

84坎坷不平 [ kǎn kě bù píng ]

解释 坎坷:土地、道路高高低低。道路高低不平。引申为前进道路上有很多困难。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岁南巢之歇坷兮,易豳、歧之夷平。”

85苟且偷安 [ gǒu qiě tōu ān ]

解释 不求上进;不顾将来;只贪图眼前的安宁。苟且:得过且过;偷安:贪图安逸。

出处 宋 苏轼《策略三》:“天下独患柔弱而不振,怠惰而不肃,苟且偷安而不知长久之计。”

86日暮途远 [ rì mù tú yuǎn ]

解释 暮:傍晚;途:路。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

出处 《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

87家无儋石 [ jiā wú dàn shí ]

解释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狂生》:“济宁有狂生某,善饮;家无儋石,而得钱辄沽,殊不以穷厄为意。”

88楚囚对泣 [ chǔ qiú duì qì ]

解释 楚囚:指被俘到晋国的楚人钟仪;后比喻处于危难窘迫境地的人;对泣:相对哭泣。现泛指处于危难窘迫之境的人相对而泣。

出处 宋 杨万里《新亭送客》:“柏壁置人添一笑,楚囚对泣后千年。”

89三灾八难 [ sān zāi bā nàn ]

解释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

90不知肉味 [ bù zhī ròu wèi ]

解释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出处 春秋 孔子《论语 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91千难万难 [ qiān nán wàn nán ]

解释 犹言好不容易。

出处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干功名千难万难,求身仕两次三番。”

92扶危救困 [ fú wēi jiù kùn ]

解释 对处境危急、困难的人给以救济帮助。

出处 元·无名氏《魏徵改诏》第三折楔子:“今日个扶危救困休辞惮,疾便的牵战马上雕鞍。”

93济弱扶倾 [ jì ruò fú qīng ]

解释 弱:弱小;倾:倒塌,比喻境遇困难。扶助弱小和处境困难的人。

出处 明 刘基《沁园春》词:“江左夷吾,关中宰相,济弱扶倾计甚长。”

94火烧眉毛 [ huǒ shāo méi máo ]

解释 火烧到眉毛了。比喻情势非常紧迫。也作“火烧眉睫”。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蒋山法泉禅师》:“问:‘如何是急,切一句?’师曰:‘火烧眉毛。’”

95灾难深重 [ zāi nán shēn zhòng ]

解释 灾难很多,而且严重。

出处 曹禺《永远向前》:“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时期,毛主席这篇《讲话》坚决有力地指挥着我们。”

96艰难曲折 [ jiān nán qū zhé ]

解释 困难和曲折。

出处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

97荆棘塞途 [ jīng jí sè tú ]

解释 满路都是荆棘。比喻环境困难,障碍很多。

出处 鲁迅《华盖集 导师》:“问什么荆棘塞途的老路,寻什么乌烟瘴气的鸟导师!”

98进退无路 [ jìn tuì wú lù ]

解释 指前进后退均无路可走,处境困难。

出处 《陈书 萧摩诃传》:“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

99避难就易 [ bì nán jiù yì ]

解释 避:躲开,回避。避开困难的拣容易的做。

出处 《元史 文宗纪四》:“大都总管刘原仁称疾,久不视事,及迁同知储政院事,即就职,侥幸巧宦,避难就易。”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