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分开的成语

形容分开的成语


1依依不舍 [ yī yī bù shě ]

解释 依依:恋慕的样子;舍:放开。形容对人或地方十分留恋;不忍离去。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次早,老婆婆起身,又留吃了早饭,临去时依依不舍,在破箱子内取出一件不曾开折的罗衫出来相赠。”

2爱不释手 [ ài bù shì shǒu ]

解释 释:放开。喜爱到不肯放手。

出处 清 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小暑日,王叔眉学博自武林归,以娱园主人画团扇相赠……儿起坐桃笙上,爱不释手。”

3生离死别 [ shēng lí sǐ bié ]

解释 活人之间的分离就像与死者永别一样。形容很难再见面或永远分别。

出处 《陈书 徐陵传》:“况吾生离死别,多历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

4难舍难分 [ nán shě nán fēn ]

解释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出处 老舍《老张的哲学》:“这样难舍难分的洒泪而别。”

5依依惜别 [ yī yī xī bié ]

解释 依依:留恋且不忍分离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

出处 宋 陆游《舟中对月》:“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

6刺刺不休 [ cì cì bù xiū ]

解释 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出处 唐 韩愈《送殷员外序》:“出门惘惘,有离别可怜之色。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休。”

7难分难舍 [ nán fēn nán shě ]

解释 舍:放下;分:分离、分别。形容感情很好;不忍分离。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难舍难分,所以一直就在船上打了‘水公馆’。”

8伯劳飞燕 [ bó láo fēi yàn ]

解释 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出处 《玉台新咏 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9三叠阳关 [ sān dié yáng guān ]

解释 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别的曲调。

出处 宋 周邦彥《苏幕遮》词:“《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巫山晓。”

10离情别绪 [ lí qíng bié xù ]

解释 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出处 宋 柳永《昼夜乐》:“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11双凫一雁 [ shuāng fú yī yàn ]

解释 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归国时留别李陵的诗中有“双凫俱北飞,一雁独南翔”之句。后以“双凫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

12违乡负俗 [ wéi xiāng fù sú ]

解释 离别家乡,违背世俗。

出处 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昔苏季、张仪违乡负俗,尚复招三方以事赵,请六国以尊秦。”

13雨恨云愁 [ yǔ hèn yún chóu ]

解释 ①感觉上以为可以惹人愁怨的云和雨。②喻男女间离别之情。

出处 宋·王禹偁《点绛唇·感兴》词:“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宋·柳永《曲玉管》词:“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忌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14东劳西燕 [ dōng láo xī yàn ]

解释 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八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15爱别离苦 [ ài bié lí kǔ ]

解释 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出处 《瑜伽师地论》第61卷:“何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

16一刀两断 [ yī dāo liǎng duàn ]

解释 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

出处 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17分崩离析 [ fēn bēng lí xī ]

解释 崩:倒塌崩裂;析:散开;解体。分裂崩溃;离散解体。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18如鱼得水 [ rú yú dé shuǐ ]

解释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9恋恋不舍 [ liàn liàn bù shě ]

解释 恋恋:留恋;舍:放下、离开。形容很留恋;不舍得离开。也作“恋恋难舍”。

出处 宋 王明清《挥塵后录》第六卷:“促膝剧谈,恋恋不忍舍。”

20分道扬镳 [ fēn dào yáng biāo ]

解释 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21背井离乡 [ bèi jǐng lí xiāng ]

解释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乡里、家宅。离开乡里。常指被迫远离家乡;到外地谋生。

出处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22藕断丝连 [ ǒu duàn sī lián ]

解释 连:牵连。藕已断开;丝还连接着。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绝;而实际上仍有牵连。

出处 唐 孟郊《去妇》诗:“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

23不欢而散 [ bù huān ér sàn ]

解释 欢:高兴;愉快;散:分开;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众客咸不欢而散。”

24骨肉相连 [ gǔ ròu xiāng lián ]

解释 像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出处 《北齐书 杨愔传》:“常山玉以砖叩头,进而言曰:‘臣与陛下骨肉相连。’”

25形影不离 [ xíng yǐng bù lí ]

解释 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二》:“青县农家少妇,性轻佻,随其夫操作,形影不离,恒相对嬉笑,不避忌人。”

26悲欢离合 [ bēi huān lí hé ]

解释 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出处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27不解之缘 [ bù jiě zhī yuán ]

解释 解:解散。不可分开的缘分。比喻不能解脱的联系或关系。

出处 南朝 梁 萧统《古诗十九首》:“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28缺一不可 [ quē yī bù kě ]

解释 少一样也不行。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回:“林冲道:‘只今番克敌制胜,便见得先生妙法。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先生不必推却。’”

29痛不欲生 [ tòng bù yù shēng ]

解释 悲痛得不想再活下去了。痛:悲痛;欲:想;打算。

出处 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

30相持不下 [ xiāng chí bù xià ]

解释 不下:不能解决。指双方势均力敌;互相抗争;各不相让;谁也战胜不了对方。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

31妻离子散 [ qī lí zǐ sàn ]

解释 妻子离异;子女流散。表示一家人被迫离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32天各一方 [ tiān gè yī fāng ]

解释 各在天底下的一边。形容离别后各居一地;相距遥远。

出处 汉 苏武《诗》:“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33悲痛欲绝 [ bēi tòng yù jué ]

解释 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也作“悲恸欲绝”、“哀痛欲绝”。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34劳燕分飞 [ láo yàn fēn fēi ]

解释 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35情同手足 [ qíng tóng shǒu zú ]

解释 情:交谊;交情;手足:喻指兄弟。比喻感情很好;像亲兄弟一样。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1回:“辛环曰:‘名虽各姓,情同手足。’”

36海誓山盟 [ hǎi shì shān méng ]

解释 指着山、海发誓;订立盟约。表示要象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多指男女相爱相许时的誓约。誓:誓言;盟:盟约。也作“山盟海誓”。

出处 宋 辛弃疾《南乡子 赠妓》词:“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37不辞而别 [ bù cí ér bié ]

解释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而行”、“不告而别”。

出处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38人面桃花 [ rén miàn táo huā ]

解释 原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以指所爱而不能相见的女子。

出处 唐 崔护《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9难解难分 [ nán jiě nán fēn ]

解释 双方争斗激烈;难以分开;也指双方关系密切;难以分开。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1回:“正在难解难分,忽听东边山上,犹如千军万马之声。”

40话不投机 [ huà bù tóu jī ]

解释 投机:意见相合。指意见或观点看法等不一致;说不到一起。

出处 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我则怕言无关典,话不投机。”

41乐昌分镜 [ lè chāng fēn jìng ]

解释 比喻夫妻分离。

出处 元 孙季昌《端正好 四时怨别集杂剧名》:“受寂寞似越娘背灯,恨离别如乐昌分镜。”

42难割难舍 [ nán gē nán shě ]

解释 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不忍分离。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7回:“故此父子之情,难割难舍,先与孩儿做个超生道场。”

43一言半语 [ yī yán bàn yǔ ]

解释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公子列传》:“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所失哉!”

44血肉相连 [ xuè ròu xiāng lián ]

解释 像血和肉一样互相联系着。比喻关系非常密切;不可分离。

出处 宋 洪迈《夷坚丁志 雷击王四》:“趋视之,二百钱乃在其胁下皮内,与血肉相连。”

45连理分枝 [ lián lǐ fēn zhī ]

解释 喻夫妻分离。

出处 宋·孙光宪《清平乐》词:“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

46各奔前程 [ gè bèn qián chéng ]

解释 奔:奔向;程:道路;前程:前途。各走各的道;寻找自己的前途。比喻各人向自己确定的目标前进。

出处 元 无名氏《张协状元 贫女乞食回乡》:“方信相逢不下马,也须各自奔前程。”

47卿卿我我 [ qīng qīng wǒ wǒ ]

解释 形容男女相爱,十分亲昵,情意绵绵。

出处 孙犁《秀露集 读蒲柳人家>》:“即如卿卿我我的文风,有时也在他的文章中,约略可见。”

48分鞋破镜 [ fēn xié pò jìng ]

解释 比喻夫妻分离。

出处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为妻,公主有才貌。陈亡之际,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镜,夫妻各执一半,相约日后合镜相会。(分鞋,见示例)

49破镜分钗 [ pò jìng fēn chāi ]

解释 破镜:打破的镜子,喻分散。分钗:钗是由两股簪子合成的一种首饰,别在妇女的发髻上,钗股分开就成单个的簪子,因以分钗比喻夫妻或情人之间的离别、失散,也特指分离。比喻夫妻离异。亦作“镜破钗分”。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好事近》:“岂料如今,翻成做破镜分钗,剩雨残云。”

50难舍难离 [ nán shě nán lí ]

解释 形容相互感情很深,不忍分离。

出处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一章:“娘儿两个难舍难离地依偎着走出门口,沿着村旁小道朝西南走。”

51见鞍思马 [ jiàn ān sī mǎ ]

解释 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出处 明 汤显祖《紫钗记 哭收钗燕》:“休喳,俺见鞍思马,难道他是野草闲花?”

52乐昌之镜 [ lè chāng zhī jìng ]

解释 见“乐昌分镜”。

出处 《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一旦事迹彰闻,思情间阻,则乐昌之镜,或恐从此而遂分。”

53悲欢合散 [ bēi huān hé sàn ]

解释 悲:悲哀;欢:欢乐;合:团聚;散:离散。泛指人世间悲与欢、聚与散的遭遇和心情。

出处 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当花对酒,乐罢哀余,通滞屈伸,悲欢合散。”

54乐昌破镜 [ lè chāng pò jìng ]

解释 见“乐昌分镜”

出处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4卷:“妾有乐昌破镜之忧,汝兄被缧绁缠身之苦,为虏所惊。”

55分钗断带 [ fēn chāi duàn dài ]

解释 钗分开,带断了。比喻夫妻的离别。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上》:“妇人见去,当分钗断带。”

56瓶沉簪折 [ píng chén zān zhé ]

解释 瓶沉水底难觅,簪子折断难接。比喻男女分离。

出处 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57瓶坠簪折 [ píng zhùi zān zhé ]

解释 瓶落水底难觅,簪子折断难接。比喻男女分离。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虽然是一时间花残月缺,休猜做瓶坠簪折。”

58形影相追 [ xíng yǐng xiāng zhuī ]

解释 形:形体;影:身影;追:追随。像影子离不开形体一样,一刻也不分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出处 唐·张说《同张侍御望归舟》:“形影相追高翥鸟,心肠并断北飞船。”

59死别生离 [ sǐ bié shēng lí ]

解释 永久的离别或难期再见的离别。

出处 元·柯丹丘《荆钗记·见母》:“死别生离辞故里,经历尽万种孤栖。”

60似水如鱼 [ sì shuǐ rú yú ]

解释 像鱼和水一样不能离开。形容关系密切,不可分离。多指男女情人。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若不是大恩人拔刀相助,怎能勾好夫妻似水如鱼。”明 张凤翼《红拂记 传奇大意》:“李靖人豪,张姬女侠,相逢似水如鱼。”

61人间天上 [ rén jiān tiān shàng ]

解释 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出处 唐 崔颢《七夕词》:“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62血肉相联 [ xuè ròu xiāng lián ]

解释 联:关联。像血和肉一样相互联系着。比喻关系十分密切,不可分离。

出处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63生死永别 [ shēng sǐ yǒng bié ]

解释 指活人与死人永远分离。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呜呼公瑾,生死永别。”

64情同鱼水 [ qíng tóng yú shuǐ ]

解释 情谊像鱼离不开水。形容彼此深情相依,不可分离。

出处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房州理男》:“郎君幽婚,情同鱼水。岂不念父母追悼乎?”

65雁影分飞 [ yàn yǐng fēn fēi ]

解释 比喻两相分离。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甚而雁影纷飞,涕空沾于荆树,鸾胶再觅,变遂起于芦花。”

66生离死绝 [ shēng lí sǐ jué ]

解释 形容很难再见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

出处 《晋书·殷仲堪传》:“而一旦幽絷,生离死绝,求之于情,可伤之甚。”

67别鹤孤鸾 [ bié hè gū luán ]

解释 别:离别;鸾:凤凰一类的鸟。离别的鹤,孤单的鸾。比喻远离的夫妻。

出处 晋 陶潜《拟古》诗之五:“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68镜分鸾凤 [ jìng fēn luán fèng ]

解释 比喻夫妻分离。

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临妆感叹》:“文场选士,纷纷都是才俊徒,少甚么镜分鸾凤。”

69鲽离鹣背 [ dié lí jiān bèi ]

解释 喻夫妻或恋人分离。

70一鼓一板 [ yī gǔ yī bǎn ]

解释 鼓、板都是演唱时用以调和节奏的,两者不可分离,因以喻互相帮衬。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公子身边最讲得话、像心称意的,有两个门客……大小事多要串通得这两个,方才弄得成。这两个一鼓一板,只要公子出脱得些,大家有味。”

71东南雀飞 [ dōng nán què fēi ]

解释 比喻夫妻分离。

出处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72参商之虞 [ cān shāng zhī yú ]

解释 参、商:星宿名。参在西、商在东,此出彼没,永不相见。虞:忧虑。比喻人分离不得见面的忧虑。也比喻有不和睦的可能。

73责先利后 [ zé xiān lì hòu ]

解释 责:责任,利益。尽义务在众人之前,分享利益在众人之后。

出处 唐·韩愈《送穷文》:“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74乡里夫妻 [ xiāng lǐ fū qī ]

解释 乡里:家乡。指相守在一起不分离的夫妻。

出处 明·杨慎《升庵诗话·乡里夫妻》:“俗语云:‘乡里夫妻,步步相随。’言乡不离理,如夫不离妻也。”

75云收雨散 [ yún shōu yǔ sàn ]

解释 喻欢会结束,彼此分离。

出处 宋·周邦彦《烛影摇红》词:“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

76分钗破镜 [ fēn chāi pò jìng ]

解释 比喻夫妻失散或分离。

出处 南朝·陈·徐德言《破镜》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当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

77雁南燕北 [ yàn nán yàn běi ]

解释 比喻两地分离。

出处 《说岳全传》第三四回:“几载飘零逐转蓬,年来多难与兄同。雁南燕北分飞久,蓦地相逢似梦中。”

78动如参商 [ dòng rú cān shāng ]

解释 参、商:星名。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二星此出彼没,不同时在天空中出现。比喻长时间的分离难以会面,如参星出西方,商星出东方。

出处 唐·杜甫《赠卫八处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79河梁之谊 [ hé liáng zhī yì ]

解释 河梁:桥,指送别之地。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

出处 汉·李陵《与苏武》:“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行人难久留,各言长相思。”

80形表影附 [ xíng biǎo yǐng fù ]

解释 形表:仪容表率;影附:影子附于形体。比喻人的品德堪为表率,人们如影附形地追逐左右。

出处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于时缨唩之徒,望形表而影附。”

81哀感中年 [ āi gǎn zhōng nián ]

解释 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是恶。’”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