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恶意的成语

形容恶意的成语


1包藏祸心 [ bāo cáng huò xīn ]

解释 包藏:暗藏;祸心:害人之心。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怀着害人的意图。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2搬弄是非 [ bān nòng shì fēi ]

解释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3罪大恶极 [ zuì dà è jí ]

解释 罪恶大到了极点。

出处 宋 欧阳修《纵囚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4两面三刀 [ liǎng miàn sān dāo ]

解释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两面派手法。比喻居心不良。

出处 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是这郑州城里第一个贤慧的,倒说我两面三刀,我搬调你甚的来。”

5捕风捉影 [ bǔ fēng zhuō yǐng ]

解释 原指做事像风和影子一样难以捕捉。后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可靠的根据。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实,如捕风捉影,更无下功处,德何由进?”

6横行霸道 [ héng xíng bà dào ]

解释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7随心所欲 [ suí xīn suǒ yù ]

解释 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听任;欲:想要。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个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随心所欲。”

8不怀好意 [ bù huái hào yì ]

解释 怀:包藏。没安好心。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武松听了这话,自家肚里寻思道:‘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他。’”

9人面兽心 [ rén miàn shòu xīn ]

解释 空有人的外貌;品德却像兽类。形容品德极坏。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10令人发指 [ lìng rén fà zhǐ ]

解释 令:使得;发指:头发竖起来。愤怒得使人头发都竖直起来。也作“令人发竖。”

出处 庄周《庄子 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11凶神恶煞 [ xiōng shén è shà ]

解释 原指凶恶的神。后来指凶恶的坏人。煞:迷信说法中的凶神。

出处 元 王晔《桃花女》第三折:“遭这般凶神恶煞,必然板僵身死了也。”

12口蜜腹剑 [ kǒu mì fù jiàn ]

解释 嘴里说得动听;心里却盘算着坏主意。形容嘴甜心狠;阴险毒辣。

出处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天宝元年》:“尤忌文学之士,或阳与之善,啖以甘言而阴陷之。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13心狠手辣 [ xīn hěn shǒu là ]

解释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出处 清 藤谷古香《轰天雷》:“唐敬宗之于刘克明,未尝欲诛之也,而克明卒弑之于饮酒烛灭时矣。刑余之人,心狠手辣,自古然也。”

14灭绝人性 [ miè jué rén xìng ]

解释 灭绝:完全失去;人性:人的性情。完全丧失了人的理性和情感。形容极端残忍;像野兽一样。

出处 傅抱石《郑板桥文集前言》:“一个是岳父灭绝人性,买通赃官,置无辜的女婿于死地。”

15穷凶极恶 [ qióng xiōng jí è ]

解释 穷:极端。形容非常的凶恶。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

16美不胜收 [ měi bù shèng shōu ]

解释 胜:尽;收:接收;领略。形容美好的事物、景色非常多;人们一时间领略、欣赏不过来。

出处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见其鸿富,美不胜收。”

17丧心病狂 [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

解释 丧:丧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疯狂。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或凶残到了极点。

出处 《宋史 范如圭传》:“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18为非作歹 [ wéi fēi zuò dǎi ]

解释 做种种坏事。为:做;歹:指坏事。

出处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二折:“我且拿起来,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哩。”

19作恶多端 [ zuò è duō duān ]

解释 恶:犯罪的事;极坏的行为;端:项目;方面。形容做的坏事极多。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想当初作恶多端,这三四日斋戒,那里就积得过来。”

20十恶不赦 [ shí è bù shè ]

解释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21回头是岸 [ huí tóu shì àn ]

解释 回头:回过头来;指改邪归正。佛家语;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脱苦海的彼岸。后借来比喻犯错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出处 元 无名氏《度翠柳》:“世俗人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22图谋不轨 [ tú móu bù guǐ ]

解释 谋划超出常规或法度的事。图:谋;图谋:暗中谋划;轨:法度;准则。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图谋不轨,祸及门户。”

23崇山峻岭 [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解释 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险的山岭。也作“高山峻岭”。

出处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24惨无人道 [ cǎn wú rén dào ]

解释 惨:狠毒;残暴;人道:指对人的同情、尊重、爱护与关怀。残忍毒辣;毫无人性。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出处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杀伤我人民,系累我妇孺,惨无人道。”

25接连不断 [ jiē lián bù duàn ]

解释 连续不间断。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26无边无际 [ wú biān wú jì ]

解释 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27琳琅满目 [ lín láng mǎn mù ]

解释 琳琅:美玉。满眼都是美好而珍贵的东西。比喻精美、珍贵的物品很多。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28空穴来风 [ kōng xué lái fēng ]

解释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29自作自受 [ zì zuò zì shòu ]

解释 自己做了蠢事自己受累。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目连缘起》:“汝母在生之日,都无一片善心,终朝杀害生灵,每日欺凌三宝,自作自受。”

30裹足不前 [ guǒ zú bù qián ]

解释 裹足:包缠住了脚。好像脚被裹住了一样;不能前进。大多指有所顾虑;停步不前。

出处 战国 楚 李斯《谏逐客书》:“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

31金玉满堂 [ jīn yù mǎn táng ]

解释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32丧尽天良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

解释 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33人声鼎沸 [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解释 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34口是心非 [ kǒu shì xīn fēi ]

解释 心口不一致;口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形容心口不一致。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35居心不良 [ jū xīn bù liáng ]

解释 居心:存心;良:善。存心不善。指内心存在着恶意或阴谋。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耶。”

36此起彼伏 [ cǐ qǐ bǐ fú ]

解释 此:这;这个;彼:那;那个;伏:低下去。这里起来;那里下去。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也作“此伏彼此”、“此起彼落”。

出处 汉 张衡《西京赋》:“鸟毕骇,兽咸作,草伏木栖,寓居穴托,起伏集此。”

37狂风暴雨 [ kuáng fēng bào yǔ ]

解释 大风大雨。比喻声势猛烈或处境险恶。

出处 宋 梅尧臣《惜春三月》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风暴雨忽无凭。”

38狼子野心 [ láng zǐ yě xīn ]

解释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39肆无忌惮 [ sì wú jì dàn ]

解释 肆:放肆;任意而行;忌惮:惧怕;畏惧。任意妄为;一点顾忌、畏惧也没有。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40废话连篇 [ fèi huà lián piān ]

解释 形容文章或言谈中不必要的话太多。

出处 毛泽东《的按语》:“有时废话连篇,有时又尽量简古,好象他们是立志要让读者受苦似的。”

41恶贯满盈 [ è guàn mǎn yíng ]

解释 恶:罪恶;贯:穿钱的绳子;每一千枚为一贯;盈:满。罪恶多得像穿钱一样;已经穿满了一贯还没完。形容罪大恶极已经到该受惩罚的时候了。

出处 《尚书 泰誓》上:“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42来者不善 [ lái zhě bù shàn ]

解释 强调来人不怀好意,要警惕防范。

出处 清 赵翼《陔余丛考 成语》:“‘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亦本《老子》‘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句。”

43笑里藏刀 [ xiào lǐ cáng dāo ]

解释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出处 《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44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解释 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沿途车马很多;成群结队;繁华热闹的场面。也作“马龙车水”。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皇后纪上 明德马皇后》:“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45人山人海 [ rén shān rén hǎi ]

解释 人多得像大山大海一样;形容聚集在一起的人特别多。

出处 《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46心口不一 [ xīn kǒu bù yī ]

解释 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不一样。形容人的虚伪、诡诈。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82回:“我是这们个直性子,希罕就说希罕,不是这们心口不一的。”

47意想不到 [ yì xiǎng bù dào ]

解释 料想不到,没有料到。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今日这般寒冷,满天雪片飘扬,仙姑忽来下顾,真是意想不到。”

48感情用事 [ gǎn qíng yòng shì ]

解释 凭个人的爱憎或一时的感情冲动处理事情。

出处 曹禺《日出》跋:“而我一个感情用事,素来不能冷静分析的人,只知道哪一个最令我关心的。”

49狼心狗肺 [ láng xīn gǒu fèi ]

解释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50不露声色 [ bù lù shēng sè ]

解释 露:显露;声:说话的声音或语气;色:脸上的表情。指不让自己的思想感情从声音、语气和表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

出处 清 王韬《淞隐漫录 蓟素秋》:“女知为所绐,特不知何人设此坑阱。女固黠,不露声色,静以待之。”

51人丁兴旺 [ rén dīng xīng wàng ]

解释 形容子孙后代人很多。

出处 欧阳山《苦斗》:“周家原本是人丁兴旺的,这会儿死的死,逃的逃,嫁的嫁,出门的出门,坐牢的坐牢。”

52人满为患 [ rén mǎn wéi huàn ]

解释 因人多造成了困难。

出处 郭沫若《洪波曲》第二章一:“客栈小,已经人满为患。”

53天网恢恢 [ tiān wǎng huī huī ]

解释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出处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54居心叵测 [ jū xīn pǒ cè ]

解释 叵:不可;测:推测;料想;居心:存心;指怀着某种念头。存心险恶;估摸不透。

出处 清 林则徐《使粤奏稿》:“且其居心叵测,反覆靡常。”

55摇唇鼓舌 [ yáo chún gǔ shé ]

解释 鼓舌:嚼舌头;指诡辨。摇动嘴唇;鼓动舌头。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盗跖》:“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摇唇鼓舌,擅生是非。”

56改恶从善 [ gǎi è cóng shàn ]

解释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57无恶不作 [ wú è bù zuò ]

解释 恶:坏事。没有哪样坏事不干的。指干尽了坏事。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73回:“程大姐自到周龙皋家,倚娇作势,折毒孩子,打骂丫头,无恶不作。”

58无所不至 [ wú suǒ bù zhì ]

解释 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59流言蜚语 [ liú yán fēi yǔ ]

解释 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出处 《明史 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60空话连篇 [ kōng huà lián piān ]

解释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出处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党八股的第一条罪状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61苦海无边 [ kǔ hǎi wú biān ]

解释 苦海:原为佛家语。苦难像大海无边无际。形容深重无比的苦难。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62趁人之危 [ chèn rén zhī wēi ]

解释 利用别人危险的境况图利。

出处 蒋子龙《开拓者,开拓者》十六:“金城扭头瞪他一眼:‘去你妈的!君子不趁人之危。’”

63飞短流长 [ fēi duǎn liú cháng ]

解释 指散布流言;拨弄是非;制造错误舆论。飞:飞传;流:散布。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封三娘》:“妾来当须秘密。造言生事者,飞短流长,所不堪受。”

64万语千言 [ wàn yǔ qiān yán ]

解释 许许多多的话语。

出处 唐 郑谷《燕》诗:“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65人多口杂 [ rén duō kǒu zá ]

解释 指谈论的人多,各种议论都有。

出处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九回:“宁府人多口杂,那些不得志的奴仆们端能造言诽谤主人。”

66人来人往 [ rén lái rén wǎng ]

解释 人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也形容忙于应酬。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回:“这两三天人来人往,我瞧着那些人都照应不到,想必你没有吩咐,还得你替我们操点心儿才好。”

67伤天害理 [ shāng tiān hài lǐ ]

解释 指做事凶狠残忍;毫无人性。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吕无病》:“堂上以我为天下之龌龊教官,勒索伤天害理之钱,以吮人痈痔者耶!”

68佛口蛇心 [ fó kǒu shé xīn ]

解释 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

出处 明 梅鼎祚《玉合记 焚修》:“师父不要骂,动了嗔心,要变白蟒哩。好两个佛口蛇心。”

69千山万壑 [ qiān shān wàn hè ]

解释 壑:山沟。许许多多的山和沟。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急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70天打雷劈 [ tiān dǎ léi pī ]

解释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我在嫂子面前,若有一句谎话,天打雷劈!”

71恣意妄为 [ zì yì wàng wéi ]

解释 任意胡作非为。恣意:任意;随意;妄为:胡作非为。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20回:“吴主皓自改元建制,至凤凰元年,恣意妄为,穷兵屯戍,上下无不嗟怨。”

72恣行无忌 [ zì xíng wú jì ]

解释 恣:放纵,无拘束;忌:顾忌,畏惧。形容随意作恶,毫无顾忌。

出处 鲁迅《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坏人靠着冰山,恣行无忌,一旦失足,忽而乞怜。”

73恶意中伤 [ è yì zhòng shāng ]

解释 出自恶毒用心去攻击诽谤诬陷伤害别人。中伤:说坏话攻击陷害别人。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74恶言恶语 [ è yán è yǔ ]

解释 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路恶言恶语,直嚷到自己房中,说向丈夫。”

75恶语伤人 [ è yǔ shāng rén ]

解释 恶语:无礼中伤一类的口语。用恶毒的话伤害别人。也作“恶口伤人”。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洪州法昌倚遇禅师》第43卷:“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76无可讳言 [ wú kě huì yán ]

解释 讳言:不敢说或不愿说。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

出处 瞿秋白《饿乡纪程》:“一步一步前进的现象却不能否认,而思想紊乱摇荡不定,也无可讳言。”

77是非分明 [ shì fēi fēn míng ]

解释 正确和错误非常分明。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故贤圣之君,博观始终,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78暴戾恣睢 [ bào lì zì suī ]

解释 暴戾:残暴凶狠;恣睢:横行霸道。形容凶狠残暴;任意妄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雎,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

79蛇蝎心肠 [ shé xiē xīn cháng ]

解释 蝎:一种毒虫。有蛇蝎一样狠毒的心肠。形容人心狠毒。亦作“蛇蝎为心”。

出处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80赶尽杀绝 [ gǎn jìn shā jué ]

解释 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出处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黄天禄上马,提枪出营,见余化曰:‘匹夫赶尽杀绝,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禄!’”

81造谣生事 [ zào yáo shēng shì ]

解释 制造谣言,挑起事端。

出处 鲁迅《书信集 致黎烈文》:“而漂聚于上海者,实尤为古怪,造谣生事,害人卖友,几乎视若当然。”

82闲言碎语 [ xián yán suì yǔ ]

解释 ①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②与正事无关的话。

出处 明·冯惟敏《正宫端正好·徐我亭归田》:“一个道紧急军情奉火牌,闲言碎语须耽待。”

83鸡肠狗肚 [ jī cháng gǒu dù ]

解释 比喻狭窄的度量,狠毒的心肠。

出处 《天雨花》第二回:“据你这淫妇的鸡肠狗肚,容不得人,把儿媳都逼了出门。”

84鳞次栉比 [ lín cì zhì bǐ ]

解释 鳞次:像鱼鳞那样挨着。栉比:像篦子齿那样并排着。形容像鱼鳞或梳篦的齿那样紧密的排列着。多用以形容房屋或船只密集。

出处 明 陈贞慧《秋园杂佩 兰》:“自长桥以至大街,鳞次栉比,春光皆馥也。”

85万水千山 [ wàn shuǐ qiān shān ]

解释 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出处 宋 宋徽宗《燕山亭 见杏花作》词:“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86居心不净 [ jū xīn bù jìng ]

解释 居心:存心;净:干净。存心不善。指存心不纯净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

87暴虐无道 [ bào nüè wú dào ]

解释 残暴狠毒,丧尽道义。

出处 《晋书 桓彝传》:“遂肆意酒色,暴虐无道,多所残害。”

88流言风语 [ liú yán fēng yǔ ]

解释 犹言流言蜚语。

出处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五章:“蛤蟆滩曾经转播过生宝和这女人的流言风语。”

89疏而不漏 [ shū ér bù lòu ]

解释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出处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魏书·任城王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90说来话长 [ shuō lái huà cháng ]

解释 表示事情很复杂,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多指不大愉快的事)。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6回:“说来话长。五年前我们老娘家里做生日,妈和我们到那里与老娘拜寿。”

91车填马隘 [ chē tián mǎ ài ]

解释 指车马填塞门庭道路。形容宾客众多。

出处 明 高明《琵琶记 牛相教女》:“棨戟门前,平沙堤上,何事车填马隘?”

92面誉背非 [ miàn yù bèi fēi ]

解释 见“面誉背毁”。

出处 《宋史·范杲传》:“杲性虚诞,与人交,好面誉背非。”

93面谀背毁 [ miàn yú bèi huǐ ]

解释 见“面誉背毁”。

出处 宋·陈文蔚《双溪书院揭示》:“惟自近世以来,朋友道弊,群居之时,笑侮戏谑,面谀背毁,善不相告,失不相正。”

94恶语中伤 [ è yǔ zhòng shāng ]

解释 中伤:攻击和谄害别人。用恶毒的话污蔑、陷害人。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洪州法昌倚遇禅师》:“利刀割肉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销。”

95暗箭中人 [ àn jiàn zhòng rén ]

解释 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出处 宋 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96毫无顾忌 [ háo wú gù jì ]

解释 对违反道德的行为丝毫没有反感或犹豫,或不考虑对人对事情的利害关系,没有顾虑。

出处 明·醒世居士《八段锦》第七段:“以假作真,毫无顾忌,致我割破恩爱,妻子逃亡。”

97流言惑众 [ liú yán huò zhòng ]

解释 流言:无根据的话。指制造谣言以欺骗、迷惑群众。

出处 《汉书·翟方进传》:“今翟义、刘信等谋反大逆,流言惑众,欲以篡位。”

98流言飞语 [ liú yán fēi yǔ ]

解释 见“流言蜚语”。

出处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流言飞语,何足凭信。”

99狗肺狼心 [ gǒu fèi láng xīn ]

解释 同“狼心狗肺”。

出处 昆曲《十五贯》第二场:“谋财害命拐女人,狗肺狼心!”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