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人虚情假意的成语

形容人虚情假意的成语


1花言巧语 [ huā yán qiǎo yǔ ]

解释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2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解释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3弄虚作假 [ nòng xū zuò jiǎ ]

解释 虚假;不实;制造假的现象以欺骗别人。

出处 廖鲁言《一九五九年农业战线的任务》:“在执行生产计划的全部过程中,也应该实事求是,力戒浮夸和弄虚作假。”

4虚情假意 [ xū qíng jiǎ yì ]

解释 虚假的情意。指虚伪做作;假装殷勤。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我也见出你那心来了,一味在我面上虚情假意,到老还疼你那正经夫妻。”

5阳奉阴违 [ yáng fèng yīn wéi ]

解释 阳:表面;奉:奉行;遵守;阴:背后;暗里;违:违背。表面上遵从;暗地里违背。

出处 明 范景文《革大户行召募疏》:“如有日与胥徒比,而阳奉阴违,名去实存者,断以白简随其后。”

6虚与委蛇 [ xū yǔ wēi yí ]

解释 待人处事没有真心诚意;只在表面敷衍应酬。虚:表面的;委蛇:随便应顺;敷衍。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7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解释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8假仁假义 [ jiǎ rén jiǎ yì ]

解释 假:虚假;仁:仁爱;义:道义。指假装的仁义道德。

出处 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一 唐》:“汉高祖私意分数少,唐太宗一切假仁假义以行其私。”

9表里不一 [ biǎo lǐ bù yī ]

解释 表面和内在不一样。

出处 《逸周书 谥法解》:“行见中外曰悫。”

10两面三刀 [ liǎng miàn sān dāo ]

解释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出处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11尔虞我诈 [ ěr yú wǒ zhà ]

解释 尔:你;虞:猜测。意思是我骗你;你骗我;互相欺骗。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12外强中干 [ wài qiáng zhōng gān ]

解释 指外表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虚弱。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

13背信弃义 [ bèi xìn qì yì ]

解释 背:违背。信:信用;弃:丢弃;义:道义。不讲信用。不讲道义也作“弃信忘义”。

出处 《北史 周纪下 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14虚张声势 [ xū zhāng shēng shì ]

解释 假装出强大的气势。虚:虚假;张:张扬。

出处 唐 韩愈《论淮西事宜状》:“淄青、恒冀两道,与蔡州气类略同,今闻讨伐元济,人情必有救助之意,然皆暗弱,自保无暇,虚张声势,则必有之。”

15无以复加 [ wú yǐ fù jiā ]

解释 复:再。再也不能超过。指程度达到了顶点。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

16借刀杀人 [ jiè dāo shā rén ]

解释 用别人的刀杀人。比喻自己不出面;利用别人去害人。

出处 明 汪廷讷《三祝记 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17人面兽心 [ rén miàn shòu xīn ]

解释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18言不由衷 [ yán bù yóu zhōng ]

解释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19故弄玄虚 [ gù nòng xuán xū ]

解释 故意耍花招;欺骗人。玄虚:用来掩盖真相;迷惑别人的欺骗手段。

出处 韩非《韩非子 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20巧言令色 [ qiǎo yán lìng sè ]

解释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出处 《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21自欺欺人 [ zì qī qī rén ]

解释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人。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22趋炎附势 [ qū yán fù shì ]

解释 趋:趋向;迎合。炎:热。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出处 宋 陈善《扪虱新话 趋炎附势自古而然》:“盖趋炎附势,自古然矣。”

23见风使舵 [ jiàn fēng shǐ duò ]

解释 看风向掌舵。比喻随机应变看形势办事。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别事见风使帆,再作道理。”

24敷衍了事 [ fū yǎn liǎo shì ]

解释 敷衍:将就应付;不认真。了:了结。将就应付地把事办了。指做事不认真;缺乏责任心。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不但上宪跟前兄弟无以交代,就连着老哥们也不好看,好像我们敷衍了事,不肯出力似的。”

25津津有味 [ jīn jīn yǒu wèi ]

解释 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形容趣味很浓或很有滋味。

出处 明 朱之瑜《朱舜水集 答野节书之十七首》:“佳作愈读愈觉津津有味,可见理胜之文,大胜他人词致美好也。”

26居心不良 [ jū xīn bù liáng ]

解释 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27真心实意 [ zhēn xīn shí yì ]

解释 心意真实诚恳;毫无虚假。形容没有丝毫虚伪。

出处 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28拐弯抹角 [ guǎi wān mò jiǎo ]

解释 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地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接了当。

出处 元 秦简夫《东堂老》:“转弯抹角,可早来到李家门首。”

29指鹿为马 [ zhǐ lù wéi mǎ ]

解释 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30掩耳盗铃 [ yǎn ěr dào líng ]

解释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 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31笑里藏刀 [ xiào lǐ cáng dāo ]

解释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出处 《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32巧舌如簧 [ qiǎo shé rú huáng ]

解释 舌头灵巧得像乐器里发声的簧片一样。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出处 《诗经 小雅 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33心口不一 [ xīn kǒu bù yī ]

解释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34错落不齐 [ cuò luò bù qí ]

解释 形容极不整齐。

出处 叶圣陶《皮包》:“十多封来信……开口处错落不齐,是随手撕的。”

35假公济私 [ jiǎ gōng jì sī ]

解释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36只字不提 [ zhī zì bù tí ]

解释 只:一个。一个字也不谈起。比喻有意不说。

出处 冰心《关于男人》:“至于儿女们的出生年月和名字,竟是只字不提。”

37假手于人 [ jiǎ shǒu yú rén ]

解释 假:借。借助别人的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指凭借别人的力量办事。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庞淯传》裴松之注引皇甫谧《烈女传》:“今虽三弟早死,门户泯绝,而娥亲犹在,岂可假手于人哉!”

38强颜欢笑 [ qiǎng yán huān xiào ]

解释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出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邵女》:“‘汝狡兔三窟,何归为?’柴俯不对。女肘之,柴始强颜为笑。”

39堂而皇之 [ táng ér huáng zhī ]

解释 形容公然毫不隐讳地(多含贬义)。

出处 鲁迅《花边文学 “莎士比亚”》:“末一句是客气话,赞成施先生的其实并不少,要不然,能堂而皇之的在杂志上发表吗?”

40言行不一 [ yán xíng bù yī ]

解释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出处 《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相似,始终相悖。”

41言行相诡 [ yán xíng xiāng guǐ ]

解释 诡:违反,违背。说的和做的相违背。指言行不一。

出处 《吕氏春秋·淫辞》:“言行相诡,不祥莫大焉。”

42卧不安席 [ wò bù ān xí ]

解释 睡不安宁。形容心事、忧虑重重。

出处 《战国策·楚策一》:“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43开诚相见 [ kāi chéng xiāng jiàn ]

解释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对人坦白直率;真诚相见。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44谄笑胁肩 [ chǎn xiào xié jiān ]

解释 讨好地强装笑脸,缩敛肩膀。形容阿谀逢迎的丑态。

出处 《初刻折案惊奇》卷十三:“那些人贪他是出钱施主,当面只是甜言蜜语,谄笑胁肩,赚他上手。”

45猫哭老鼠 [ māo kū lǎo shǔ ]

解释 比喻假慈悲。

出处 《说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里杀来,又同牛鼻道人在此‘猫儿哭老鼠’,假慈悲。”

46因公假私 [ yīn gōng jiǎ sī ]

解释 借公务谋取私利。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

47嘴甜心苦 [ zuǐ tián xīn kǔ ]

解释 说话和善,居心不良。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着,脚下就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他都全占了。”

48巧语花言 [ qiǎo yǔ huā yán ]

解释 同“花言巧语”。

出处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张生是兄妹之礼,焉敢如此!’对人前巧语花言。”

49假痴不癫 [ jiǎ chī bù diān ]

解释 痴:傻,呆。癲:疯癫,癫狂。假装呆傻,实际并不疯癫。形容外表看似愚钝,而心里却十分清醒。

出处 《三十六计》第二十七计:“当其机未发时,静屯似痴;若假癲,则不但露机,且乱动而群疑;故假痴者胜,假癲者败。”

50扇枕温席 [ shān zhěn wēn xí ]

解释 形容对父母十分孝敬。

出处 汉 刘珍《东观汉记 黄香传》:“冬无被裤而亲极滋味,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51噬脐莫及 [ shì qí mò jí ]

解释 噬脐:用嘴咬肚脐。象咬自己肚脐似的,够不着。比喻后悔也来不及。

出处 唐 高彦休《唐阙史 卢相国指挥镇州事》:“一失其机,噬脐无及。”

52仁义道德 [ rén yì dào dé ]

解释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出处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53不知纪极 [ bù zhī jì jí ]

解释 纪极:终极,限度。原形容贪得无厌。亦表示极多。

出处 《后汉书·杨震传》:“无厌之心,不知纪极。”

54假以辞色 [ jiǎ yǐ cí sè ]

解释 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出处 明 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贞甫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辞色。”

55啖以甘言 [ dàn yǐ gān yán ]

解释 啖:引诱;甘:甜。用甜言蜜语去引诱人。

出处 宋·陈亮《酌古论·孙权》:“啖以甘言,效其珍物,有求则从,惟恐少拂其意。”

56踏床啮鼻 [ tà chuáng niè bí ]

解释 啮:咬。踏上床去咬自己的鼻子。形容强词夺理,力图狡辩。

出处 《笑林》:“甲曰:‘他踏床子就啮之。’”

57甘心首疾 [ gān xīn shǒu jí ]

解释 甘心:情愿,乐意;首:头;疾:病,引申为痛。想得头痛也心甘情愿。形容男女之间相互思念的痴情。

出处 《诗经·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58皮笑肉不笑 [ pí xiào ròu bù xiào ]

解释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出处 巴金《秋》十九:“王氏看见陈姨太的粉脸上皮笑肉不笑的神情,知道陈姨太在挖苦她。”

59风马牛不相及 [ 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

解释 风:放逸;走失;及:到达;碰头。指两地相隔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另种说法:兽类雌雄相诱叫“风”;马和牛不同类;不致相诱。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60挂羊头卖狗肉 [ 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 ]

解释 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出处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31卷:“悬羊头,卖狗肉,知它有甚凭据。”

61口惠而实不至 [ kǒu huì ér shí bù zhì ]

解释 惠:给人以好处;至:到。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到不了别人身上。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身。”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