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特别垃圾的成语

形容特别垃圾的成语


1一无是处 [ yī wú shì chù ]

解释 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出处 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事与心违,无一是处,未知何日遂得释然。”

2成千上万 [ 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

解释 成:达到一定数量;上:达到一定程度或数量。累计成千;达到万数。形容数量极多。也作“成千成万”、“成千累万”。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0回:“他看着那乌克斋、邓和公这班人,一帮动辄就是成千累万,未免就把世路人情看得容易了。”

3堆积如山 [ duī jī rú shān ]

解释 聚积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出处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外诸司》:“每遇冬月诸乡纳粟秆草,牛车填塞道路,车尾相衔,数千万量不绝,场内堆积如山。”

4一文不值 [ yī wén bù zhí ]

解释 指毫无价值。

出处 明 毕魏《三报恩 骂佞》:“最可悲年少科名,弄得一文不值。”

5厚颜无耻 [ hòu yán wú chǐ ]

解释 颜:脸面;脸皮。脸皮厚;不知羞耻。

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薛荔蒙耻。”

6满山遍野 [ mǎn shān biàn yě ]

解释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出处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

7两面三刀 [ liǎng miàn sān dāo ]

解释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出处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8乘人之危 [ chéng rén zhī wēi ]

解释 乘:趁;危:危险;灾难。趁别人有困难时;去要挟、侵害对方。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盖勋传》:“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9尔虞我诈 [ ěr yú wǒ zhà ]

解释 尔:你;虞:猜测。意思是我骗你;你骗我;互相欺骗。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10损人利己 [ sǔn rén lì jǐ ]

解释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11无中生有 [ wú zhōng shēng yǒu ]

解释 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12暗箭伤人 [ àn jiàn shāng rén ]

解释 暗中射箭杀伤别人。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3回:“但是杀下马的,各自抬回本阵,不许暗箭伤人,亦不许抢掳尸首。”

13见利忘义 [ jiàn lì wàng yì ]

解释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14过河拆桥 [ guò hé chāi qiáo ]

解释 自己过了河;就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借以成功的人或事物一脚踢开。

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15一毛不拔 [ yī máo bù bá ]

解释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16为富不仁 [ wéi fù bù rén ]

解释 想发财致富的剥削者绝不会有好心肠。为富:想发财致富;不仁:没有好心肠。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17乱七八糟 [ luàn qī bā zāo ]

解释 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18人面兽心 [ rén miàn shòu xīn ]

解释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19以邻为壑 [ yǐ lín wéi hè ]

解释 壑:山沟;大水塘。把邻国当作排泄本国洪水的深沟。比喻只顾自己的利益;把困难或灾祸转嫁给别人。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子过矣,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国为壑,水逆行谓之泽水。泽水者,洪水也。仁人之所恶也,吾子过矣。”

20借刀杀人 [ jiè dāo shā rén ]

解释 用别人的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去害人。

出处 明 汪廷讷《三祝记 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21偷梁换柱 [ tōu liáng huàng zhù ]

解释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过潇湘馆来。”

22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解释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23奴颜媚骨 [ nú yán mèi gǔ ]

解释 奴颜:奴才的面孔;媚:献媚。一张奴才的面孔;一副献媚的骨头。形容奴气十足低三下四地讨好别人的丑态。

出处 耿可贵《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七场:“莲妹,请去传我的话: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

24嫁祸于人 [ jià huò yú rén ]

解释 嫁:转移。把灾祸转嫁给别人。

出处 《南史 阮孝绪传》:“答曰:‘己所不欲,岂可嫁祸于人。’乃焚之。”

25巧取豪夺 [ qiǎo qǔ háo duó ]

解释 巧取:耍弄各种花招骗取;豪夺:仗势强占。耍花招骗取;用强硬手段夺得。指用各种不正当的办法夺取财物。

出处 宋 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怪君何处得此本,上有桓玄寒具油;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26心狠手辣 [ xīn hěn shǒu là ]

解释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出处 清 藤谷古香《轰天雷》:“唐敬宗之于刘克明,未尝欲诛之也,而克明卒弑之于饮酒烛灭时矣。刑余之人,心狠手辣,自古然也。”

27恩将仇报 [ ēn jiāng chóu bào ]

解释 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28数不胜数 [ shǔ bù shèng shǔ ]

解释 数:计算;胜:尽。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

出处 《方岩记静》:“类似这样的奇迹灵异,还数不胜数,所以一年四季,方岩香火不绝,而尤以春秋为盛。”

29有恃无恐 [ yǒu shì wú kǒng ]

解释 恃:依仗;依靠;恐:害怕。因为有所依仗而无所畏惧;毫无顾忌。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齐候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

30朋比为奸 [ péng bǐ wéi jiān ]

解释 朋比:朋党比周的略语;同类人互相勾结;为:做;奸:邪恶;坏事。坏人勾结在一起干坏事。

出处 宋 高登《高东溪集》:“此曹当尽伏诛,今且偃自恣,尚欲朋比为奸,蒙蔽天日。”

31老奸巨猾 [ lǎo jiān jù huá ]

解释 老:很;极;奸:奸诈;巨:大;极;猾:狡猾。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出处 《宋史·食货志上》:“老奸巨猾;匿身州县;舞法扰民;盖甚至前日。”

32背信弃义 [ bèi xìn qì yì ]

解释 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出处 《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33藏头露尾 [ cáng tóu lù wěi ]

解释 头藏起来;却把尾巴露出来了。比喻遮遮掩掩或躲躲闪闪;不肯把真实情况全暴露出来。也作“露尾藏头”。

出处 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劝周公莫便生嗔,将酒礼强勒成亲,不争我藏头露尾,可甚的知恩报恩。”

34藏污纳垢 [ cáng wū nà gòu ]

解释 污、垢:肮脏的东西。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 清 孙雨林《皖江血 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残山,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

35虚情假意 [ xū qíng jiǎ yì ]

解释 虚假的情意。指虚伪做作;假装殷勤。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我也见出你那心来了,一味在我面上虚情假意,到老还疼你那正经夫妻。”

36言而无信 [ yán ér wú xìn ]

解释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出处 《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37诡计多端 [ guǐ jì duō duān ]

解释 诡计:欺诈的计谋;端:事物的另一头;一方面。狡诈的计谋是多方面的。形容坏主意很多。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7回:“绪曰:‘维诡计多端,诈取雍州。’”

38阳奉阴违 [ yáng fèng yīn wéi ]

解释 阳:表面;奉:奉行;遵守;阴:背后;暗里;违:违背。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出处 明 范景文《革大户行召募疏》:“如有日与胥徒比,而阳奉阴违,名去实存者,断以白简随其后。”

39阴阳怪气 [ yīn yáng guài qì ]

解释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出处 曹禺《北京人》第二幕:“他们哪一个是想顺我的心?哪一个不是阴阳怪气?”

40顺手牵羊 [ shùn shǒu qiān yáng ]

解释 顺:方便。指顺手把羊牵走。比喻顺便利用可乘之机施展手法或手腕。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效马效羊者右牵之。郑玄注:“用右手便。”

41不计其数 [ bù jì qí shù ]

解释 计:计算。没法子计算数目。形容极多。

出处 宋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 襄阳始末》:“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42丧心病狂 [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

解释 丧:丧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疯狂。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或凶残到了极点。

出处 《宋史 范如圭传》:“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43以怨报德 [ yǐ yuàn bào dé ]

解释 怨:仇恨;报:报答;回报;德:恩惠。指忘恩负义;反而加害于人。

出处 《国语 周语中》:“以怨报德,不仁。”

44倒行逆施 [ dào xíng nì shī ]

解释 倒、逆:反常;行、施:做事。违反常规;违背情理的行为一般指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时代进步方向的行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45偷天换日 [ tōu tiān huàn rì ]

解释 暗中把天日换了。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个王婆,岂不是偷天换日的老手。”

46声色犬马 [ shēng sè quǎn mǎ ]

解释 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出处 宋 苏辙《龙川别志》上卷:“不然,血气方刚,若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47奇耻大辱 [ qí chǐ dà rǔ ]

解释 奇:罕见的。极大的耻辱;罕见的耻辱。

出处 清 程道一《鸦片之战演义》:“回忆当年的议和,不止丧权失利,实为独立国的奇耻大辱。”

48害人不浅 [ hài rén bù qiǎn ]

解释 给别人的损害非常之大。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5回:“即如今人凡遇小儿惊风,害人不浅。”

49患得患失 [ huàn dé huàn shī ]

解释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50故弄玄虚 [ gù nòng xuán xū ]

解释 故意耍花招;欺骗人。玄虚:用来掩盖真相;迷惑别人的欺骗手段。

出处 韩非《韩非子 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51无所不为 [ wú suǒ bù wéi ]

解释 为:做。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52杯盘狼藉 [ bēi pán láng jí ]

解释 狼藉:像狼窝里的草那样杂乱不堪。形容喝酒吃饭快要完了的时候或吃完以后;桌上的杯子、盘子、碗筷等乱七八糟地放着。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

53狐假虎威 [ hú jiǎ hǔ wēi ]

解释 假:假借;凭借。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去吓唬其他野兽。比喻凭借别人的威势来欺压人。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54蝇营狗苟 [ yíng yíng gǒu gǒu ]

解释 营:蝇飞的声音;苟:苟且。苍蝇飞来飞去;狗只图生存;不知羞耻;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

出处 唐 韩愈《送穷文》:“朝悔其行,暮已复然,蝇营狗苟,驱去复返。”

55鸡毛蒜皮 [ jī máo suàn pí ]

解释 比喻无关紧要的小事或毫无价值的东西。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8章:“目前大敌当前,同心协力还怕迟误,谁还记着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56寡廉鲜耻 [ guǎ lián xiǎn chǐ ]

解释 寡、鲜:少;廉:廉洁;不贪污;耻:羞愧;羞耻。原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没有操守;不知羞耻。

出处 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57敲诈勒索 [ qiāo zhà lè suǒ ]

解释 依仗权势或抓住别人的把柄;采取威胁手段索取钱财。

出处 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58水性杨花 [ shuǐ xìng yáng huā ]

解释 像流水那样易变;像杨花那样轻飘。旧时比喻妇女在感情上不专一;作风轻浮。

出处 明 无名氏《小孙屠》:“你休得假惺惺,杨花水性无凭准。”

59沽名钓誉 [ gū míng diào yù ]

解释 用种种不正当的手段极力谋取好名誉。沽:买;钓:喻用手段取得。

出处 金 张建《高陵县张公去思碑》:“非若沽名钓誉之徒,内有所不足,急于人闻,而专苛察督责。”

60臭味相投 [ chòu wèi xiāng tóu ]

解释 坏味道互相投合。比喻有同样坏毛病、恶劣习气的人很合得来。

出处 宋 牟献《木兰花慢》:“不妨无蟹有监州,臭味喜相投。”

61造谣中伤 [ zào yáo zhòng shāng ]

解释 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坏。制造谣言来陷害别人。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秉传》:“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

62仗势欺人 [ zhàng shì qī rén ]

解释 仗:倚仗;依靠。依仗某种权势欺压别人。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63心怀叵测 [ xīn huái pǒ cè ]

解释 心里藏着难以测度的恶意。形容用心险恶。心怀: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揣测;猜测。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64招摇过市 [ zhāo yáo guò shì ]

解释 大摇大摆地走过大街。比喻故意在人多热闹的地方显示声势;惹人注意。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

65斯文扫地 [ sī wén sǎo dì ]

解释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完全丧失;比喻破坏无余。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位少爷话也收了;接过卷子来,倒给人家斯文扫地的请了个安。”

66无事生非 [ wú shì shēng fēi ]

解释 非:是非。无缘无故找岔子;存心制造麻烦。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有不安本分的强盗,有无事生非的强盗。”

67欺世盗名 [ qī shì dào míng ]

解释 欺:欺骗;世人:指当时的人。欺骗世人;窃取名誉。

出处 荀况《荀子 不苟》:“夫富贵者则类傲之,夫贫贱者则求柔之,是非仁人之情也,是奸人将以盗名于暗世者。”

68欺人太甚 [ qī rén tài shèn ]

解释 甚:过分。欺负人过分了;令人不能容忍。

出处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着他做了盟府,又与他一口宝剑,筵前举鼎,欺人太甚。”

69笑里藏刀 [ xiào lǐ cáng dāo ]

解释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出处 《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70血口喷人 [ xuè kǒu pēn rén ]

解释 比喻用恶毒的话诬蔑或辱骂别人。

出处 宋 僧晓莹《罗湖野录》:“含血喷人,先污其口;百丈野狐,失头狂走。”

71衣冠禽兽 [ yī guān qín shòu ]

解释 穿衣服戴帽子的畜牲(衣:穿衣;冠:戴帽)。指品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

出处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不但衣冠中禽兽,乃禽兽中豺狼也。”

72表里不一 [ biǎo lǐ bù yī ]

解释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出处 《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73认贼作父 [ rèn zéi zuò fù ]

解释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出处 清 华伟生《开国奇冤 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

74酒囊饭袋 [ jiǔ náng fàn dài ]

解释 囊:口袋。装酒装饭的口袋。喻指只会喝酒吃饭而毫无能力的人。

出处 宋 陶岳《荆湖近事》:“马氏奢僭,诸院王子仆从烜赫,文武之道,未尝留意。时谓之酒囊饭袋。”

75暴殄天物 [ bào tiǎn tiān wù ]

解释 暴:残害;殄:灭绝;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

出处 《尚书 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76狼心狗肺 [ láng xīn gǒu fèi ]

解释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77依草附木 [ yī cǎo fù mù ]

解释 原指鬼神有所依凭,擅作威福。后比喻凭借他人势力,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别人。

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想必有那依草附木,冒着俺家名姓,做这等事情的,也不可知。”

78倚强凌弱 [ yǐ qiáng líng ruò ]

解释 倚:仗恃;凌:欺凌。倚仗自己的强大而欺压弱小。

出处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须不是我仗强凌弱,还是你自揽祸招灾。”

79声名狼藉 [ shēng míng láng jí ]

解释 声名:名誉;名声;狼藉:传说中狼群垫草而卧;起来时把草踏乱以消灭痕迹。后借以形容散乱;引申为破败得不可收拾。形容声望和名誉败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蒙恬列传》:“以其君为不明,以是籍于诸侯。”唐 司马贞索隐:“言其恶声狼藉,布于诸国。”

80居心叵测 [ jū xīn pǒ cè ]

解释 叵:不可;测:推测;料想;居心:存心;指怀着某种念头。存心险恶;估摸不透。

出处 清 林则徐《使粤奏稿》:“且其居心叵测,反覆靡常。”

81摇尾求食 [ yáo wěi qiú shí ]

解释 老虎被关进笼圈里,向人摇尾巴求取食物。比喻人的地位降低,向人乞求。

出处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82无恶不作 [ wú è bù zuò ]

解释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3回:“程大姐自到周龙皋家,倚娇作势,折毒孩子,打骂丫头,无恶不作。”

83鸟尽弓藏 [ niǎo jìn gōng cáng ]

解释 飞鸟打光了;弹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原来借助的力量就被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

出处 三国 曹丕《煌煌京洛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84上下其手 [ shàng xià qí shǒu ]

解释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出处 唐 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85一钱如命 [ yī qián rú mìng ]

解释 一个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 报应 刻薄》:“其治家也,事事亲裁,不经奴婢,而一钱如命,恐人侵蚀,不利于己也。”

86为虎傅翼 [ wèi hǔ fù yì ]

解释 傅:通“附”;翼:翅膀。替老虎加上翅膀。比喻帮助坏人,增加恶人的势力。

出处 《逸周书 寤敬》:“无为虎傅翼,将飞入邑,择人而食。”

87久假不归 [ jiǔ jiǎ bù guī ]

解释 假:借;归:归还。本指长期借用一直不归还。后指长期告假不回来。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88佛口蛇心 [ fó kǒu shé xīn ]

解释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处 明 梅鼎祚《玉合记 焚修》:“师父不要骂,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好两个佛口蛇心。”

89反面无情 [ fǎn miàn wú qíng ]

解释 翻脸不讲情面。形容对人的态度突然变坏;不留情面。

出处 明 邵璨《香囊记》:“他也是一个君主,恐怕反面无情,那时节悔之晚矣!”

90声色狗马 [ shēng sè gǒu mǎ ]

解释 声色:歌舞和女色;狗马:养狗和骑马。后来二语连用;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出处 唐 白居易《悲哉行》:“平封还酒债,堆金选蛾眉。声色狗马外,其余一无知。”

91惹草拈花 [ rě cǎo niān huā ]

解释 惹、拈:指挑逗、勾引;花、草:比喻女子。旧时指男子在外面挑逗、勾引女人;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是恁惹草拈花没掂三。”

92无耻之尤 [ wú chǐ zhī yóu ]

解释 尤:特别突出的。无耻之中最无耻的。

出处 清 王士禛《分甘余话》:“二子可谓失其本心,无耻之尤者也。”

93荒淫无度 [ huāng yín wú dù ]

解释 荒淫:指贪恋酒色;无度:没有节制。酗酒淫乱;没有节制。

出处 汉 杨恽《报孙会宗书》:“淫荒无度,不知其不可也。”

94鬼蜮伎俩 [ guǐ yù jì liǎng ]

解释 蜮:传说中一种能含沙影来害人的怪物;鬼蜮:指阴险害人的人;伎俩:卑劣的手段。比喻居心不良、暗中伤人的卑劣手段。

出处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妖妇进资甚巨,而贪婪无厌,鬼蜮伎俩,愈出愈奇,真有令人发指者。”

95得鱼忘筌 [ dé yú wàng quán ]

解释 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出处 庄周《庄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96更仆难数 [ gēng pú nán shǔ ]

解释 原意是儒行很多,一下子说不完,一件一件说就需要很长时间,即使中间换了人也未必能说完。后形容人或事物很多,数也数不过来。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遽数之不能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97朽木粪土 [ xiǔ mù fèn tǔ ]

解释 朽木:烂木头;粪土:脏土臭泥。比喻不堪造就、对社会没有用处的人。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

98百无一用 [ bǎi wú yī yòng ]

解释 百样之中无一有用的。形容毫无用处。

出处 清 黄景仁《杂感》:“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99落魄不羁 [ luò pò bù jī ]

解释 落魄:穷困,不得意;羁:束缚。潦倒失意,行为放纵。也指豪迈不受拘束。

出处 宋 刘斧《青琐高议 韩湘子》:“文公诸子皆力学,惟湘落魄不羁。”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