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花了心思的成语

形容花了心思的成语


1苦心经营 [ kǔ xīn jīng yíng ]

解释 苦心:用心劳苦。经营:筹划;安排。用尽心思筹划安排。

出处 清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第四回:“但专制政体不除,任凭你君相恁地苦心经营,民力是断不能发达的。”

2煞费苦心 [ shà fèi kǔ xīn ]

解释 煞:很;十分。费尽了心思。

出处 清 李宝嘉《中国现在记》:“办河工难除积弊,做清官煞费苦心。”

3黔驴技穷 [ qián lǘ jì qióng ]

解释 黔:今贵州省;穷:尽。黔地的驴;本领穷尽了。比喻极为有限的一点本领也用尽了。

出处 唐 柳宗元《三戒 黔之驴》:“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呕心沥血 [ ǒu xīn lì xuè ]

解释 呕:吐;沥:滴。比喻极度劳心苦思。多用于文艺创作或研究。亦指倾吐真情或怀抱真诚。

出处 唐 韩愈《归彭城》诗:“刳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

5处心积虑 [ chǔ xīn jī lǜ ]

解释 处心:存心;积虑:图谋了很长时间。指存心很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

出处 《穀梁传 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6尽心竭力 [ jìn xīn jié lì ]

解释 竭:用尽;尽:全部用出。费尽心思;用出全部力气。形容做事十分认真负责。

出处 《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7费尽心机 [ fèi jìn xīn jī ]

解释 心机:心思;计谋。指用尽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出处 宋 戴复古《石屏集 论诗绝句》:“有时勿得惊人句,费尽心机做不成。”

8挖空心思 [ wā kōng xīn sī ]

解释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出处 清 俞万春《荡寇志》:“今此贼挖空心思,用到如许密计,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

9绞尽脑汁 [ jiǎo jìn nǎo zhī ]

解释 绞:挤;用;尽:完。形容用尽了心机;想尽了一切办法。

出处 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三七:“唯其如此,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替她思索。”

10殚精竭虑 [ dān jīng jié lǜ ]

解释 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殚;竭:用尽;虑:心思)。

出处 明 胡应麟《诗薮》:“其用总之工,传情之文宛,有唐人竭精殚力不能追步者。”

11冥思苦想 [ míng sī kǔ xiǎng ]

解释 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出处 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刘谊辉把烟头丢到地上,冥思苦想,搜破脑袋也想不出个十全十美的办法来。”

12苦心积虑 [ kǔ xīn jī lǜ ]

解释 积虑:长期地或一再地思考。费尽心思长时间的思考问题。

出处 《清史稿·文苑传·申涵光》:“孙奇逢谓其苦心积虑,阅历深而动忍孰。”

13良工苦心 [ liáng gōng kǔ xīn ]

解释 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又泛指用心良苦。

出处 宋 刘攽《次韵苏子瞻〈韩斡马〉赠李伯时》:“良工苦心为远别,天机要眇潜得之。”

14刿心刳腹 [ guì xīn kū fù ]

解释 见“刿心刳肺”。

出处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第四章七九:“同一有物之语,不刿心刳腹以出之,则不成为文。”

15刿心刳肺 [ guì xīn kū fèi ]

解释 形容费尽心思,刻意为之。

出处 清·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夫文亦第期各适一世之用而已,而必刿心刳肺,断断焉以师乎古人若此者,何也?以为不如是,则不足以为文也。”

16良工心苦 [ liáng gōng xīn kǔ ]

解释 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

出处 唐 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诗:“已知仙客意相亲,更觉良工心独苦。”

17九牛二虎之力 [ jiǔ niú èr hǔ zhī lì ]

解释 九头牛和两只老虎的力气。比喻非常大的力气。

出处 元 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18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释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19不遗余力 [ bù yí yú lì ]

解释 遗:保留;余力:剩余的力量。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秦不遗馀力矣,必且破赵军。”

20与众不同 [ yǔ zhòng bù tóng ]

解释 和大家不一样。

出处 东汉 王充《论衡》:“故富贵之家,役使奴童,育养牛马,必有与众不同者矣。”

21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

解释 废:停止。顾不上睡觉;忘掉了吃饭。形容学习或工作积极努力;用心专一。

出处 南朝 齐 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22忧心忡忡 [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

解释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出处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23惨淡经营 [ cǎn dàn jīng yíng ]

解释 惨淡:费尽心思;经营:筹划;组织。原指作画下笔之前;精心构思;计划布局。后形容苦费心思去谋划、经营管理某事。

出处 唐 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24一门心思 [ yī mén xīn sī ]

解释 一心一意。

出处 孙华炳《重赏之下》:“他自己又到图书馆借来关于数控的书,什么也不顾了,一门心思钻研起来。”

25心旷神怡 [ xīn kuàng shén yí ]

解释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出处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6心照不宣 [ xīn zhào bù xuān ]

解释 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照:明白;宣:宣扬;公开说明。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张夫人吩咐尽管照旧开轮,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27心猿意马 [ xīn yuán yì mǎ ]

解释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28心心相印 [ xīn xīn xiāng yìn ]

解释 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出处 唐 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

29心甘情愿 [ xīn gān qíng yuàn ]

解释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心甘:乐意。

出处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30心花怒放 [ xīn huā nù fàng ]

解释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怒放:盛开。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只他这一番言语举动,便把个舅爷骗得心花怒放。”

31明争暗斗 [ míng zhēng àn dòu ]

解释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32喜新厌旧 [ xǐ xīn yàn jiù ]

解释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

33朝三暮四 [ zhāo sān mù sì ]

解释 原比喻使用诈术;进行欺骗。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 庄周《庄子 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34三心二意 [ sān xīn èr yì ]

解释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处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35千方百计 [ qiān fāng bǎi jì ]

解释 方:方法;计:计谋。想尽种种办法;用出种种计谋。

出处 宋 朱熹《朱子类语 卷三十五 论语》:“譬如捉贼相似,须是著起气力精神,千方百计去赶捉他。”

36匠心独运 [ jiàng xīn dú yùn ]

解释 运:运用;形容构思独创;匠心:能工巧匠的构思;泛指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作品等构思独特、精巧。

出处 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37称心如意 [ chèn xīn rú yì ]

解释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 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38全神贯注 [ quán shén guàn zhù ]

解释 贯注:集中在一点。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出处 钱钟书《围城》:“人事太忙,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专怀念一个人。”

39聚精会神 [ jù jīng huì shén ]

解释 集中全部精神。原有集思广益的意思;现常用以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

出处 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40见异思迁 [ jiàn yì sī qiān ]

解释 异:另外的;别的;迁:改变;变动。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处 先秦 管仲《管子 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41真心实意 [ zhēn xīn shí yì ]

解释 心意真实诚恳;毫无虚假。形容没有丝毫虚伪。

出处 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

42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解释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43全力以赴 [ quán lì yǐ fù ]

解释 赴法;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进去。

出处 清 赵翼《二十二史札记》:“故凡可以得名者,必全力以赴,好为苟难,遂成风俗。”

44别具匠心 [ bié jù jiàng xīn ]

解释 别:独特的;具:具有;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上或其他方面具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也作“独具匠心”、“匠心独运”。

出处 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45想方设法 [ xiǎng fāng shè fǎ ]

解释 尽量想办法。

出处 叶圣陶《得失》:“教的一篇若是白话,看来看去差不多没有几句需要讲明的;然而也得想方设法,把五十分钟敷衍过去。”

46灵机一动 [ líng jī yī dòng ]

解释 灵机:灵巧;灵活的心思。形容灵敏机智;突然想出办法或主意。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卷:“俄延了半响,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

47私心杂念 [ sī xīn zá niàn ]

解释 为个人利益打算的种种念头。

出处 郭小川《忆延安》:“在向阳的山坡上点起斗争火焰,扫荡着私心杂念,改造着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48执迷不悟 [ zhí mí bù wù ]

解释 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出处 《梁书 武帝纪上》:“若执迷不悟,距逆王师,大众一临,刑兹罔赫,所谓火烈高原,芝兰同泯。”

49鞠躬尽瘁 [ jū gōng jìn cuì ]

解释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 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50齐心协力 [ qí xīn xié lì ]

解释 协力:合力。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

出处 《周书 崔谦传》:“然后与宇文行台,同心协力,电讨不庭,则桓文之勋,复兴于兹日矣。”

51心惊肉跳 [ xīn jīng ròu tiào ]

解释 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形容心神不安;极其恐惧。跳:发抖。

出处 元 无名氏《争报恩》:“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战,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52心灰意冷 [ xīn huī yì lěng ]

解释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出处 清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53徒劳无益 [ tú láo wú yì ]

解释 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

出处 宋 袁燮《伐武冈林守进治要札子》:“夫溺于卑者,固不足论;而过于高者,徒劳无益。”

54绳锯木断 [ shéng jù mù duàn ]

解释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出处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55尽心尽力 [ jìn xīn jìn lì ]

解释 指费尽心力。

出处 《晋书 王坦之传》:“且受遇先帝,绸缪缱绻,并志竭忠贞,尽心尽力,归诚陛下,以报先帝。”

56竭尽全力 [ jié jìn quán lì ]

解释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 《宋书 宗越传》:“诛戮群公及何迈等,莫不尽心竭力,故帝凭其爪牙,无所忌惮。”

57独具匠心 [ dú jù jiàng xīn ]

解释 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独特的巧妙心思。多指技术或艺术方面有创造性。

出处 唐 张佑《题王右丞山水障》:“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58心慌意乱 [ xīn huāng yì luàn ]

解释 心里慌乱;没有主意。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孩儿自从接了电报之后,心慌意乱。”

59心乱如麻 [ xīn luàn rú má ]

解释 心里乱得像一团乱麻。形容心里十分烦乱。

出处 宋 王思明《山居二首(其二)》:“随缘随份是生涯,莫使身心乱似麻。”

60苦心孤诣 [ kǔ xīn gū yì ]

解释 苦心:用心良苦。孤诣:独到的成就或境地。用尽苦心;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指精心钻研学问或技艺;很有独到之处。

出处 清 翁方纲《复初斋文集 格调论下》:“今且勿以意匠之独运者言之,且勿以苦心孤诣戛戛独造者言之,今且以效古之作若规仿格调者言之。”

61存心不良 [ cún xīn bù liáng ]

解释 存心:怀着某种心思或打算。指存着坏心眼。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六回:“他不服查账,非但是有弊病,一定是存心不良的了。

62可乘之隙 [ kě chéng zhī xì ]

解释 隙:空子;机会;弱点;漏洞。可以利用的空子。

出处 宋 晁补之《上皇帝论北事书》:“当是时,皆有可乘之隙,而中国不取。”

63机关算尽 [ jī guān suàn jìn ]

解释 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思。

出处 宋 黄庭坚《牧童歌》诗:“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64机关用尽 [ jī guān yòng jìn ]

解释 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比喻费尽了心机;挖空了心思;绞尽了脑汁地搞计谋。也作“机关算尽”。

出处 宋 黄庭坚《牧童歌》诗:“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65七擒七纵 [ qī qín qī zòng ]

解释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遣获。”

66用心良苦 [ yòng xīn liáng kǔ ]

解释 费劲心血

出处 清·钱谦益《题怀麓堂诗钞》:“孟阳于恶疾沉痼之后,出西涯之诗疗之,曰:‘此引年之药物,亦攻毒之箴砭,其用心良亦苦矣。’”

67阿谀苟合 [ ē yú gǒu hé ]

解释 阿:迎合,曲从;阿谀:曲意逢迎;苟:苟且;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别人的意愿,无原则地附和。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封禅书》:“怪遇阿谀苟合之徒,……不可胜数也。”

68白费心机 [ bái fèi xīn jī ]

解释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出处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142回:“我只落得白费心机,徒然失身于人,也不能遂我之愿。”

69抠心挖肚 [ kōu xīn wā dù ]

解释 把心肚挖出来。形容费心思索。

出处 清 张春帆《宦海》第11回:“大家都听着木小端的话儿,一个个抠心挖肚的想了许多法儿。”

70心惊胆颤 [ xīn jīng dǎn chàn ]

解释 见“心惊胆战”。

出处 《秦并六国平话》上卷:“城前发喊,惊得赵王心惊胆颤,文武诸将仓皇无计。”

71费心劳力 [ fèi xīn láo lì ]

解释 指既操心又费力。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4回:“三个妖魔,也费心劳力的来报遭信。”

72费尽心思 [ fèi jìn xīn sī ]

解释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出处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73费力劳心 [ fèi lì láo xīn ]

解释 耗费气力和心思。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二回:“吾为汝御敌,费力劳心。汝今积财吝赏,何以使士卒效命乎?”

74别有匠心 [ bié yǒu jiàng xīn ]

解释 别:独特的;匠心:巧妙的心思。构思巧妙,与众不同。

75聪明智慧 [ cōng míng zhì huì ]

解释 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出处 明·周楫《西湖二集·洒雪堂巧结良缘》:“不觉魏鹏渐渐长大……聪明智慧,熟于经史。”

76煞费心机 [ shà fèi xīn jī ]

解释 费尽心思。

出处 魏巍《东方》第三部第14章:“这个怕死鬼,还真是煞费心机哪!”

77焦心如焚 [ jiāo xīn rú fén ]

解释 焦:干燥到极点。费尽心思,万分忧虑。

78苦思冥想 [ kǔ sī míng xiǎng ]

解释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出处 巴金《创作回忆录 关于激流>二》:“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写得快,说我‘粗制滥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79如见肺肝 [ rú jiàn fèi gān ]

解释 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出处 《礼记·大学》:“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80呕心镂骨 [ ǒu xīn lòu gǔ ]

解释 呕:吐。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李义山《咏柳》云‘堤远意相随’之句,皆是呕心镂骨而成。”

81痴思妄想 [ chī sī wàng xiǎng ]

解释 妄:胡乱,虚妄;妄想:荒唐的想法。指一门心思想着无法实现的事情。

出处 洪深《飞将军》:“我不免痴思妄想——假如有一天我能当面碰见,亲眼看见这些立功的勇敢的空军战士,那该是多么大的满足和兴奋呢!”

82裁心镂舌 [ cái xīn lòu shé ]

解释 形容用尽心思,费尽口舌。

出处 唐 沈亚之《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如使恢宏博大之士,裁心镂舌,比辞而道,安可见乎?”

83呕心滴血 [ ǒu xīn dī xuè ]

解释 呕:吐。比喻费尽心思和精力。

出处 清·秋瑾《精卫石·序》:“余愿呕心滴血以拜求之,祈余二万万女同胞无负此国民责任也。”

84抠心挖血 [ kōu xīn wā xuè ]

解释 犹言抠心挖肚。

出处 陈天华《轰天雷》第八回:“你想吾朝自入关以来,抠心挖血,费了无数经营布置,方将汉人压服。”

85哕心沥血 [ yuě xīn lì xuè ]

解释 哕:呕吐;沥:滴。吐出心,流出血。比喻费尽心思和精力。

出处 明·沈榜《宛署杂记·志遗六》:“读公当时十失四事诸疏,盖皆哕心沥血之诚也。”

86尽智竭力 [ jìn zhì jié lì ]

解释 智:智慧,聪明;竭:完。比喻用尽心思和力量。

出处 春秋·齐·管仲《管子·君臣》:“群臣尽智竭力以没其上。”

87肺肝如见 [ fèi gān rú jiàn ]

解释 肺肝:肺腑,比喻内心。比喻心机与谋算统统被别人看出。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31回:“殊不知肺肝如见,事实具在,欲盖弥彰。”

88苦心焦虑 [ kǔ xīn jiāo lǜ ]

解释 形容用尽心思,想方设法。

出处 欧阳山《三家巷》:“经过三番五次的苦心焦虑,仍然找不到完全满意的解决途径。”

89殚思极虑 [ dān sī jí lǜ ]

解释 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出处 唐 白居易《策头》一:“殚思极虑,以尽微臣献言之道乎!唯以直辞,昧死上对。”

90衡虑困心 [ héng lǜ kùn xīn ]

解释 形容费尽心思。语出《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出处 语出《孟子·告子下》:“困於心,衡於虑,而后作。”

91刻意求工 [ kè yì qiú gōng ]

解释 刻意:用尽心思;工:精致、完好。用尽心思使文章或工艺品更精巧。

出处 清 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此等词语浅情深,妙在字句之表,便觉刻意求工,是无端多费气力。”

92刿目鉥心 [ guì mù shù xīn ]

解释 犹言呕心沥血。

出处 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及其为诗,刿目鉥心。”

93监貌辨色 [ jiàn mào biàn sè ]

解释 监:通“鉴”,照,察;貌:容色,外表;辨:辨别,明察;色:脸色。通过观察脸色来辨别对方的心思。形容为人机灵。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33回:“那知乌龟鸨子,是世上第一等精明不过的东西,监貌辨色,早已猜透了九分。”

94聪明智能 [ cōng míng zhì huì ]

解释 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出处 明 周楫《西湖二集 洒雪堂巧结良缘》:“不觉魏鹏渐渐长大……聪明智能,熟于经史。

95焦思苦虑 [ jiāo sī kǔ lǜ ]

解释 着急忧虑,苦心思考。

出处 邹韬奋《经历》:“我这时的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绥远的被侵略,每日所焦思苦虑的只是这个问题。”

96尽思极心 [ jìn sī jí xīn ]

解释 尽:全部使出来;极:穷尽。指用尽全部心思

出处 汉·王充《论衡·对作》:“其本皆起人间有非,故尽思极心,以讥世俗。”

97竭尽心力 [ jié jìn xīn lì ]

解释 竭:尽,用尽。用尽全部力量。

出处 《三国志 魏志 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98焦心热中 [ jiāo xīn rè zhōng ]

解释 费尽心思,万分忧虑。

99诚意正心 [ chéng yì zhèng xīn ]

解释 诚:真心实意;正:纠正。有真诚的心意才能端正心思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