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离别的成语

形容离别的成语


1一刀两断 [ yī dāo liǎng duàn ]

解释 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

出处 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2恋恋不舍 [ liàn liàn bù shě ]

解释 恋恋:留恋;舍:放下、离开。形容很留恋;不舍得离开。也作“恋恋难舍”。

出处 宋 王明清《挥塵后录》第六卷:“促膝剧谈,恋恋不忍舍。”

3生离死别 [ shēng lí sǐ bié ]

解释 活人之间的分离就像与死者永别一样。形容很难再见面或永远分别。

出处 《陈书 徐陵传》:“况吾生离死别,多历暄寒,孀室婴儿,何可言念。”

4爱不释手 [ ài bù shì shǒu ]

解释 释:放开。喜爱到不肯放手。

出处 清 孙道乾《小螺庵病榻忆语》:“小暑日,王叔眉学博自武林归,以娱园主人画团扇相赠……儿起坐桃笙上,爱不释手。”

5流连忘返 [ liú lián wàng fǎn ]

解释 流连:留恋;舍不得离开。返:回;归。指沉迷于游乐而忘归。后常形容对美好景致或事物的留恋。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从流下而忘返谓之流,从流上而忘返谓之连,从兽无厌谓之茺,乐酒无厌谓之亡。”

6扬长而去 [ yáng cháng ér qù ]

解释 扬长:大模大样的样子。丢下别人;大模大样地离去。也作“徉长而去”。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说罢,深深一揖,扬长而去。”

7依依不舍 [ yī yī bù shě ]

解释 依依:恋慕的样子;舍:放开。形容对人或地方十分留恋;不忍离去。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苏知县罗衫再合》:“次早,老婆婆起身,又留吃了早饭,临去时依依不舍,在破箱子内取出一件不曾开折的罗衫出来相赠。”

8难舍难分 [ nán shě nán fēn ]

解释 形容关系密切,感情融洽,难以取舍。

出处 老舍《老张的哲学》:“这样难舍难分的洒泪而别。”

9依依惜别 [ yī yī xī bié ]

解释 依依:留恋且不忍分离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

出处 宋 陆游《舟中对月》:“百壶载酒游凌云,醉中挥袖别故人,依依向我不忍别,谁似峨嵋半轮月。”

10悲痛欲绝 [ bēi tòng yù jué ]

解释 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也作“悲恸欲绝”、“哀痛欲绝”。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11不辞而别 [ bù cí ér bié ]

解释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或悄悄地溜走了。也作“不辞而行”、“不告而别”。

出处 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于是,大家想不辞而别。”

12睹物思人 [ dǔ wù sī rén ]

解释 睹:看见。看到离去的人或死者留下的东西;就联想或怀念起这个人。常用于对死者的追思。

出处 唐 斐铏《传奇 颜濬》:“贵妃赠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13难分难舍 [ nán fēn nán shě ]

解释 舍:放下;分:分离、分别。形容感情很好;不忍分离。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难舍难分,所以一直就在船上打了‘水公馆’。”

14刺刺不休 [ cì cì bù xiū ]

解释 刺刺:多话的样子。形容说话唠叨,没完没了。

出处 唐 韩愈《送殷员外序》:“出门惘惘,有离别可怜之色。持被入直三省,丁宁顾婢子,语刺刺不休。”

15乐而忘返 [ lè ér wàng fǎn ]

解释 返:回还。快乐得忘了回去。形容沉迷于某种场合;舍不得离开。

出处 《晋书 符坚载记上》:“坚尝如邺,狩于西山,旬余,乐而忘返。”

16破镜分钗 [ pò jìng fēn chāi ]

解释 破镜:打破的镜子,喻分散。分钗:钗是由两股簪子合成的一种首饰,别在妇女的发髻上,钗股分开就成单个的簪子,因以分钗比喻夫妻或情人之间的离别、失散,也特指分离。比喻夫妻离异。亦作“镜破钗分”。

出处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好事近》:“岂料如今,翻成做破镜分钗,剩雨残云。”

17见鞍思马 [ jiàn ān sī mǎ ]

解释 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出处 明 汤显祖《紫钗记 哭收钗燕》:“休喳,俺见鞍思马,难道他是野草闲花?”

18分钗断带 [ fēn chāi duàn dài ]

解释 钗分开,带断了。比喻夫妻的离别。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上》:“妇人见去,当分钗断带。”

19悲欢合散 [ bēi huān hé sàn ]

解释 悲:悲哀;欢:欢乐;合:团聚;散:离散。泛指人世间悲与欢、聚与散的遭遇和心情。

出处 唐·元稹《叙诗寄乐天书》:“当花对酒,乐罢哀余,通滞屈伸,悲欢合散。”

20伯劳飞燕 [ bó láo fēi yàn ]

解释 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

出处 《玉台新咏 古词〈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21死别生离 [ sǐ bié shēng lí ]

解释 永久的离别或难期再见的离别。

出处 元·柯丹丘《荆钗记·见母》:“死别生离辞故里,经历尽万种孤栖。”

22三叠阳关 [ sān dié yáng guān ]

解释 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别的曲调。

出处 宋 周邦彥《苏幕遮》词:“《三叠阳关》声渐杳。断雨残云,只怕巫山晓。”

23离情别绪 [ lí qíng bié xù ]

解释 分离前后惜别、相思的愁苦情绪。

出处 宋 柳永《昼夜乐》:“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

24别鹤孤鸾 [ bié hè gū luán ]

解释 别:离别;鸾:凤凰一类的鸟。离别的鹤,孤单的鸾。比喻远离的夫妻。

出处 晋 陶潜《拟古》诗之五:“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25留连不舍 [ liú lián bù shě ]

解释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同“留恋不舍”。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二回:“杨大郎见他爱这粉头,留连不舍。”

26社燕秋鸿 [ shè yàn qiū hóng ]

解释 燕子和大雁都是候鸟,但在同一季节里飞的方向不同。比喻刚见面又离别。

27双凫一雁 [ shuāng fú yī yàn ]

解释 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羁,归国时留别李陵的诗中有“双凫俱北飞,一雁独南翔”之句。后以“双凫一雁”为感伤离别之词。

28违乡负俗 [ wéi xiāng fù sú ]

解释 离别家乡,违背世俗。

出处 南朝·陈·徐陵《劝进梁元帝表》:“昔苏季、张仪违乡负俗,尚复招三方以事赵,请六国以尊秦。”

29迟迟吾行 [ chí chí wú xíng ]

解释 迟迟:慢慢地。原指慢慢考虑考虑再走。形容恋恋不舍地离开。

30雨恨云愁 [ yǔ hèn yún chóu ]

解释 ①感觉上以为可以惹人愁怨的云和雨。②喻男女间离别之情。

出处 宋·王禹偁《点绛唇·感兴》词:“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宋·柳永《曲玉管》词:“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忌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

31爱别离苦 [ ài bié lí kǔ ]

解释 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

出处 《瑜伽师地论》第61卷:“何云何爱别离苦?当知此苦,亦由五相。”

32东劳西燕 [ dōng láo xī yàn ]

解释 劳:伯劳。比喻情侣、朋友离别。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杂曲歌辞八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33哀感中年 [ āi gǎn zhōng nián ]

解释 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王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是恶。’”

34背井离乡 [ bèi jǐng lí xiāng ]

解释 背:离开;井:古制八家为井;引申为乡里、家宅。离开乡里。常指被迫远离家乡;到外地谋生。

出处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三折:“背井离乡,卧雪眠霜。”

35不欢而散 [ bù huān ér sàn ]

解释 欢:高兴;愉快;散:分开;分手。很不愉快地分手。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众客咸不欢而散。”

36分道扬镳 [ fēn dào yáng biāo ]

解释 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拓跋志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37魂飞魄散 [ hún fēi pò sàn ]

解释 魂:灵魂;魄: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指魂飞了;魄也散了。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38分崩离析 [ fēn bēng lí xī ]

解释 崩:倒塌崩裂;析:散开;解体。分裂崩溃;离散解体。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39重见天日 [ chóng jiàn tiān rì ]

解释 重:重新。重新看见天和太阳。比喻摆脱了黑暗困苦的环境;又见到了光明。也作“复见天日”、“重睹天日”、“再见天日”。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杨八老越国奇逢》:“幸天兵得胜,倭贼败亡,我等指望重见天日。”

40记忆犹新 [ jì yì yóu xīn ]

解释 犹:还;仍然。对过去的往事仍然刻记得清清楚楚;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形容印象极其深刻。

出处 宋 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无一二。”

41骨肉相连 [ gǔ ròu xiāng lián ]

解释 像骨头和肉一样互相连接着。比喻关系密切;不可分割。

出处 《北齐书 杨愔传》:“常山玉以砖叩头,进而言曰:‘臣与陛下骨肉相连。’”

42图谋不轨 [ tú móu bù guǐ ]

解释 谋划超出常规或法度的事。图:谋;图谋:暗中谋划;轨:法度;准则。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王彬传》:“因勃然数敦曰:‘兄抗旌犯顺,杀戮忠良。图谋不轨,祸及门户。”

43大模大样 [ dà mó dà yàng ]

解释 ①形容架子很大;旁若无人的样子。②形容装模作样。摆出毫无拘束的样子。

出处 明 徐霖《绣襦记》:“这厮大模大样,公然慢我的。”

44魂不附体 [ hún bù fù tǐ ]

解释 魂:灵魂;魂魄。迷信的人认为人魂魄一离体;就失去知觉;无法行动。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恐惧万分。有时也形容受到极大的诱惑;不能自主。

出处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一个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颜色,使小生魂不附体。”

45弃暗投明 [ qì àn tóu míng ]

解释 弃:背弃;暗:黑暗;明:光明。抛弃反动的一面;投向光明的一面。形容断绝旧的一切;投向新的、有光明的前程。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46舍近求远 [ shě jìn qiú yuǎn ]

解释 舍:放弃;求:追求。舍弃近便的;追求遥远的。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47悲欢离合 [ bēi huān lí hé ]

解释 悲:悲哀;欢:欢乐;离:离散;合:团聚。指生活中的悲哀与欢乐;分离与团聚的不同遭遇。

出处 宋 苏轼《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杯子由》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阳缺,此事古难全。”

48天各一方 [ tiān gè yī fāng ]

解释 各在天底下的一边。形容离别后各居一地;相距遥远。

出处 汉 苏武《诗》:“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49截然不同 [ jié rán bù tóng ]

解释 截然: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形容两种事物没有一点必然联系。

出处 鲁迅《坟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

50劳燕分飞 [ láo yàn fēn fēi ]

解释 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51信誓旦旦 [ xìn shì dàn dàn ]

解释 誓言说的诚恳可信。信誓:表示真诚的誓言;旦旦:明白确实的样子。

出处 《诗经 卫风 氓》:“总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52春暖花开 [ chūn nuǎn huā kāi ]

解释 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形容美丽的景色。比喻事物得以顺利发展的良好环境或机遇。

出处 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 南内》:“春暖花开,命中贵陪内阁儒臣宴赏。”

53不期而遇 [ bù qī ér yù ]

解释 期:约定时日;遇:相逢;会面。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逢。也作“不期而会”。

出处 南朝 梁 简文帝《湘宫李智倩法师墓志铭》:“不期而遇,襄水之阳。”

54难解难分 [ nán jiě nán fēn ]

解释 双方争斗激烈;难以分开;也指双方关系密切;难以分开。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21回:“正在难解难分,忽听东边山上,犹如千军万马之声。”

55众叛亲离 [ zhòng pàn qīn lí ]

解释 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陷于孤立;不得人心。叛:背叛;离:离开;背。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56寸步不离 [ cùn bù bù lí ]

解释 寸步:极短的距离。一步也不离开。①形容两个人总是在一起;感情很融洽。②指距离很近;不离前后左右。

出处 南朝 梁 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

57调虎离山 [ diào hǔ lí shān ]

解释 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3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

58天南地北 [ tiān nán dì běi ]

解释 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形容分离两地;相隔很远。也形容地区各不相同。

出处 元 关汉卿《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要时间月缺花飞。”

59难分难解 [ nán fēn nán jiě ]

解释 指双方争吵、斗争、比赛等相持不下,难以分开。有时也形容双方关系十分亲密,分不开。

出处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9卷:“为些风情事,做了出来,正在难分难解之际,忽然登第。”

60鬼哭狼嚎 [ guǐ kū láng háo ]

解释 嚎:大声叫或哭喊。像鬼和狼一样哭喊。形容哭声很凄惨。

出处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20回:“又神差鬼使,叫他里面嚷打做鬼哭狼号。”

61一钱不值 [ yī qián bù zhí ]

解释 一个铜钱都不值。比喻毫无价值。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生平毁程不识不直一钱,今日长者为寿,乃效女儿咕嗫耳语。”

62形影相随 [ xíng yǐng xiāng suí ]

解释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出处 唐 崔峒《江山书怀》:“登高回首罢,行影自相随。”

63虎落平阳 [ hǔ luò píng yáng ]

解释 老虎离开深山;落在平地里。比喻有权有势者或有实力者失去了自己的权势或优势。平阳:地势平坦、明亮的地方。

出处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落平川被犬欺。”

64连理分枝 [ lián lǐ fēn zhī ]

解释 喻夫妻分离。

出处 宋·孙光宪《清平乐》词:“愁肠欲断,正是青春半,连理分枝鸾失伴,又是一场离散。”

65留恋不舍 [ liú liàn bù shě ]

解释 依恋着不愿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玄德曰:‘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

66迷途知返 [ mí tú zhī fǎn ]

解释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失了道路;知道后改到正路上来。比喻犯了错误后;知道改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以身试祸,岂不痛哉!若迷而知返,尚可以免。”

67长歌当哭 [ cháng gē dàng kū ]

解释 长歌:放声歌咏;引申为写诗文;当:当作。以放声歌咏代替哭泣;指用诗文抒发胸中悲愤的感情。也作“长歌代哭”。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68匪夷所思 [ fěi yí suǒ sī ]

解释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出处 《周易 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69魂不守舍 [ hún bù shǒu shè ]

解释 舍:住宅;指人的躯体。灵魂离开了躯体。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70黯然魂销 [ àn rán hún xiāo ]

解释 黯然:心神沮丧的样子;魂销: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心情极其沮丧、哀痛,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

出处 清 李渔《闲情偶寄 授曲第三》:“悲者黯然魂销而不致反有喜色,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

71黯然销魂 [ àn rán xiāo hún ]

解释 黯然:心神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好像灵魂离开了肉体。心情沮丧;面色阴沉;好像失掉了灵魂;形容极度悲愁。

出处 南朝 梁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失色将败之貌。”

72不舍昼夜 [ bù shě zhòu yè ]

解释 舍:放弃。不分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出处 春秋 孔子《论语 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3迷而知反 [ mí ér zhī fǎn ]

解释 迷路后知道回来。比喻有了过失能够改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袁术传》:“若迷而知反,尚可以免。”

74有福同享 [ yǒu fú tóng xiǎng ]

解释 幸福来共同分离。

出处 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回:“彼此兄弟,自应有福同享。”

75阳关三迭 [ yáng guān sān dié ]

解释 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出处 唐 王维《渭城曲》诗:“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6号啕大哭 [ háo táo dà kū ]

解释 号啕:大哭声。放声大哭。

出处 《周易 同人》:“同人先号咷而后笑。”

77离乡别土 [ lí xiāng bié tǔ ]

解释 同“离乡背井”。

出处 唐·元稹《花栽》诗:“买得山花一两栽,离乡别土易摧颓。”

78无故呻吟 [ wú gù shēn yín ]

解释 犹言无病呻吟。比喻无真情实感而故弄文墨。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79临别赠言 [ lín bié zèng yán ]

解释 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

出处 唐 王勃《滕王阁序》:“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80生别死离 [ shēng bié sǐ lí ]

解释 指亲人之间难以相见的别离和死的永诀

出处 明·邵璨《香囊记·寻兄》:“未亡人衔哀惨凄,念一家生别死离,衷情诉与谁!”

81临别赠语 [ lín bié zèng yǔ ]

解释 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

出处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团组织的教导,教师的嘱咐,妈妈的叮咛,同学们的临别赠语,又记取了多少?”

82尽欢而散 [ jìn huān ér sàn ]

解释 尽情欢乐之后,才分别离开。多指聚会、宴饮或游乐。

出处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命酒更酌,尽欢而散。”

83抽抽搭搭 [ chōu chōu dā dā ]

解释 形容抵声哭泣。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平儿听了,越发抽抽搭搭的哭了起来。”

84故土难离 [ gù tǔ nán lí ]

解释 故土:出生地,或过去住过的地方,这里指故乡、祖国。难于离开故乡的土地。形容对家乡或祖国有无限的眷恋之情。

出处 李晓明《平原枪声》:“俗话说:‘故土难离’。”

85结不解缘 [ jié bù jiě yuán ]

解释 形容男女热恋,不能分开。也指两者有不可分开的缘分。

出处 《古诗十九首》:“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86杏脸桃腮 [ xìng liǎn táo sāi ]

解释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杏脸桃腮,乘着月色,娇滴滴越显得红白。”

87瓶沉簪折 [ píng chén zān zhé ]

解释 瓶沉水底难觅,簪子折断难接。比喻男女分离。

出处 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88缠绵缱绻 [ chán mián qiǎn quǎn ]

解释 缠绵:心绪郁结;缱绻:难舍难分。形容感情深厚,难舍难分。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3回:“以后对饮对唱,缠绵缱绻。”

89分钗劈凤 [ fēn chāi pī fèng ]

解释 见“分钗断带”。

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刘王氏》:“[县令]乃赋一诗刻诸墓上云:‘分钗劈凤已联年,就义何妨晚慨愆。’”

90神嚎鬼哭 [ shén háo guǐ kū ]

解释 见“神号鬼哭”。

出处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可怎生神嚎鬼哭,雾惨云昏,白日为幽。”

91三迭阳关 [ sān dié yáng guān ]

解释 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出处 唐·王维《渭城曲》诗:“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92魂销目断 [ hún xiāo mù duàn ]

解释 谓情思凄苦。

出处 唐·严休复《唐昌观玉蕊花折有心人游怅然成二绝》诗:“终日斋心祷玉宸,魂销目断未逢真。”

93生离死绝 [ shēng lí sǐ jué ]

解释 形容很难再见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

出处 《晋书·殷仲堪传》:“而一旦幽絷,生离死绝,求之于情,可伤之甚。”

94目断魂消 [ mù duàn hún xiāo ]

解释 因望不到而内心伤悲。形容离别的悲伤愁苦。

出处 明·无名氏《精忠记·辞母》:“只今别去,山长水遥,意匆匆远离膝下,目断魂消。”

95总角之交 [ zǒng jiǎo zhī jiāo ]

解释 幼年时的好朋友(总角:古代未成年人把头发分两边扎成形状如角的髻)。

出处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崔秀才》:“莫逆之交不足恃矣,然总角之交,应非泛泛也。”

96目断魂销 [ mù duàn hún xiāo ]

解释 目断:竭尽目力所见。指竭尽目力也看不见,因而内心十分悲痛。形容因离别而十分伤心。亦作“目断魂消”。

出处 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臣自离京国,目断魂销,每至五更朝谒之时,臣实制泪不得。”

97宾饯日月 [ bīn jiàn rì yuè ]

解释 迎送。多指岁月流逝。宾,通“傧”,指迎接。饯,指送别。

出处 语出《书 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昜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又:“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

98目断飞鸿 [ mù duàn fēi hóng ]

解释 断:断绝;鸿:鸿雁。目送大雁飞去,直到看不见。形容离别的悲凄之情。

出处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此情未语泪先溶,自今别去,目断飞鸿。”

99分钗破镜 [ fēn chāi pò jìng ]

解释 比喻夫妻失散或分离。

出处 南朝·陈·徐德言《破镜》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当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