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感情不合的成语

形容感情不合的成语


1貌合神离 [ mào hé shén lí ]

解释 貌:外表;神:内心。指外表上一致;内心里不一样。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而实际上各怀心思。

出处 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得新忘旧》:“自有此宠复,神意即淡然,偶有酬对,亦只貌合神离耳。”

2一刀两断 [ yī dāo liǎng duàn ]

解释 比喻坚决断绝一切关系。

出处 唐 寒山《诗三百三首》:“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断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3勾心斗角 [ gōu xīn dòu jiǎo ]

解释 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出处 唐 杜牧《阿房宫赋》:“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4强词夺理 [ qiǎng cí duó lǐ ]

解释 指无理强辩;想说成有理的。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座上一人忽曰:‘孔明所言,皆强词夺理,均非正论,不必再言。”

5斤斤计较 [ jīn jīn jì jiào ]

解释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出处 《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6势均力敌 [ shì jūn lì dí ]

解释 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无他远略,又势均力敌,内难必作,吾乘其弊,事可图也。”

7针锋相对 [ zhēn fēng xiāng duì ]

解释 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的意见、观点、策略、行动等尖锐的对立。也比喻在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言论、行动等采取相应的行动、措施。

出处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25卷:“夫一切问答,如针锋相投,无纤毫参差。”

8自私自利 [ zì sī zì lì ]

解释 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出处 宋 程颐《二程语录》:“然要卒归乎自私自利之规模。”

9心心相印 [ xīn xīn xiāng yìn ]

解释 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心:心思;思想感情;印:合;契合。

出处 唐 裴休《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但心心相印,印印相契,使自证知光明受用而已。”

10心猿意马 [ xīn yuán yì mǎ ]

解释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11患难与共 [ huàn nàn yǔ gòng ]

解释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

12情投意合 [ qíng tóu yì hé ]

解释 投:契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

13唯唯诺诺 [ wéi wéi nuò nuò ]

解释 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附和;恭顺听从的样子。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14同床异梦 [ tóng chuáng yì mèng ]

解释 睡在一张床上;做着不同的梦。原指夫妻感情不和。比喻同作一件事;各有各的打算。

出处 宋 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 乙巳春书之一》:“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15风雨同舟 [ fēng yǔ tóng zhōu ]

解释 舟:船。在风雨中同乘在一条船上;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出处 孙武《孙子 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16乌合之众 [ wū hé zhī zhòng ]

解释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出处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17明争暗斗 [ míng zhēng àn dòu ]

解释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形容内部钩心斗争;互相争斗的情况。

出处 冯玉祥《我的生活》:“于是两方明争暗斗,各不相让,一天利害一天,闹成所谓‘府院之争’。”

18朝秦暮楚 [ zhāo qín mù chǔ ]

解释 早上侍奉秦国;晚上倒向楚国。比喻主意不定;反复无常。

出处 明 毕魏《竹叶舟》:“因见贵戚王恺,富堪敌国,比太仆更觉奢华,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19格格不入 [ gé gé bù rù ]

解释 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格格:阻碍;隔阂。入:融洽。

出处 清 袁枚《寄房师邓逊斋先生》:“以前辈之典型,合后来之花样,自然格格不入。”

20男盗女娼 [ nán dào nǚ chāng ]

解释 盗:盗贼;娼:妓女。男的是盗贼;女的是娼妓。形容男女思想极其腐朽败坏;尽做坏事。

出处 明 谢谠《四喜记 天佑阴功》:“眼前之报,男盗女娼,灭门绝户,日后之报。”

21指桑骂槐 [ zhǐ sāng mà huái ]

解释 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甲;实际上骂乙。

出处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他每日那边指桑树骂槐树,百般称快。”

22男欢女爱 [ nán huān nǚ ài ]

解释 男女间亲昵欢爱。

出处 晋 陆机《塘上行》:“男欢智倾愚,女爱衰避妍。”

23恩断义绝 [ ēn duàn yì jué ]

解释 恩爱情义完全断绝。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绝断没有接续。多指夫妻或亲属之间感情破裂。

出处 元 马致远《马丹阳》:“咱两个恩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24相濡以沫 [ xiāng rú yǐ mò ]

解释 濡:沾湿;沫:唾沫。水干了;鱼互相以吐沫沾湿;以维持生命。现比喻在困境中以微薄的力量相互救助。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5若即若离 [ ruò jí ruò lí ]

解释 即;凑近。好象接近;又好像不接近。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这边两个新人在新房里乍来乍去,如蛱蝶穿花;若即若离,似蜻蜓点水。”

26龙争虎斗 [ lóng zhēng hǔ dòu ]

解释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出处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文武每我不信你敢差排吕太后,枉以后龙争虎斗,都是俺鸾交凤友。”

27天长地久 [ tiān cháng dì jiǔ ]

解释 像天地一样长久永恒的意思。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28声嘶力竭 [ shēng sī lì jié ]

解释 嘶:哑;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出处 《晚清文学钞 轰天雷》:“北山大哭,哭得声哑力竭,倒是嫂嫂劝住了。”

29劳燕分飞 [ láo yàn fēn fēi ]

解释 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

出处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30反目成仇 [ fǎn mù chéng chóu ]

解释 反目:翻转眼皮;以白眼珠瞪人。反眼相看成为仇人;指夫妻不和闹得很僵;以致互相成为仇人。也指其他原来关系非常亲密;相处十分要好的人;矛盾激化;互相对立。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甚致怜新弃旧,反目成仇,多着呢?”

31吵吵闹闹 [ chǎo chǎo nào nào ]

解释 故意发出各种争吵声的情况。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3回:“若是那些小人知道,来这门首吵吵闹闹,却怎么了?”

32笑里藏刀 [ xiào lǐ cáng dāo ]

解释 形容对人外表和气;内心却十分阴险毒辣。藏:隐藏。

出处 《旧唐书 李义府传》:“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其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

33男尊女卑 [ nán zūn nǚ bēi ]

解释 尊:尊贵;卑:卑下。男的尊贵;女的卑下。旧社会以男子为中心;认为男子地位高贵;妇女地位低下。一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六本》:“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人以男为贵。”

34男扮女妆 [ nán bàn nǚ zhuāng ]

解释 男人打扮成女人。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乔太守见他男扮女妆……难道你认他不出?”

35话不投机 [ huà bù tóu jī ]

解释 投机:意见相合。指意见或观点看法等不一致;说不到一起。

出处 元 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我则怕言无关典,话不投机。”

36你争我夺 [ nǐ zhēng wǒ duó ]

解释 指相互争夺。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这些富贵公子,你争我夺,依了张家,违了李家。”

37相敬如宾 [ xiāng jìng rú bīn ]

解释 宾:贵客。互相敬重就像与宾客相处一样。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庞公》:“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

38冷酷无情 [ lěng kù wú qíng ]

解释 冷漠苛刻;没有感情。

出处 老舍《一封家信》:“看明白了大部分的字,都是责难他的!她的形影与一切都消逝了,他眼前只是那张死板板的字,与一些冷酷无情的字!”

39男女有别 [ nán nǚ yǒu bié ]

解释 指男女之间有所分别。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昏义》:“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

40琴瑟不调 [ qín sè bù tiáo ]

解释 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出处 《汉书 礼乐志》:“辟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41男扮女装 [ nán bàn nǚ zhuāng ]

解释 男人打扮成女人。

出处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29回:“自此薛敖曹与二张,在宫则男扮女装,出外又横行无忌,强占民妻,欺奸幼女,无所不为。”

42男耕女织 [ nán gēng nǚ zhī ]

解释 男的耕种;女的纺织。形容辛勤从事生产劳动;也形容合家劳动;怡然自乐。

出处 宋 罗泌《路史 后纪十二 夏后氏》:“男耕女织,不夺其时。”

43童男童女 [ tóng nán tóng nǚ ]

解释 未婚的少男少女。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使人仍赍童男童女,入海求之。”

44红男绿女 [ hóng nán lǜ nǚ ]

解释 指穿着各种漂亮衣服的青年男女。

出处 清 舒位《修箫谱传奇》:“红男绿女,到如今野草荒田。”

45你死我活 [ nǐ sǐ wǒ huó ]

解释 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双方斗争尖锐;不能共存。

出处 元 李寿卿《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

46貌合心离 [ mào hé xīn lí ]

解释 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

出处 汉 黄石公《素书 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47重男轻女 [ zhòng nán qīng nǚ ]

解释 重视男子,看轻女性。指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

出处 曲波《林海雪原》:“说的白茹含羞带乐的一撅嘴,‘什么黄毛丫头,重男轻女的思想。’”

48鸾凤分飞 [ luán fèng fēn fēi ]

解释 比喻夫妻或情侣离散。

出处 唐 房千里《寄妾赵氏》诗:“鸾凤分飞海树秋,忍听钟鼓越王楼。”

49女扮男妆 [ nǚ bàn nán zhuāng ]

解释 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

出处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8卷:“那黄善聪女扮男妆,千古奇事。”

50分鞋破镜 [ fēn xié pò jìng ]

解释 比喻夫妻分离。

出处 唐·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为妻,公主有才貌。陈亡之际,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于是破一镜,夫妻各执一半,相约日后合镜相会。(分鞋,见示例)

51男婚女嫁 [ nán hūn nǚ jià ]

解释 指儿女成家。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向长》:“建武中,男女聚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

52男女老少 [ nán nǚ lǎo shào ]

解释 泛指所有的人。

出处 光未然《黄河大合唱 黄水谣》:“麦苗肥,稻花香,男女老少喜洋洋。”

53善男信女 [ shàn nán xìn nǚ ]

解释 原指皈依佛教的人。后泛指虔诚信奉佛教的男女。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 臆论 拒客》:“释道寺院,有客堂,有主客师,使四方游人,善男信女,咸可小憩,有来礼佛者,有来布施者,从不拒客之礼。”

54忽冷忽热 [ hū lěng hū rè ]

解释 指时而冷静,时而感情冲动,情绪不稳定。

出处 鲁迅《而已集 读书杂谈》:“研究是要用理智,要冷静的,而创作须情感,至少总得发点热,于是忽冷忽热,弄得头昏。”

55恩绝义断 [ ēn jué yì duàn ]

解释 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出处 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索什么恩绝义断写休书。”

56镜破钗分 [ jìng pò chāi fēn ]

解释 比喻夫妻失散、离异。

出处 南朝陈·徐德言《破镜》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当复姮娥影,空留明月辉。”唐·白居易《长恨歌》:“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57生男育女 [ shēng nán yù nǚ ]

解释 指生育子女。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百丈惟政禅师》:“而且不解生男育女,直至如今门风断绝。”

58饮食男女 [ yǐn shí nán nǚ ]

解释 泛指人的本性。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59生死相依 [ shēng sǐ xiāng yī ]

解释 在生死问题上互相依靠。形容同命运,共存亡。

出处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

60花残月缺 [ huā cán yuè quē ]

解释 形容衰败零落的景象。也比喻感情破裂,两相离异。

出处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则这今晚开筵,正是中秋令节。只合低唱浅斟,莫待他花残月缺。”

61月缺花残 [ yuè quē huā cán ]

解释 缺:少。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

出处 唐 温庭筠《金荃集 和友人伤歌姬》诗:“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62痴男怨女 [ chī nán yuàn nǚ ]

解释 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63男唱女随 [ nán chàng nǚ suí ]

解释 指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形容夫妻和睦。

出处 《孔丛子 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64分钗断带 [ fēn chāi duàn dài ]

解释 钗分开,带断了。比喻夫妻的离别。

出处 晋 袁宏《后汉纪 灵帝纪上》:“妇人见去,当分钗断带。”

65一男半女 [ yī nán bàn nǚ ]

解释 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66抓破面皮 [ zhuā pò miàn pí ]

解释 见“抓破脸皮”。

出处 老舍《二马》第五段二:“我忍了这么些日子了,他一点看不出来。我知道不抓破面皮的跟他说,他要命也不明白我们的事情,非说不可了!”

67恩断意绝 [ ēn duàn yì jué ]

解释 恩:恩惠,恩情;意: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出处 明 无名氏《认金梳》第一折:“你若得见了你的亲娘,莫漏泄,休将我恩断意绝,可怜我无家无业。”

68抓破脸子 [ zhuā pò liǎn zǐ ]

解释 见“抓破脸皮”。

出处 张天翼《清明时节》二:“我一直忍住了没跟人抓破脸子,你莫逼得太狠。”

69拖男挟女 [ tuō nán xié nǚ ]

解释 拖:牵引;挟:夹在胳膊下。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吓得城外各关厢人等,拖男挟女,顾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70携男挈女 [ xié nán qiè nǚ ]

解释 带领着男儿女儿。多用于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计的艰辛。

出处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八卷:“怀玉领兵,约行六七十里,只见道路之中,大对小对携男挈女而来。”

71拖男带女 [ tuō nán dài nǚ ]

解释 带领着男儿女儿。多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计的艰难。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就是我这师傅,不辞年高路远,拖男带女而来,他也是为好。”

72寸男尺女 [ cùn nán chǐ nǚ ]

解释 一男半女。

出处 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俺两口儿自成夫妇,已经数载,寸男尺女皆无。”

73男女别途 [ nán nǚ bié tú ]

解释 别:区分。男子与女子应有所区别。

出处 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途,举选上德。”

74男倡女随 [ nán chāng nǚ suí ]

解释 倡:倡导。指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形容夫妻和睦。

出处 《孔丛子·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75大男小女 [ dà nán xiǎo nǚ ]

解释 长男幼女。指儿女。

出处 明·无名氏《东平府》第二折:“谢天谢地好收成,大男小女笑欣欣。”

76男室女家 [ nán shì nǚ jiā ]

解释 犹男婚女嫁。指儿女成家。

出处 明 汪廷讷《狮吼记 赠妾》:“男室女家,大伦攸系,天长地久,乐意相关。”

77镜分鸾凤 [ jìng fēn luán fèng ]

解释 比喻夫妻分离。

出处 元·高明《琵琶记·临妆感叹》:“文场选士,纷纷都是才俊徒,少甚么镜分鸾凤。”

78别鹤孤鸾 [ bié hè gū luán ]

解释 别:离别;鸾:凤凰一类的鸟。离别的鹤,孤单的鸾。比喻远离的夫妻。

出处 晋 陶潜《拟古》诗之五:“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79鲽离鹣背 [ dié lí jiān bèi ]

解释 喻夫妻或恋人分离。

80月缺难圆 [ yuè quē nán yuán ]

解释 比喻关系一旦破裂,就很难挽回。

出处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7回:“你若不还我宝珠,我便放金蛟剪,那时月缺难圆。”

81凤愁鸾怨 [ fèng chóu luán yuàn ]

解释 比喻夫妻间因思念而生的愁怨。

出处 明·王玉峰《梦香记·饯别》:“无奈分离一旦,你功名傥万全,也思恩爱有三年。苦只为鹗荐鹏骞,博得凤愁鸾怨。”

82思断义绝 [ ēn duàn yì jué ]

解释 感情破裂。多指夫妻离异。

出处 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三折:“咱两个思断义绝,花残月缺,再谁恋锦帐罗帏。”

83五男二女 [ wǔ nán èr nǚ ]

解释 《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谓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

出处 《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

84男媒女妁 [ nán méi nǚ shuò ]

解释 妁:媒人。指男女媒人。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除非他女儿不要嫁人便罢休,不然少不得男媒女妁。”

85三男四女 [ sān nán sì nǚ ]

解释 泛指众多子女。

出处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我挣了一份大家私,又没有三男四女,只得这个孩子,若得他一举成名,祖宗面上,也有些光彩。”

86针尖对麦芒 [ zhēn jiān duì mài máng ]

解释 比喻双方都很利害,互不相让。

出处 老舍《荷珠配》第一场:“黄龙衮你这小子真叫会算账!怎奈呀针尖对麦芒,全三爷子不会上你的当。”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