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查 成语 形容可怜巴巴的成语

形容可怜巴巴的成语


1呆若木鸡 [ dāi ruò mù jī ]

解释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出处 先秦 庄周《庄子 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2孤苦伶仃 [ gū kǔ líng dīng ]

解释 伶仃:孤独的样子。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出处 唐 白居易《祭郎中弟文》:“孤苦零丁,又加衰疾;殆无生意,岂有宦情?”

3顾影自怜 [ gù yǐng zì lián ]

解释 看着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原形容孤独失意;现有自我欣赏的意思。

出处 晋 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4孤立无援 [ gū lì wú yuán ]

解释 孤立:没有得到同情和援助。指单独行事;没有援助。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焉耆以中国大丧,遂功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而龟兹姑墨数发兵攻疏勒。”

5摇尾乞怜 [ yáo wěi qǐ lián ]

解释 乞:乞求;怜:怜悯;爱怜。原指狗摇着尾巴讨主人的欢喜。后形容卑躬屈膝地向别人谄媚讨好;希望得到一点儿好处。

出处 唐 韩愈《应科目与时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6孤家寡人 [ gū jiā guǎ rén ]

解释 三代帝王的自称。后指脱离群众,孤立无助的人。

出处 清 曾朴《孽海花》第65回:“云岫的一妻一妾,也为这件事,连吓带痛的死了。到了今日,云岫竟变了孤家寡人了。”

7楚楚可怜 [ chǔ chǔ kě lián ]

解释 楚楚:指幼树纤弱的样子;可怜:可爱。①本指幼松叶柔弱鲜嫩;惹人喜爱。②形容女子姿态娇柔妩媚。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

8垂头丧气 [ chuí tóu sàng qì ]

解释 垂头:耷拉着脑袋;丧气:失去志气;情绪低落。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形容失意懊丧的样子。

出处 唐 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9两手空空 [ liǎng shǒu kōng kōng ]

解释 两只手都没有一点东西。指没有一点钱或财产。

出处 清 袁枚《子不语》:“我客死于此,两手空空。”

10人才济济 [ rén cái jǐ jǐ ]

解释 人才:指德才兼备的人或有某种特长的人。济济:众多的样子。形容有才能的人很多。济济:众多样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2回:“闰臣见人才济济,十分欢悦。”

11千里迢迢 [ qiān lǐ tiáo tiáo ]

解释 迢迢:遥远的样子。形容路程非常遥远。

出处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范巨卿鸡黍死生交》:“辞亲别弟到山阳,千里迢迢客梦长。”

12孤芳自赏 [ gū fāng zì shǎng ]

解释 孤:单独;唯独;孤芳:单独的一支香花。把自己看作是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

出处 宋 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13小心翼翼 [ xiǎo xīn yì yì ]

解释 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

出处 《诗经 大雅 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14忧心忡忡 [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

解释 忡忡:忧愁不安的样子。心事重重;十分忧愁。

出处 《诗经 召南 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15无依无靠 [ wú yī wú kào ]

解释 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形容孤独或没有支持。

出处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四折:“如今闪的我老身无依无靠,着谁人养赡我来,兀的不好苦也。”

16热气腾腾 [ rè qì téng téng ]

解释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那饭热气腾腾的。”

17爱莫能助 [ ài mò néng zhù ]

解释 爱:一说通“爰”;隐蔽貌;指隐而不见;另说解为同情怜惜。①原意指德之举无形;隐而不见;所以没有人能帮助他。②虽很同情;愿意帮助;但限于力量或条件而无法办到。

出处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荆公开言道:‘子瞻左迁黄州,乃圣上主意,老夫爱莫能助。’”

18饥寒交迫 [ jī hán jiāo pò ]

解释 交:一齐;迫:逼迫。饥饿、寒冷一齐袭来。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出处 宋 王谠《唐语林》第一卷:“上谓曰:‘汝何为作贼?’对曰:‘饥寒交切,所以为盗。’”

19鳏寡孤独 [ guān guǎ gū dú ]

解释 鳏:年老无妻;寡:年老无夫;孤:年幼丧父;独:年老无子。失去配偶或老年丧子;幼年丧父的人。也泛指无劳动力又无亲人赡养的人。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20兴高采烈 [ xìng gāo cǎi liè ]

解释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出处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体性》:“叔夜俊侠,故兴高而采烈。”

21和颜悦色 [ hé yán yuè sè ]

解释 颜:面容;悦色:高兴的脸色。指温和高兴的脸色。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汉 郑玄注:“言和颜悦色为难也。”

22威风凛凛 [ wēi fēng lǐn lǐn ]

解释 形容威严可畏;气势逼人。威风:使人敬畏的气势或气派;凛凛:可敬畏的样子。

出处 元 费唐臣《贬黄州》:“见如今御台威风凛凛,怎敢向翰林院文质彬彬。”

23孤掌难鸣 [ gū zhǎng nán míng ]

解释 孤:单独;鸣:叫。比喻发出声音。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一个人力量薄弱;难以成事。

出处 韩非《韩非子 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24张口结舌 [ zhāng kǒu jié shé ]

解释 结舌:舌头像打了结;不能说话。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由于紧张害怕而说不出话来。

出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公子被他问得张口结舌,面红过耳。”

25得意洋洋 [ dé yì yáng yáng ]

解释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26怅然若失 [ chàng rán ruò shī ]

解释 怅然:失意;懊恼。形容因不如意而心情沮丧;好像丢了什么似的。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牛成章》:“主人视其里居、姓氏,似有所动,问所从来。忠泣诉父名,主人怅然若失。”

27恻隐之心 [ cè yǐn zhī xīn ]

解释 恻:悲伤;隐:伤痛;恻隐:对遭受不幸的人表示同情。指怜悯受苦受难者的心情。

出处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28恼羞成怒 [ nǎo xiū chéng nù ]

解释 恼:气恼;羞:羞臊。指由于气恼、羞臊而大怒。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那抚台见是如此,知道王协台有心瞧他不起,一时恼羞成怒。”

29无所事事 [ wú suǒ shì shì ]

解释 无:没有;事事:从事某种事情。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出处 明 归有光《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然每晨入部升堂,祗揖而退,卒无所事事。”

30杀气腾腾 [ shā qì téng téng ]

解释 杀气:凶恶的气势;腾腾:气势旺盛的样子。指杀伐之气很盛;凶神恶煞的样子。

出处 《前汉书平话》:“战尘郁郁,杀气腾腾,遮笼四野、蔽塞五方。”

31神气十足 [ shén qì shí zú ]

解释 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

出处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农会于是神气十足了。”

32若无其事 [ ruò wú qí shì ]

解释  好像没有那回事一样。形容遇事沉着镇定或不把事放在心上。

出处 《晚清文学丛钞》:“雪岩若无其事,说不妨事,一面教人拿名片去县里把人放了,一面教把甥王爷请来商酌其事。”

33信誓旦旦 [ xìn shì dàn dàn ]

解释 誓言说的诚恳可信。信誓:表示真诚的誓言;旦旦:明白确实的样子。

出处 《诗经 卫风 氓》:“总角之宴,言笑晏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34兴致勃勃 [ xìng zhì bó bó ]

解释 形容兴头很足。兴致:兴趣。勃勃:精神旺盛的样子。

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到了群考,众人以为缁氏必不肯去,谁知他还是兴致勃勃道:‘以天朝之大,岂无看巨眼?此番再去,安知不遇知音?’又进去考了一场。”

35呼天抢地 [ hū tiān qiāng dì ]

解释 呼:呼叫;抢地:触地;撞地。指向天呼号;用头碰地。形容极端悲痛。

出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0回:“萧云仙呼天抢地,尽哀尽礼,治办丧事,十分尽心。”

36和蔼可亲 [ hé ǎi kě qīn ]

解释 指一个人的修养好;对人谦和可亲。和蔼:和气;谦逊。

出处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9回:“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

37哑然失笑 [ yǎ rán shī xiào ]

解释 失笑:不由自主地笑起来;哑然:形容笑声。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出处 汉 赵晔《吴赵春秋 赵王元余外传》:“禹乃哑然而笑。”

38大惊失色 [ dà jīng shī sè ]

解释 色:神色。大为吃惊;脸色失常。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39局促不安 [ jú cù bù ān ]

解释 局促:也作“侷促”;或“跼促”;拘束;不自然。形容举止受约束、不自然、不安静的样子。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2回:“昭公虽不治罪,心中怏怏,恩礼稍减于昔日。祭足亦觉跼蹐不安,每每称疾不朝。”

40形单影只 [ xíng dān yǐng zhī ]

解释 形容孤独;没有同伴。形:身体;单:孤单;影:身影;只:指单独。

出处 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唯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41心不在焉 [ xīn bù zài yān ]

解释 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焉:古汉语助词;相当于“于此”。

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42怒气冲冲 [ nù qì chōng chōng ]

解释 形容愤怒得气呼呼的样子。

出处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十二回:“[钱同秀]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说道:‘好好,你们做了一路!’就怒气冲冲的出来上车。”

43悲天悯人 [ bēi tiān mǐn rén ]

解释 悲天:悲叹时世;悯:哀怜;悯人:怜悯众人。对混乱的时世感到悲伤;对困苦的人民表示怜悯。

出处 清 黄宗義《朱人远墓志铭》:“嗟乎!人远悲天悯人之怀,岂为一己之不遇乎!”

44惨绝人寰 [ cǎn jué rén huán ]

解释 惨:狠毒;残酷;绝:穷尽;人寰:人世;人间。世间再没有比这更残酷的了。形容残酷凄惨到了极点。

出处 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

45想入非非 [ xiǎng rù fēi fēi ]

解释 非:出于佛经;指虚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虚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脱离现实地胡思乱想。

出处 《楞严经》第九卷:“如存不存,若尽非尽,如是一类,名为非想非非想处。”

46惺惺作态 [ xīng xīng zuò tài ]

解释 形容假模假样的故作姿态。形容虚情假意的样子。惺惺:虚伪的样子。

出处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四章:“老鬼心里明白,却仍惺惺作态。”

47来势汹汹 [ lái shì xiōng xiōng ]

解释 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

出处 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接着便是来势汹汹地展开了追查一封写给党中央的所谓反革命的匿名信,稍事迂回,便牵扯到我。”

48板上钉钉 [ bǎn shàng dìng dīng ]

解释 比喻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出处 王蒙《蝴蝶》:“海云是已经定性、已经作了板上钉钉的正式结论的阶级敌人。”

49气喘吁吁 [ qì chuǎn xū xū ]

解释 吁吁:喘气的声音。形容呼吸急促;喘气不止。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李勉向一条板凳上坐下,觉得气喘吁吁。”

50生机勃勃 [ shēng jī bó bó ]

解释 生机:生命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出处 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51神采奕奕 [ shén cǎi yì yì ]

解释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出处 明 沈德符《野获编 玩具》:“细视良久,则笔意透出绢外,神采奕奕。”

52行色匆匆 [ xíng sè cōng cōng ]

解释 行走或出发前后的神态举止急急忙忙的样子。行色:出发前后的神态。

出处 唐 牟融《送客之杭》:“西风吹冷透貂裘,行色匆匆不暂留。”

53言之凿凿 [ yán zhī záo záo ]

解释 凿凿:确实。话说得非常确实。

出处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宋儒据理谈天,自谓穷造化阴阳之本,于日月五星,言之凿凿,如指诸掌。”

54议论纷纷 [ yì lùn fēn fēn ]

解释 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表明各种意见的言论多而杂乱。意见不一;说法众多。

出处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新令既出,百姓议论纷纷,或言不便,或言便。”

55诚惶诚恐 [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

解释 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56野心勃勃 [ yě xīn bó bó ]

解释 野心:指攫取名利、地位、地盘等的欲望;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很大。

出处 清 陈天华《狮子吼》:“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

57风度翩翩 [ fēng dù piān piān ]

解释 风度: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58饥肠辘辘 [ jī cháng lù lù ]

解释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象声词;车轮滚动的声音。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出处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59妄自尊大 [ wàng zì zūn dà ]

解释 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妄:过分地;尊:高贵。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

60得意扬扬 [ dé yì yáng yáng ]

解释 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61气势汹汹 [ qì shì xiōng xiōng ]

解释 汹汹:声势盛大的样子。气势很盛的样子。形容气势凶猛。

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62人心惶惶 [ rén xīn huáng huáng ]

解释 惶惶:惊惧不安的样子。人内心恐惧不安。形容人们心中惊恐不安。

出处 宋 楼钥《攻愧集 雷雪应诏条具封事》:“乃者水旱连年,人心惶惶。”

63勃然大怒 [ bó rán dà nù ]

解释 勃然:因生气或惊慌等突然变脸色的样子。形容突然变脸;发起脾气来。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谷永传》:“是故皇天勃然发怒。”

64心事重重 [ xīn shì chóng chóng ]

解释 心里挂着很多沉重的顾虑。

出处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七章:“毛人凤正心事重重地在地毯上来回走着。”

65怡然自得 [ yí rán zì dé ]

解释 怡然:安闲、愉快的样子。形容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神情。

出处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黄帝既寤,怡然自得。”

66痛哭流涕 [ tòng kū liú tì ]

解释 形容非常伤心地痛哭。痛哭:尽情大哭;涕:眼泪。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

67衣冠楚楚 [ yī guān chǔ chǔ ]

解释 衣服帽子穿戴得整齐漂亮(楚楚:整洁;鲜明)。

出处 《诗经 曹风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68声泪俱下 [ shēng lèi jù xià ]

解释 俱:都。一边诉说;一边哭泣。形容极其悲痛、哀伤的样子。

出处 《晋书 王彬传》:“音辞慷慨,声泪俱下。”

69大腹便便 [ dà fù pián pián ]

解释 便便:肥胖的样子。肚子又大又肥。形容人长得非常肥胖。多指腹内空虚而言。现也多用形容不劳而获的人。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边韶传》:“韶口辩,曾昼日假卧,弟子私嘲之曰:‘边孝先,腹便便。懒读书,但欲眠。’”

70天网恢恢 [ tiān wǎng huī huī ]

解释 比喻作恶的人一定难逃惩罚。

出处 《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71孤立无助 [ gū lì wú zhù ]

解释 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出处 《后汉书 班超传》:“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国大丧,遂攻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

72意气扬扬 [ yì qì yáng yáng ]

解释 意气:意志;气概;扬扬:得意昂扬的样子。形容十分得意或气概高昂的样子。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73扬扬得意 [ yáng yáng dé yì ]

解释 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隋炀帝逸游召谴》:“独杨素残忍深刻,扬扬得意,以为‘太子由我得立’。”

74气息奄奄 [ qì xī yǎn yǎn ]

解释 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出处 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75举止失措 [ jǔ zhǐ shī cuò ]

解释 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睿闻知两处危急,举止失措,甚是惊慌。”

76人言啧啧 [ rén yán zé zé ]

解释 形容人们议论纷纷。

出处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话说王府娶亲之日,周女不愿叩拜翁姑,以至一场扫兴,任人言啧啧,他只在房里抽烟。”

77其势汹汹 [ qí shì xiōng xiōng ]

解释 其:他的;汹汹:来势浩大。形容来势盛大凶猛的样子。

出处 《荀子 天论》:“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

78啼饥号寒 [ tí jī háo hán ]

解释 因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出处 唐 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

79喃喃自语 [ nán nán zì yǔ ]

解释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出处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4回:“知圆听到这里,不觉嘻嘻一笑,喃喃自语道:‘救兵救兵,只落得狗咬洞宾。’”

80形容枯槁 [ xíng róng kū gǎo ]

解释 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枯槁:枯萎;枯干。

出处 战国 楚 屈原《渔父》:“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81心旌摇摇 [ xīn jīng yáo yáo ]

解释 心神飘忽不定;就像旌旗随风飘摇。心神不定;情思起伏;就像旌旗随风飘摇一样。旌:旗子。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寡人自料,从楚当秦,未见胜也;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82忸怩作态 [ niǔ ní zuò tài ]

解释 忸怩:羞愧的样子。形容不自然;不大方;含羞做作的样子。

出处 巴金《谈〈春〉》:“倘使小说不能作为我作战的武器,我何必化那么多的功夫转弯抹角、忸怩作态,供人欣赏来换取作家的头衔呢?”

83惊恐万状 [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

解释 万状:各种样子。惊慌恐惧得表现出各种形态。形容惊慌恐惧到了极点。

出处 宋 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84暮气沉沉 [ mù qì chén chén ]

解释 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朝气。

出处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四节:“久已有志于改革的王安石,受命执政,生气勃勃,但朝廷却是暮气沉沉。”

85沉吟不决 [ chén yīn bù jué ]

解释 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

出处 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86神思恍惚 [ shén sī huǎng hū ]

解释 恍惚:神志不清。精神不定;思想集中不起来。

出处 唐 无名氏《郑德磷》:“德磷大骇,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仰。”

87负债累累 [ fù zhai lèi lèi ]

解释 形容负债甚多。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7回:“却说谭绍闻负债累累……每日索欠填门,少不得典宅卖地,一概徐偿。”

88路远迢迢 [ lù yuǎn tiáo tiáo ]

解释 形容路途遥远。

出处 鲁迅《彷徨 孤独者》:“十三大人从寒石山路远迢迢地上城来,问他可有存款,他一声也不响。”

89顾虑重重 [ gù lǜ chóng chóng ]

解释 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出处 孙犁《文事琐谈》:“目前为文,总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

90风雨凄凄 [ fēng yǔ qī qī ]

解释 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出处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91长夜漫漫 [ cháng yè màn màn ]

解释 漫漫:无边际的样子。漫长的黑夜无边无际。多用来比喻社会的黑暗。

出处 《淮南子 宁戚〈饭牛歌〉》:“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才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92嫣然一笑 [ yān rán yī xiào ]

解释 嫣然:美好的样子 。形容女子笑得很美的样子。也作“嫣然而笑”。

出处 战国 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腰如束素,齿如舍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93泣下沾襟 [ qì xià zhān jīn ]

解释 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

出处 《尸子》卷下:“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94瘦骨伶仃 [ shòu gǔ líng dīng ]

解释 形容人或动物瘦得皮包骨的样子。亦作“瘦骨零丁”。

出处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二六章:“这牢房比较大点、亮点,里面关着一个瘦骨伶仃的老头儿。”

95羞人答答 [ xiū rén dā dā ]

解释 答答:害羞的样子。形容自己感觉难为情。

出处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楔子:“这小贱人倒会放刁,羞人答答的,怎生去。”

96乞怜摇尾 [ qǐ lián yáo wěi ]

解释 怜:怜悯;乞:乞求。狗摇着尾巴向主人乞求爱怜。比喻装出一副可怜相向人讨好。

出处 明·王錂《春芜记·构衅》:“你无知小辈,胡言乱语,休在人前乞怜摇尾!”

97怜贫恤老 [ lián pín xù lǎo ]

解释 同情和体恤贫穷年老的人。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的了。”

98爱莫之助 [ ài mó zhī zhù ]

解释 虽然同情,却限于条件无从帮助。

出处 宋 陈亮《喻夏卿墓志铭》:“晚虽家事不如初,而亲戚故旧之急难,族人子弟之美事,爱莫之助,每致其惓惓之意,而人人常信之。”

99一息奄奄 [ yī xī yǎn yǎn ]

解释 只有微弱的一口气。形容垂死之状。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七回:“紫鹃等看去,只有一息奄奄,明知劝不过来,惟有守着流泪。”

相关推荐

最近更新

别人正在查

汉语查
©2024 hgcha.com