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一个人没有心的成语

形容一个人没有心的成语


1恩将仇报 [ ēn jiāng chóu bào ]

解释 将:拿;把;报:报答。受了别人的恩惠却用仇恨来报答。形容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亏这官人救了性命,今反恩将仇报,天理何在!”

2忘恩负义 [ wàng ēn fù yì ]

解释 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恩:恩惠;负:违背;义:情义。

出处 元 杨文奎《儿女团圆》:“他怎生忘恩负义?你雪堆儿里扶起他来那。”

3丧尽天良 [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

解释 丧:丧失;尽:全部;天良:良心。没有一点良心。形容坏人恶毒到了极点。

出处 清 钱泳《履园丛话》:“今人既高贵骄奢矣,而又丧尽天良,但思利己,不思利人。”

4狼心狗肺 [ láng xīn gǒu fèi ]

解释 比喻心肠如狼和狗 一样凶恶、狠毒。也比喻忘恩负义。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那知这贼子恁般狼心狗肺,负义忘恩。”

5吃里扒外 [ chī lǐ pá wài ]

解释 比喻受这一方好处,却暗为另一方效劳。

出处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人心隔肚皮,备不住有那吃里扒外的家伙走风漏水,叫韩老六跑了。”

6瞒心昧己 [ mán xīn mèi jǐ ]

解释 昧:欺瞒。违背良心干坏事。

出处 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一折:“我堪那无端的豪户,瞒心昧己使心毒,他可便心狡狠,倒换过文书。”

7暗室欺心 [ àn shì qī xīn ]

解释 在黑暗的屋子里昧着良心做坏事。指偷偷地做坏事。

出处 宋 陈元靓《事林广记 第九卷 警世格言》:“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欺心,神目如电。”

8昧地瞒天 [ mèi dì mán tiān ]

解释 欺骗天地。比喻昧着良心,隐瞒事实或以谎言骗人。

出处 明 无名氏《活拿萧天佑》头折:“你这般昧地瞒天,谄佞奸僻。”

9昧己瞒心 [ mèi jǐ mán xīn ]

解释 指违背自己的良心干坏事。

出处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他他他,忒很毒,敢敢敢,昧己满心,将我图。”

10负恩昧良 [ fù ēn mèi liáng ]

解释 昧:隐藏;良:良心。辜负恩情,泯灭良心。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回:“不意今日群芳大放,彼独无花。负恩昧良,莫此为甚。”

11开诚布公 [ kāi chéng bù gōng ]

解释 开诚:敞开胸怀;表示诚意;布公:公正无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指坦白无私、诚恳公正地亮出自己的见解。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评论》:“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12见利忘义 [ jiàn lì wàng yì ]

解释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

13专心致志 [ zhuān xīn zhì zhì ]

解释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14损人利己 [ sǔn rén lì jǐ ]

解释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15一毛不拔 [ yī máo bù bá ]

解释 连一根汗毛也不肯拔出来。形容为人十分吝啬;自私。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16心狠手辣 [ xīn hěn shǒu là ]

解释 心肠凶狠;手段毒辣。

出处 清 藤谷古香《轰天雷》:“唐敬宗之于刘克明,未尝欲诛之也,而克明卒弑之于饮酒烛灭时矣。刑余之人,心狠手辣,自古然也。”

17怀才不遇 [ huái cái bù yù ]

解释 怀:怀藏;才:才干;才能。很有才能但是没有碰到赏识和重用他的人;没有施展的机会。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18唯利是图 [ wéi lì shì tú ]

解释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名过其实,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19斤斤计较 [ jīn jīn jì jiào ]

解释 斤斤:明察细微;引申为琐细。计较细小的事物。现比喻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或琐细的小事。

出处 《诗经 周颂 执竞》:“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20旁若无人 [ páng ruò wú rén ]

解释 旁:旁边;若;好像。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21直言不讳 [ zhí yán bù huì ]

解释 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

出处 《晋书 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22穷凶极恶 [ qióng xiōng jí è ]

解释 穷:极端。形容非常的凶恶。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乃始恣睢,奋其威诈,滔天虐民,穷凶极恶。”

23脚踏实地 [ jiǎo tà shí dì ]

解释 脚踏在实在的地上。比喻做事认真、踏实、不虚浮;一步一个脚印。

出处 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8卷:“公尝问康节曰:‘某何如人?’曰:‘君实脚踏实地人也。’”

24见死不救 [ jiàn sǐ bù jiù ]

解释 见到别人面临死亡威胁而不去救援。

出处 元 关汉卿《救风尘》:“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

25爱财如命 [ ài cái rú mìng ]

解释 爱:吝惜;舍不得。吝惜钱财如同吝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对钱财的贪婪、吝啬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出处 清 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四回:“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

26自欺欺人 [ zì qī qī rén ]

解释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用自己也不相信的去欺骗别人。形容别有用心或虚伪无力的欺骗行为。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卷:“因说自欺欺人,曰:‘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27患得患失 [ huàn dé huàn shī ]

解释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28自私自利 [ zì sī zì lì ]

解释 只为自己打算;只顾自己利益。形容私心重。

出处 宋 程颐《二程语录》:“然要卒归乎自私自利之规模。”

29心猿意马 [ xīn yuán yì mǎ ]

解释 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出处 《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

30心无二用 [ xīn wú èr yòng ]

解释 心思不能同时用在两件事上。指做事必须专心;注意力不能分散。

出处 北齐 刘昼《新论 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具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成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31慷慨激昂 [ kāng kǎi jī áng ]

解释 慷慨:充满正气;情绪激动。激昂:振奋昂扬。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出处 唐 柳宗元《柳先生集 卷三十六 上权德舆补阙温卷决进退启》:“今将慷慨激昂,奋攘布衣,纵谈作者之筵,曳裾名卿之门。”

32光明磊落 [ guāng míng lěi luò ]

解释 磊落:错落分明;引申指人洒脱不拘;直率开朗。指心地光明正大;胸怀坦白。

出处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74卷:“譬如人光明磊落底便是好人,昏昧迷暗底便不是好人。”

33三心二意 [ sān xīn èr yì ]

解释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处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34丧心病狂 [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

解释 丧:丧失;失去;心:指理智;狂:疯狂。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或凶残到了极点。

出处 《宋史 范如圭传》:“如圭独以书责桧以曲学倍师,忘仇辱国之罪,且曰:‘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35神不守舍 [ shén bù shǒu shè ]

解释 神:精神;心神;舍:本为房屋;这里指人的躯体。精神不守在躯体里。形容精神不集中;心神极不安定。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疲乏之极,神不守舍。”

36一心一意 [ yī xīn yī yì ]

解释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

37清清楚楚 [ qīng qīng chǔ chǔ ]

解释 清晰明白有条理。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6回:“又见世南生得清清楚楚,弱不胜衣,故憨憨的只管贪看。”

38清心寡欲 [ qīng xīn guǎ yù ]

解释 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

出处 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三折:“我奉师父法旨,着你清心寡欲,受戒持斋,不许凡心动。”

39利欲熏心 [ lì yù xūn xīn ]

解释 利:名利;欲:欲望;熏:熏染;侵袭。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出处 宋 黄庭坚《赠别李次翁》诗:“利欲熏心,随人翕张。”

40狼子野心 [ láng zǐ yě xīn ]

解释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41暴风骤雨 [ bào fēng zhòu yǔ ]

解释 暴:突然而猛烈的;骤:急速。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有时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9回:“有雌雄二鸟,原在一处同飞,忽被暴风骤雨惊散。”

42明明白白 [ míng míng bái bái ]

解释 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账目已明明白白,并无分文来去。”

43胸无城府 [ xiōng wú chéng fǔ ]

解释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城府:城市和官府;借指待人处事的心机。

出处 《宋史 傅尧俞传》:“尧俞厚重言寡,遇人不设城府,人自不忍欺。”

44小肚鸡肠 [ xiǎo dù jī cháng ]

解释 比喻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

出处 浩然《艳阳天》第46章:“人家萧长春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的人,人家是宰相肚子撑得船。”

45心浮气躁 [ xīn fú qì zào ]

解释 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

出处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自己没有应付不了的人,也很少心浮气躁过,此刻是怎么回事?”

46锱铢必较 [ zī zhū bì jiào ]

解释 一分一厘也一定要计较(锱:四分之一两;铢:二十四分之一两;二者是古代极小的计量单位)。

出处 《荀子 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47风雨如晦 [ fēng yǔ rú huì ]

解释 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这天夜里没有月亮。风雨天气;天色昏暗犹如晦日的夜晚。后比喻局势动荡;社会黑暗。

出处 《诗经 郑风 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48心不在焉 [ xīn bù zài yān ]

解释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焉:古汉语助词;相当于“于此”。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49心怀叵测 [ xīn huái pǒ cè ]

解释 心里藏着难以测度的恶意。形容用心险恶。心怀:居心;存心;叵:不可;测:揣测;猜测。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

50徇私舞弊 [ xùn sī wǔ bì ]

解释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出处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3回:“谁想这伙官员,贪滥无厌,徇私舞弊,克减酒肉。”

51损公肥私 [ sǔn gōng féi sī ]

解释 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出处 《新华月报》1979年第1期:“在群众中,有些人损公肥私,无理取闹。”

52假公济私 [ jiǎ gōng jì sī ]

解释 假:借;济:补益;助。假借公家的名义来谋取个人利益。

出处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53丧魂失魄 [ sàng hún shī pò ]

解释 原义为失去了魂魄。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出处 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

54魂不守舍 [ hún bù shǒu shè ]

解释 舍:住宅;指人的躯体。灵魂离开了躯体。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

出处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裴松之注引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55精神恍惚 [ jīng shén huǎng hū ]

解释 恍惚:迷糊。形容精神不集中的样子。

出处 北齐 魏收《魏书 尔朱荣传》:“荣亦精神恍惚,不自支持。”

56营私舞弊 [ yíng sī wǔ bì ]

解释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出处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南洋兵船虽然不少,叵奈管带……营私舞弊,那里还有公事在他心上。”

57赤诚相待 [ chì chéng xiāng dài ]

解释 赤诚:极真诚、忠诚。以至诚之心待人。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3章:“这所剩的数千饥饿疲惫之师因感学生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和平日赤诚相待,暂时不忍离去,勉强可以一战。”

58心口如一 [ xīn kǒu rú yī ]

解释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

出处 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有纷纷之患哉!”

59心如止水 [ xīn rú zhǐ shuǐ ]

解释 形容心境平静,毫无杂念。

出处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60平心静气 [ píng xīn jìng qì ]

解释 心情平稳;态度冷静;不鲁莽行事。

出处 宋 吕本中《官箴》:“又如监司郡守严刻过当者,须平心定气与之委曲详尽,使之相从而后已。”

61心无旁骛 [ xīn wú páng wù ]

解释 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旁:另外的;骛:追求。

出处 冰心《谈信纸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者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62嫉贤妒能 [ jí xián dù néng ]

解释 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嫉妒。

出处 汉 荀悦《汉纪 高祖纪三》:“项羽嫉贤妒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

63千姿百态 [ qiān zī bǎi tài ]

解释 形容姿态多种多样。

出处 蒋子龙《好景门》:“食客五花八门,论服饰千姿百态,论肤色黄白都有。”

64毫不介意 [ háo bù jiè yì ]

解释 毫:丝毫;介:进入。丝毫也不往心里去。也作“毫不在意”。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众人如何得意,独他一个皆视有如无,毫不介意。因此众人嘲他越发呆了。”

65心不两用 [ xīn bù liǎng yòng ]

解释 谓一个人的心思一时只能专注于一事。

出处 北齐·刘昼《新论·专学》:“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具成,虽执规矩之心,回剟劂之手,而不能者,由心不两用,则手不并运也。”

66卖李钻核 [ mài lǐ zuān hé ]

解释 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67平心定气 [ píng xīn dìng qì ]

解释 指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出处 宋 陆九渊《与刘深父书》:“开卷读书时,整冠肃容,平心定气。”

68暗室亏心 [ àn shì kuī xīn ]

解释 在暗中做见不得人的亏心事。

出处 元 张养浩《折桂令》曲:“暗室亏心,纵然致富,天意何如?”

69三朋四友 [ sān péng sì yǒu ]

解释 泛指各种朋友。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大树坡义虎送亲》:“自有一班无赖子弟,三朋四友,和他檠鹰放鹞,驾犬驰马,射猎打生为乐。”

70昧地谩天 [ mèi dì mán tiān ]

解释 比喻昧着良心隐瞒真实情况,用谎言欺骗他人。亦作“昧地瞒天”。

出处 金侯善渊《酹江月》词:“昧地谩天,多能已会,以巧翻为拙。”

71负恩忘义 [ fù ēn wàng yì ]

解释 见“负恩背义”。

出处 元·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紧降阶,释缚扶将起,是兄弟负恩忘义。”

72有己无人 [ yǒu jǐ wú rén ]

解释 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9回:“虽是小事,显见有己无人,贪心不死。”

73清静寡欲 [ qīng jìng guǎ yù ]

解释 欲:欲望。保持心地清净,很少欲望。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任隗传》:“隗字仲和,少好黄老,清静寡欲。”

74古井无波 [ gǔ jǐng wú bō ]

解释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出处 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75莫此为甚 [ mò cǐ wéi shèn ]

解释 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多指不良倾向或形势严重。

出处 宋·洪迈《容斋三笔》卷四:“名不雅古,莫此为甚。”

76大富大贵 [ dà fù dà guì ]

解释 指十分富有和高贵。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8卷:“后来虽不能如二公这等大富大贵,却也免了一个大难,享个大大家事。”

77食亲财黑 [ shí qīn cái hēi ]

解释 指人贪婪自私,爱占便宜。

78神目如电 [ shén mù rú diàn ]

解释 神的眼睛相闪电一样明亮。指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出处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小人没处申诉,天理昭彰,神目如电。”

79人心隔肚皮 [ rén xīn gé dù pí ]

解释 谓人的心思难以猜测。

出处 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